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58-01
  知名教师张雪珍说“研究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应该先对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小班化教学是传统教育一种适应时代变迁的创新与突破,从师生关系上来说有了一个巨大的改变。以往,老师们更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如木偶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小班化教学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和传统观念,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优化和创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说我们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据学生及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基础差别,甚至是兴趣爱好,给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小班化教学中的小学语文
  (一)以学生为发展中心
  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确定一个观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而教师就是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这种潜能。”学生毕竟是孩子,思想不成熟、行为幼稚,学生又是独立的个体,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这样的教育并不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限制,思维方式被截止,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教学下,学生的独立性被激发出来,教师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让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思维。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小班化教学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具备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因素、生活体验各不相同,发展的个性截然不同。朱永新教授说过,“ 教育的真谛就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语文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学生观察角度的不同,就算是看到相同的内容也会表现出较大差异。小班化教学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特长、个性释放,进而促进成长的多元化。
  (三)同一平面中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活动的,这种关系像是在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图形,应该是平等的,领域相互交叉、对应,在教学活动的促使下发酵达成预期的目标。小班化教学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这种平面内的互动关系凸显出来,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繁,接触增加,关系融洽,学生面对教师没有了压力和紧张,并乐于与教师交流,这就促进了师生间关系的紧密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数少的课堂更容易创造快乐的教学气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让学生能在课后愿意花时间主动学习语文。
  二、小班化教学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小班化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高年级学生不会把词与词联系到一起,或者连词成段遇到困难的问题,这都是学生间差异引起的。在说教式的教育下,这样的学生想要得到进步,是件极难的事情。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更具针对性,教育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逐个分析,进行个性化教育,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不同方式的沟通,在发现学生不足的时候及时给予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和实践的能力。
  我教的一个班里学生有58人,课中让学生说说《最后的一头战象》中大象嘎羧面对礁石想些什么问题时,学生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但因为上课时间的关系,最后只选择性地请了几位学生。显然,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在课堂中明显不足。如果是20人左右的班级,一堂课中起码有一半的学生可以得到训练机会,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形式。我时常在思考: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面向全部学生,而不是寥寥几人,学生的发展更应该是全面协调,而不是参差不齐。
  总而言之,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悟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作为小学语文学习引导者,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有趣丰富的合作情境,适时点拨,及时关注合作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一起解决。笔者相信,通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课堂教学会更加有序展开,课堂氛围也会灵动起来,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创造出老师学生都愉悦,同时收获颇丰的美好课堂。

相关论文

小班课堂语文小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试论提升初中英语活动教学的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效理答的思路与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