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在当代教育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13-04
  王阳明作为上承先圣大家,下启后世思想教育的灵魂人物。时至今日,其哲学理论对教育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王阳明哲学杂糅儒家经典学说、陆九渊心学等理论,强调以心立言,再以良知释心。其所指的“心”乃为万物之本,是人类思想之源,探究内心本源,即探究世间正理;强调“知行合一”,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思想与行为相统一,为塑造学生的身心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完善人格,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启示;而强调以良知释心,则是强调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强调为人要忠于内心、表里如一,对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一、“心即理”理论地教育原理的借鉴价值
  王阳明哲学理论强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1]。可见,“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是“心即理”思想理论的两大核心。他认为“心”是支配人体感官活动的核心,感官体验牵动于“心”。这里所说的“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意识,它是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故“心外无物”,超出人的意识之外,必须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他将心的本体视为“天理”,也就是道德原则,故“心外无理”,超出道德范畴,也就不存在于“心”了。
  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中,“心”即为“理”,是天地自然之大道,有“心”者可以言“理”,无“心”者不可言“理”。故“心即理”理论,也可以理解为“心主导人的感官,故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认知之心、道德之心、美感之心,方能使人具有理想人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2]。可见,“心即理”理论对于当代教育原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鼓励学生“立常志”
  王阳明强调:“夫学,莫先于立志。”[3]可见,立志乃求学之根本。就教育而言,从广义来讲,立志亦包括长远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即使学生找到了正确的奋斗方向。由此,学生“心外无物”,其思想意识和行为皆向此目标不断靠近;那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通过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心外无理”,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成为“有志之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志,立之易,践行难。引导学生立志,仅仅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坚定不移地朝着志向目标迈进,这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自我肯定的锻炼。因此要鼓励学生“立常志”,切莫“常立志”。经常改变奋斗目标,今天刚确立的目标,明天就变了,心志不坚,起不到磨练意志品质的作用,更使学生产生目标难以实现的困惑,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都有所松懈,更莫谈实现自身价值。“立常志”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意识去约束自身行为,最终达到“心即理”的境界。
  (二)教育要“一视同仁”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教育贵在激发学生的本性。所谓“本性”即“天性”“天理”,也就是“心即理”理论。这里所说的“性”,即为善性。故在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善性”,首要承认人性“善”的本体,即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内心的善性,树立信心,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故教育应“一视同仁”,以挖掘人之本性为目标。
  所谓“一视同仁”,不仅是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拥有成长经历的学生而言,更是对待学生的一种“平等心”。诚如上所述,学生在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内心不动摇。或一段时期,或走向歧路,但不能凭一时一事,就断定学生的品性优劣,更不能不辨缘由、只根据表象即给学生带上各种“帽子”。教育要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从长远看学生的个人发展,更要将激发学生的“善”性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三)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的“平等心”,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品王阳明“心即理”的哲学理论强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4]王阳明所强调的“意”,即指意识、意念,是由学生的内心所发出的。可见,他更加强调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学生所能达到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境界也各不相同。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非单指“分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而是对于学生内心和个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一个一展所长的平台,注重在群体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另外,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本性,针对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挥天赋的机会,达到“心即理”的教育境界。
  (四)勤于启发,以疏为导
  在当代教育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既离不开科学教育,也离不开人文教育。”[5]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思想意识能够使人向善,使人生驶向正确的港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而“心即理”即强调“心”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即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可见,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一为启发,一为疏导。
  启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无不将启发学生的个性放在重要位置。但在心理疏导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上述所列举的案例,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偏离了学习目标,甚至做了一些“坏事”时,教师是否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是否引导这些学生重归正途,对这些学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致良知”理论对教育内容的借鉴价值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理论的中心。他强调人应以“良知为纲”,所谓“良知”即天理,与“心即理”理论中强调的“心”合归一处。在他看来,良知为宇宙本体,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人的道德本体。首先,人人都有良知,这是人类存在的普遍天性,无关贫富贵贱,无关生老病死。其次,人人都能自觉良知,不受客观环境和私欲的阻隔,可以视为自我实现的自觉性,比如对父母的体恤、对师友的尊重等等。可见,“致良知”是对“心即理”理念的解释,对当代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挖掘学生的本心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拥有各异的成长经历,“物质、个人际遇等外在环境只能是涂附于表面,无以代表人的本心、良知,也就无确实价值可言。”[6]可见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学生的本心,这是人人皆有的天性,即挖掘学生的“人性之善”,也就是“致良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比如中小学开展“孝星”评选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甚至很多学生会为父母洗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孝敬长辈的意识,并将这些优秀的行为习惯用之于社会,如尊敬师长、帮助老人等。
  从教学成果来看,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但深究来看,学生们是否出自本心来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还是仅仅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这些行为是否形成了习惯,学生的这些行为是否出自本心?王阳明“致良知”理论所强调的是以良知为纲去行事。可见,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孝星、孝行的引导,不能仅仅通过一些评选活动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感知,并将这些感知、体会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切实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纳入学生的“本心”之中。
  (二)在实践中磨练
  诚如上述所举,挖掘本心乃“致良知”的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意志,使之形成行为习惯,养成以良知为纲的处事原则和行为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故做人做事应首重崇德与修身。”[7]其中,“修身”即离不开到客观环境中去磨砺自己的意志。可见,当代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诗礼章句’,又要使其知晓‘德行之本’。” [8]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当以修德为先,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
  如今,不同教育阶段都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知社会、感受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树立个人信仰,也就是“修身”。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面对诱惑与挫折,如何泰然处之,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又是难得的人生经历。其次是磨练面对挫折的能力。在王阳明看来,个人精神世界的铸造即要做到“不动心”。尤其在面对挫折时,很多人会怀疑自己、动摇信仰和目标,最终导致半途而废,甚至走上歧路。因此,在当代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可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先适应艰苦环境,磨练意志力,树立个人信仰。
  (三)由表及里,外因改变内因
  教育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发挥作用的。王阳明哲学强调“心学”,与“外求”相对立。所谓“致良知”,即是强调学生内心的感知,即重视对学生心灵、心智的培养。
  之于当代教育应多渗透德育内容,通过外在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及内容的熏染,来促进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即由表及里产生作用。故新儒学学者杜维明指出:“精神的修养和观念形成与物质条件缺一不可。”[9]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应不仅需要精神层次的熏染,更需要物质条件的配合,营造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才能发挥外因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舆论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相应地,学校教育如在网络上过于闭塞,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诱惑的边缘。
  三、“知行合一”理论对教育方法的借鉴价值
  在王阳明哲学中,“致良知”理论是构建在“心即理”理论之上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相衍相生的。“预设良知,实为指导伦理行为,由表致里,使本心亦有所‘知’,故知行观与心理观具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心理为一,即知行为一,心理为二,即知行为二。”[9]王阳明哲学强调“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即先求知,再以行动来巩固所知,最后从实践行动中有所领悟,并总结归纳,再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即“先知后行,行而所知”。也就是说,要通过日常行为来检验理论知识,达到“致知”的境界。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教育先贤格外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是使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基础。王阳明不赞同教师的骄傲自大,他主张“凡攻我之失者,皆为我师”。首先,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仅仅比学生先了解知识,但并不表示教师比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更加高明。所谓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我国古代先贤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说明在知识面前,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其次,教育的出发点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即激发学生“至善”的天性。从这两点来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从教育实践来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首先教师应端正态度,对自身角色有清醒的认知。正如上述分析所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发挥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将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在教育理念上,遵循“教学相长”的理念,对学生保持尊重之心,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完善教学方法为目标。特别是当教学出现失误时,教师主动改之,既可对学生形成言传身教的作用,又塑造了为人师表的形象。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更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采取“一言堂”,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以“良师益友”的身份有效地引导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   (二)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
  “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知”与“行”的完美统一。无论通过直接讲授,还是间接渗透,知识的习得都需要践行的过程,才能实现内化与外显。尤其在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唯有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理论,才能切实做到“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10]。
  一是化理论为素质。哲学是抽象的,也是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特别是对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领悟,使之慢慢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中。比如上述提到的关于“孝”的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即是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于“孝”的体会,学生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来体会父母的辛劳,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使“孝”融入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并外化为日常行为,也就是将理论化为了素质。[11]
  二是化理论为能力。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或能力。要引导学生构建完美的人格,并非停留在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甚至引导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个人能力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它不像科学知识可以通过量化标准来衡量,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则少不了理论知识的引导,即将理论知识化为能力,才能实现“知行合一”。
  (三)先知后行,知而必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是构建于朱熹“知先行后”理论基础上的。先知而后行,是指先传播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再引导学生运用主观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知而必行”,以此来巩固知识。
  之所以要先知而后行,是先将正确的理论、观念告知学生,再引导学生去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不良观念、错误理论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先入为主”。如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从开始就做好支撑,才能使其越长越直。人亦如此,在认知客观世界之初,即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体系,那么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纵使遇到挫折与不良观念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思想意识出现偏差的几率。
  其次是知而必行。当学生学会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如果不迅速加以实践,那么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彻底地融入思想体系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习得的层面上,一方面会造成对知识的粗浅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知”与“行”的脱节。
  四、结语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不仅涵盖了儒、道两家的学说,还以批判主义精神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精华,并形成了“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大理论,为教书育人、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践行方法。在教育原理上,他注重德育优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他开创了分班制的教育先河,注重师生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他强调由表致里、表里如一。这些哲学思想为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启迪明珠。

相关论文

王阳明哲学思想教育当代哲学思想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