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高师院校《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67-02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探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国内高校的很多学者都对《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及手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研究高师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开展城市规划概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一、高师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点
  由于学校层次,办学历史及学科背景的不同,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设置不同,办学的形式也不同。在我国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建筑学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二是以地理学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三是以测量学等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对高师院校而言,近几年由于学科建设、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高师院校不断扩展学科门类,开办了很多非师范类的学科。城市规划专业也相应依托于传统的地理专业而在高师院校兴起。高师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有很多地理学的特点。培养计划中有很多地理类的课程,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等。而这些课程是其他以建筑类及测量学等背景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专业所不开设或很少开设的。相应的培养方案中也缺少了一些课程计划,比如建筑制图、建筑结构、交通规划等工程类和设计类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侧重在城市或区域的分析环节,而城市设计环节相对薄弱。
  二、《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特点
  《城市规划概论》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相关学科,如建筑、园林、交通工程、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有的理论过于抽象。本课程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了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了解城市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对后续的诸如城市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村镇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
  1.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包含着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城市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关系。《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该门课程也是以城市为主线,从了解城市入手,将城市的各个影响因素和组成部分进行分解,逐一进行介绍。从而使整个课程形成一个系统。
  2.综合性。《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内容,包括城市定义、城市规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实施以及城市规划中各个专项的规划设计,从内容体系上看,是庞杂、综合的且包罗万象的。同时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工作的过程中,也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如涉及建筑学、地理学、道路交通、园林景观等学科的知识,从知识角度也体现出综合性。
  3.实践性。《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设计,这些理论是城市规划实践的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城市规划实践。而从课程的教学过程来看,很多理论的介绍和方法的学习,又是从城市规划实践案例中总结而来的,因此,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大部分高师院校该门课程采用的教材是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该本教材有712页,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大多采用以讲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就变得少之又少。此外,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主要的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而实践能力的评价所占比例较少,使得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被服从的地位,往往被学生认为是理论课外的自学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师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师范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多以地理学为背景发展建设起来,开设的时间较短,属于新建专业。学校的师资也主要以地理专业教师为主,城市规划专业的师资薄弱。由于城市规划的实践环节并非一两位教师就可以完成,因此,若开展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就会成为一个制约因素,而现有的城市规划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有待提高。
  3.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不足。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很多的设施和物质作为保证,学生进行设计前,需要对规划设计的地域有所了解,要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后期编制环节,需要有独立的设计室,有各种城市规划编制资料作为参考,后期讨论也需要有挂图、投影仪等设备作为支持。但是目前,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期调研很难成型,只能靠学生自行进行,学生也没有独立的设计室,只能自己找地方,这都不利于小组讨论形成方案。
  四、《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1.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原来主要是理论教学的《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加入实践互动的环节,将理论教学实践化。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的《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原来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另一部分是在课程期中或期末加入课程实习的环节。理论教学的环节,注重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课程实习环节,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和地块结合,进行实际的规划操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2.提高实践教学的考核比例。针对课程考核中实践教学占比较低的问题,可以将最终课程考核的比例设为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占60%,实践教学环节占40%。让学生明白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很重要的。
  3.采用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选择合适并且具有说服力的案例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唐山师范学院《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为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都是立足唐山本地区以及京津冀大区域背景,考虑到唐山市特殊的区域地位和城市功能,在教学中注意结合京津冀地区以及唐山本地的规划案例,采用案例导入等方式阐述理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实习环节的规划练习及研究专题的选择上要顺应服务地方的原则。
  4.互动式教学。改变原来教师占主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去调研,去查找相关文献及基础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方案。在课堂上,由小组进行汇报,接受大家的评议和提问。最后的成果需要提交结论报告,作为最后考核的加分项。如在讲述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这一章时,先选择一个实际的总体规划案例进行讲述与学习。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小组负责人,让每个小组也自由选择一个实际的地方,对该地方进行总体规划,最终制定出规划方案。
  5.努力与企业联合。《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全过程,从基础资料的调研,到方案的形成及最后方案的审批和实施,如果只对这些进行单纯记忆,学生并不会对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努力与企业形成合作,比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院和设计公司的前期调研,进而参与方案的讨论过程,帮助设计院的工作人员画图,在最后项目评审阶段参与旁听,请规划局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课外的讲座及培训等。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加其理论学习的热情。
  《城市规划概论》的实践教学是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模式不应局限于一种两种,也不应局限于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才能使得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

教学模式城市规划概论实践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