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高职艺术类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为此,高职教育如何紧密结合专业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深度融合。笔者所在的单位以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就业指导理念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高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做到“三个坚持”
  高职院校要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方案共定、培养过程共管、质量评价多元、创新创业融合”的专业建设机制,增强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坚持“三联动”,强化就业与社会需求导向
  一是招生与就业联动。将就业率作为评价院系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新增专业的设置都与就业率挂钩。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要暂停招生或减少招生。
  二是院系考核与就业联动。学校顶层设计,制订出台相关的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实现目标管理,责任下移,工作前移到院系和相关处室,每年对各院系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和年终考核,考核的结果直接和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投放、就业经费以及和集体、个人的评优评选直接挂钩。
  三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联动。学校招就处、教学处、院系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调研,到毕业生源较多的地区进行跟踪调研,做到了事前有方案、事中有汇报、事后有总结,为教改提供一手的数据,从学校层面撰写写《就业质量报告》,为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提供一手的数据支撑。
  (二)坚持“四对接”,实施市场需求导向的教学改革
  一是专业对接产业。为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紧贴产业背景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笔者所在单位紧贴湖南传统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反复调研论证,开设有3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并制定了学校《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2015-2017年)》,规划通过三年的建设,最终形成湖湘特色工艺美术、时尚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五大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湖湘特色工艺美术、时尚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群,使各类专业群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引领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品质。
  二是课程对接职业,将企业标准、职业标准等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完善了“项目导向、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人才与职场的“无缝对接”。
  三是课堂对接职场,创设真实的职场环境,优化项目导向工作室教学模式,全面实施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与职场的有效对接。
  四是教学对接创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引入真实项目,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教学过程即项目设计生产过程。
  (三)坚持“三结合”,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融合
  一是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要求将就业创业理念贯穿其中,实现将专业项目导入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课堂创意创新教学与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紧密依托学校的社团、就业创业协会以及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等载体,开展课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是顶岗实习与上岗就业相结合。高职学生大三一般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一边完成毕业设计,一边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也是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学校利用就业实习基地,实现毕业生直接被顶岗实习企业留用。
  二、实行“全流程”就业指导,实现大学生从容就业
  (一)“全程化”课堂教学,高质量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成长辅导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行两个小班授课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四个统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备课、统一考查、统一教材。
  开设32课时《就业指导》和32课时《创业基础》的公共必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全员化”师资队伍,多维度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紧密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建立了专业教师+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指导局面,多维度开展职业就业指导。
  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引导讲座;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以成长辅导室为载体,定期举行专业教育、大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就业创业、职业素养等内容的教育;专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以课堂、赛事、培训、讲座、团辅、创业孵化等为载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三)“多元化”实践教学,打造精品化就业创业指导活动
  除了第一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元化”就业创业实践活动。
  一是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榜样激励人,以事迹催发人。
  二是邀请毕业生回母校进行就业创业讲座。
  三是每年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过全员参与、课堂授课、赛前指导等环节,提高了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相关能力。
  四是每年举行一次“创业规划大赛”,在校园中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五是定期组织创业基地经验交流会和巡展。对入驻学校创业基地的团队定期组织沙龙、交流研讨、集中巡展。   六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通过学生组织活动,协会积极承办各类创业活动,发布最新的创业动态与信息。
  七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场招聘会。
  八是举行创业GYB/SYB培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九是打造“创客空间”。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一些创业政策等典型问题,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三、落实“两个零距离”,实现毕业生和企业“双满意”
  高职院校本着以生为本,服务一切学生的理念,秉承为毕业生提供“零距离的就业市场、零距离的服务保障”的就业工作理念,寻找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效机制,实现稳定就业市场、稳定就业率,让毕业生从容就业。
  (一)零距离的就业市场,让学生从容地实现就业
  一是设计就业市场整体开发方案。学校要求各专业充分依托产业背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业单位数量每年递增。
  二是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专场招聘会。专人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艺术类专场招聘会以及网上供需双选会。
  三是推进就业基地建设。高职院校紧密结合相关的职教集团和就业基地,开展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合作。
  四是创新开展“校园招聘”系列活动。高职院校在现有举办的校园招聘基础上,创新开展校园招聘。笔者所在单位每年的2月至5月举办“校园招聘月”活动,每年10月制定校园招聘活动计划,二年来,各院系共计组织了3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了3800多个岗位,将近800家企业参加了招聘活动,2000名毕业生实现了就业。
  五是注重无形的就业市场的开拓。利用就业创业云服务平台中已入驻的4000多家企业,开展网上招聘。
  (二)零距离的服务保障机制,护航大学生求职全过程
  学校需加强对就业专职人员的和培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流程,简化服务流程,印制并向每个班级发放《就业服务手册》,优化了“协议书签发、报到证办理、档案投递、毕业离校”四项常态工作的“一站式”办结。对来校开展校企合作、校园招聘的企业热情接待。
  就业指导是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需要高职院校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与社会资源整合、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创新工作模式,共同经营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推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发展。

相关论文

就业指导艺术类高职指导模式就业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与电商企业模式建立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