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调查河南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商丘市某高校629名在职教师,分析其肝脏B超、TC、TG、血糖检查结果。结果:629名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131名,占20.83%,其中男69名,占男性职工的27.94%,女62名,占女性职工的16.23%,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脂肪肝组(n=131)和非脂肪肝组(n=498),脂肪肝组的TC、TG、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血脂及血糖等因素与脂肪性肝病发生关系密切,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教育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7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为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笔者对2014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5月629名在岗职工,其中男247名,占总人数的39.29%,女性382名,占总人数的60.71%,年龄22~60岁,平均(36±12)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商丘医专校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29名在岗职工,所有检测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血脂、血糖,并登记职工性别、年龄。晨起空腹,做肝脏B超影像学检查,抽取体检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
  1.3 评价标准
  1.3.1 脂肪肝B超影像学评价标准 (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强于肾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1]。凡具备3项中的2项者可诊断为脂肪性肝病。
  1.3.2 高血脂评价标准 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诊断标准,早晨空腹抽血测定血脂,总胆固醇(TC)≥5.18 mmol/L或甘油三酯(TG)≥1.7 mmol/L判定为高血脂。
  1.3.3 糖尿病评价标准 按照1999年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空腹抽血测定血糖≥7.0 mmol/L判定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的脂肪肝B超检出率比较
  B超共检出脂肪肝131名,男职工共247名,检出脂肪肝69名,女性职工共382名,检出脂肪肝62名。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男、女职工脂肪肝分布情况
  男、女职工在<3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为最少;男、女职工在30~40岁、40~5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明显增多,达到高峰;男、女职工在50~6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较为稳定。表明男、女职工脂肪肝发病以30~50岁者为最多,50~60岁年龄段与<30岁年龄段次之。详见图1。
  2.3 两组TC、TG及血糖水平比较
  629名职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职工的TC、TG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尤其是脂肪肝组职工的TC、TG均高于正常值,而非脂肪肝组职工TC、TG则处于正常水平。详见表2。
  3 讨论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为特点的病变,临床主要分为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临床表现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目前,全球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可达20%~30%[3]。我国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因标本对象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地区的不同,患病率差别很大,为14.7%~40.9%[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肥胖症及酒精滥用的流行等,脂肪性肝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学校教职工共检出脂肪肝131名,占全体职工数的20.83%,这与上海市、鄂州市的有关研究结果相近[5-6]。就性别来看,笔者所在学校男职工共247名,检出脂肪肝69名,占男性职工数的27.94%;女性职工共382名,检出脂肪肝62名,占女性职工数的16.23%,男职工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P<0.05)。进一步分析131名脂肪肝患者的年龄分布可见,男、女职工在<3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为最少;男、女职工在30~40岁、40~5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均明显增多,达到高峰;男、女职工在50~60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数较为稳定,表明脂肪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分析脂肪肝与非脂肪肝受检者血脂、血糖结果来看,脂肪肝组职工的TC、TG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职工(P<0.05),尤其是脂肪肝组职工TC、TG水平均超正常值,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非脂肪肝组职工的TC、TG水平则处于正常水平,表明血糖、血脂水平与脂肪性肝病有一定关系,但具体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医学高校教职工,其中约一半的教职工为医学专业或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具备相当水平的健康知识,因此,脂肪性肝病总体发病率比普通人群略低,但由于高校教职工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体育运动偏少,男女职工在30~50岁阶段,作为人生从事工作的黄金时期,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略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加强对高校教职工有关脂肪性肝病的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运动,以阻止脂肪性肝病的进展。

相关论文

教职工肝病脂肪因素高校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优化
试论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
浅析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