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探究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55-02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一)关注两者之间的相通性
  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而人文和科学,都是人类思维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人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关系推理,属于科学教育的范畴,而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人的左脑和右脑显然密不可分,两者之间会互相传递信息,协同完成一些任务。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的左脑和右脑不可能同时处于最佳水平,左脑发达的人右脑就会比正常人差,反之右脑发达的人左脑就比较差。[2]在这种理念人,人们提出了专才教育,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区分开来。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具有足够科学,缺乏相应的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
  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起源来看,最初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受到古代科技水平的影响,主要采取人文教育,其中会夹杂科学教育,到了19世纪时期,西方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使其逐渐从人文教育的辅助位置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现在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当时的七艺学习直到今天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3]这些大学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强调人的教养,而非现代的知识分子,科学教育独立的一个标志,是德国工科大学的出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都是人,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其本质都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只是针对问题的不同,分成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二)两者不可忽视的互补性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是并不完全相通,两者都是教育的独立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不同:人文教育针对人文科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具有处理人类自身内部关系的能力;而科学教育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让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教育大多以科研为主,技术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随着近些年工业社会的发展,科学教育划分的领域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类院校,即使是本科类院校中,也开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世界的构建,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与合作精神等,而科学教育是培养人获得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以看出,人文教育相当于指导思想,而科学教育相当于工具,分别侧重于人性和人力。这是19世纪之前科学教育位置低下的重要原因,当时的生产力较差,人文教育是主流,工业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仅有一定的文化熏陶,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文化,与科学教育一样,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通过分析和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两者都提倡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理,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创新,才能够剖开表象看到本质。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虽然是提升人性、陶冶心性,但是要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不能抛开社会现实的需求。而不同时期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同,美国学者的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人、群体、自然和天道,如何让这四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产生良好的互动,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4]而科学教育显然是一种良好的媒介,正是工业技术的发展,让人能够征服自然,但是多年的工业社会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环境污染问题等,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破坏,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显然是在科学教育中,缺少了人文精神,人们不懂得如何与自然协调的发展,一味地去破坏自然,最终会完全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工具角质和目的价值,科学技术自身能够改造物质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还具有一定的教育职能,如近些年的科学发展中,更多强调人性化,这个人性化显然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科研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设计和生产的协调性,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又不会破坏自然。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显然需要具有足够的人文精神,自身富有人性。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只有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互相促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教育观念的融合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生、老师和大学的管理者等,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让人们意识到两者融合的必要性。我国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科学和现实世界之间,既包含了人文科学,也包含了自然科学,两者对人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之初,就有人预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终会走向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和人文追求的目标相同,他们都承认客观事实,通过表象看到本质,从而研究客观事实存在的某些规律。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综合素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包括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往我国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注重院系的划分,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很少。随着综合大学理念的发展,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个方面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意识到两种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课程结构融合
  大学课程结构的安排,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课程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是院系的划分,使得课程结构单一化,职能培养专业的人才,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一味强调知识的深度,忽略了知识面的宽度,虽然大学在第三个学年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对于公共的必修课,除了国家强制规定的思想政治等,几乎都是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还有课程结构的封闭性很强,完全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离,在高中阶段就分文理的方式,显然是直接剥离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加上专业课程知识面狭窄,使得我国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仅有科学知识或者人文素质这样不完整的人。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进,打破文理分科的方式。在实际的课程结构设计中,充分借鉴国外综合大学的成功经验,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尽早将课程结构综合化,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同时选择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并且对不同课程比例做出了限定。
  (三)教学制度的融合
  要想将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首先要完善学分制度,大学教育中学分非常重要,学生只有获得足够的学分,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位,如果我国大学对现有的学分制度进行完善,合理调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获得足够的人文学分和自然科学学分,才能够得到学位,那么学生必然会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目前我国已经有些大学采取这样的做法,如武汉大学按照人文、艺术、体育、社会等,要求学生必须从各个类别中分别得到足够的学分,有效增加了文理之间的联系,同时增加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减少必需课的学分,开设更多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科目,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实行了第二学位制,学生可以选择获得第二学位,如果在第二学位的选择中,能够跨领域地选取,如人文专业的学生,第二学位选择自然科学领域,那么对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同时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

相关论文

教育科学教育融合人文科学大学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