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地理地质论文

河南省舞阳市王楼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产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79-2
  1 矿区地质概况
  该矿区位于华北地块南缘与秦岭褶皱带的衔接部位,三(门峡)―鲁(山)断裂的南边目的是大致查明区内的矿体的赋存、产状、规模及断层的影响,较全面地掌握矿石质量、有益有害组份的分存特点,圈定矿体,为开展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业开发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区域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地表出露分布于区域的西部祖神庙附近,成团块状,中元古界熊耳群,在矿区西南祖师岭一带呈大面积分布,其它呈零星状,分为许山组及鸡蛋坪组,汝阳群,分布于老经山、马鞍山、石门郭、铁山庙等地,呈东西向延伸。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组: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和北大尖组,上元古界洛峪群,震旦系和古生界寒武系,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区。
  1.1 岩浆岩
  区域上出露的岩浆岩,呈零星状分布于祖师庙、祖师岭、柏庄寨及尹集一带。
  喷出岩主要以中性石英安山玢岩,灰绿色,隐晶质,具杏仁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次为石英、角闪石等。
  侵入岩主要以酸性花岗岩为主,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钾质花岗岩等。
  1.2 区域构造
  区域内的小构造主要出露于矿区的西南方向,构造线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展布。大的构造主要是F6逆掩断层:本断层为巨型区域性构造,其沿走向影响长度在数十公里以上。在本区附近断层上盘为太古界赵案庄组含矿岩层,下盘为中元古界石英岩、页岩等。断层走向近于东西向,断层呈背斜状。对本区铁矿的形成息息相关。
  1.3 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区域内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区,根据钻探资料,区内铁矿含矿岩系处在一个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上部系统,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群赵案庄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下部系统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汝阳群,二者之间以断层(F6)接触。具备很好的成矿构造有利条件,区内上部层状条带状混合岩对矿的形成起到了封闭或半封闭作用。区域性的东西向断裂F6是导矿及容矿构造。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质比较简单,地表全被第四系覆盖,下覆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铁山庙组,目前施工钻孔未见底。构造活动不强烈,侵入岩主要以中性岩浆岩为主,以细脉状或岩墙产出,面积不大。
  2.1 地层
  详查区大部分被第四系所覆盖,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太古界太华群(Ar)。铁山庙组(Art):可分为3个岩性段:下部由数层白云质大理岩及均质混合岩、石英片麻岩。(Art1),未见底。中部由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条带状石英辉石岩构成,厚约100m,是本区重要的含矿层(Art2),上部主要岩性为条带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Art3)。②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厚度一般100左右,上部为黄土、粘土、亚砂土,下部为砾石层。
  2.2 构造
  区内主体构造为鲁山―出山复背斜,背斜轴向北西,两翼地层倾角北陡南缓,本区处在北背斜的南西翼,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192°~222°,倾角5°~20°,矿层产状与构造产状一致,个别钻孔稍有差异现象,本区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
  2.3 岩浆岩
  区内未见大的岩体,岩浆岩以岩株、岩脉状产出,主要有白垩纪岩浆活动形成的细粒闪长岩等,对其围岩进行穿插。与相邻的赵案庄铁矿类比,岩脉往对铁矿进行穿插,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4 矿床地质特征
  本区矿体赋存于太古界太华群铁山庙组,但在含矿岩系内大部分区段贫化现象普遍。通过钻孔资料,全区发现两个磁铁矿体,编号为Ⅰ号和Ⅱ号磁铁矿体。
  2.4.1 矿石类型
  详查区主要矿石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条带状石英辉石型磁铁矿。
  矿石的自然类型
  按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划分:区内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铁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石。
  2.4.2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区顶底板围岩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含石榴子石
  斜长角闪片麻岩,产状与矿体大致相同,倾向300°,倾角为10°-30°。两种岩性都呈致密块状,性脆坚硬,整体比较牢靠。
  斜长角闪片麻岩:粒柱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斜长石(30%-35%),角闪石(60%-65%),次要矿物为石英,(3%-5%),微量矿物为磷灰石、锆石、磁铁矿,次生矿物为绢云母、方解石。
  2.4.3 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目前,对舞钢地区矿床的具体成因,由于地质年代的久远,变质作用的复杂性,尚无一个确切的定论,大部分观点认为是沉积热液变质型矿床。即金属成矿物质由岩浆从深部带出来,在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环境中,是金属迁移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
  在新太古界太华群晚期,在该矿区火山活动频发,地表在原来地层的基础上沉积了一套超基性、基性富含铁镁的超镁铁质火山喷出岩,为本区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由于当时地面不十分平整,造成沉积不均匀,因此在该区含矿层厚度差别很大,之后,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又沉积了一套含硅质很高的陆源碎屑源类岩石,由于此类岩石,硬度大且完整巨厚,具有很好的封闭作用,为本地区后来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矿体上部是在本区太古界地层普遍发育的条带状混合岩,在接近矿层顶板时,会出现铁铝榴石更长、角闪片麻岩岩组,同时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增多,根据这个规律,可作为在本矿区找矿的标志。   2.5 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为丘陵平原过度区,相对高差不大,植被发育。为西、南两面中低山区所环绕,南为马鞍山,标高为547.5m;西为老金山,标高为375.4m。属于山前缓倾斜平原区。
  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基岩在本区广泛出露,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地表风化层裂隙宽度扩大,从而形成储水空间,基岩风化程度主要受地形、气候和岩性、构造控制。风化深度一般1.5-15m,基岩风化裂隙潜水一般具有“山高水高”的特点。主要由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其次为残坡积层孔隙水补给,其水量随季节不同有明显变化。为弱富水性含水带。
  3 结论
  本次地质详查工作,地表以100×100或100×200的间距,对矿体进行了系统控制。通过详查,对区内矿体的分布、空间位置、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的结构、构造、质量作了基本控制和初步研究,矿体块段的划分基本合理。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与同类矿床的类比,本区磁铁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好,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经过本次地质详查工作,寻找到四个开采条件较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地质环境一般的小规模的磁铁矿体。在各项地质工作中,基本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对矿体进行了初步的控制和圈定,开展了相应的综合研究工作,各项地质资料收集较全,内容较为丰富。各类图件齐全,地质资料真实可靠,地质工作质量较高。该矿规模太小,无法单独建矿山,如与相邻矿区整合开发,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论文

河南省矿区河南地质
声乐表演在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地
宿迁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绿色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应用分析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执行率管理的思路与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
基层地质勘探工作管理对策研究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
浅谈河南省县域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
浅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