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运用整体护理观念对基层精神病患者护理的探讨

  【摘要】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观念对基层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1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成不同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基层精神病患者行整体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提高总体质量,值得借鉴。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10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8.059
  精神病是临床的一种特殊性病症,病发后常表现感知觉、情感及动作行为的异常。甚至出现自杀自伤,攻击他人的现象。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该病症病发率呈现上涨趋势,间接加大治疗、护理难度[1]。因此,临床疾病治疗期间需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快康复进度。为了进一步的判定临床护理效果,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1年1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成不同护理组。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1±1.1)岁;病程1~3年,平均(2.2±0.2)年;干预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6~79岁,平均(65.2±1.2)岁;病程2~4年,平均(2.3±0.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如:观察患者病情,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等;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饮食护理 临床饮食期间,护理人员需叮嘱其排队盛饭,针对行动不便者,可将饭菜送至手中,并将患者集中于餐厅内进餐;若患者伴有痴呆、暴饮暴食症状者,护理人员需重点观察,安排患者坐于前排,并限制其进食量和速度;进食蛋黄、粽子等易噎食物时需尽量将其捣碎,放于汤内放软后再食用[2]。同时,针对吞咽严重者来说,护理人员需行鼻饲护理,并根据医师叮嘱按时给药。
  1.2.2 睡眠护理 睡觉前期,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叮嘱患者晚睡前禁止观看恐惧电视、娱乐类节目等,并告知患者睡前及时排尿;将情绪过于兴奋患者放置于监护病房,对无法生活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
  1.2.3 吸烟护理 患者入院前期,护理人员需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吸烟对自身机体的影响,便于患者充分了解吸烟危害,以减少吸烟次数和总量;针对必须吸烟患者来说,需由护理人员统一观点,规定时间内发放,并带领患者于规定区域内吸烟[3]。
  1.2.4 给药护理 于病房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精神疾病病发原因、治疗过程等相应内容,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临床治疗;给药期间将患者集中在一起,由两位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其中一位发放药物,另外一位进行检查,药物服用后加强病房巡视力度,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吐药、藏药行为。一旦发现吐药患者,需重点观察,严令告知患者按时服用药物,情况仍不见效者,需将其更改为注射用药。
  1.2.5 安全护理 针对外出活动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做好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力度,禁止携带剪刀、玻璃等危险物品;于病房放置防滑垫,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光线充足,预防跌倒;若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护理人员需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生活起居,并将患者安排于靠近护士站的病房,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4]。此外,针对存在自杀、暴力症状者来说,护理人员需将其分开管理,用自身温和的语言和患者交流,避免过硬语言刺激患者,情况允许时做好保护性措施,安排专业人员看护,预防意外事件。
  1.2.6 仪表护理 关心患者衣着,根据季节变化情况及时叮嘱患者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帮助患者整理服饰,保持衣着干净、整洁,按时更换衣物;关心患者仪容仪表,鼓励其适当打扮自己,提高生活质量。
  1.2.7 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精神状态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如:健身操、下棋、打牌、穿衣、洗脚、刷牙等,每周帮助患者剪一次指甲,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院举办的各项活动,加快康复进度;叮嘱患者每天早、中、晚饭后借助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炎症;告知女性患者做好经期卫生护理,提高舒适度。
  1.2.8 心理护理 日常护理中多和患者交流,充分了解其心理特点,并每周组织患者集体心理治疗,如:向患者讲解精神疾病内容、坚持服用药物的重要性,提高疾病认知度,帮助其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促使其调整最佳状态接受治疗。针对出现幻觉患者来说,需立即转移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和患者交流,以减少幻听;此外,护士长还需按时开展座谈会:根据科室治疗、护理中患者的表现进行表扬,以口头表扬、发放红心等途径为主,鼓励获奖者再接再厉;引导患者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便于愉悦患者心情[5];实施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方案,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培养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快康复进度。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临床预后评定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其护理满意程度、NOSIE评分。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自控能力良好,可和其他正常人交流表明疾病得以治愈;精神状态恢复,可和其他正常人基本交流表明疾病得以缓解;无法和其他正常人交流表明疾病治疗无效。总有效=治愈+缓解。护理满意程度标准: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判定,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比较满意率;NOSIE评分借助住院精神患者护士观察量表判定,主要包括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精神状态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53,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NOSIE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470,P<0.05),见表3。
  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操作中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程度外,还需观察患者环境、心理需求及康复等各方面对病症康复的影响,以随时更改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6-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基础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入院后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疾病治愈信心及治疗依从性。并且,通过对病情变化、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可提高安全系数,改善不良习惯;从表2相关数据得知,干预组患者的NOSIE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行康复训练指导,可帮助其提高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缓解精神病症状,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回归社会,与以往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基层精神病患者行整体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提高总体质量,值得借鉴。

相关论文

护理精神病基层患者观念整体
腹腔妊娠的护理现状与体会
论普外科护理中引流护理重要性
急诊重病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基层财务管理分析
基层地质勘探工作管理对策研究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