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中央企业打造价值链全球化的思考

  2016年伊始,海尔斥资54亿美元现金收购了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了电影制片公司传奇娱乐,中国化工以每股465美元的现金收购瑞士农业巨头先正达公司。价值12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表明,中央企业“迈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在新形势下加速整合全球资源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增长了2.3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打造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构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化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产品技术认可度低,国际业务占比低。在这样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军人物,应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打造价值链全球化,提升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转型升级。
  一、企业全球化政策环境分析
  从全球范围来看,价值链全球化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2014年11月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上,重点讨论了“促进APEC全球价值链合作”的议题,并达成了《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通过了《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在全球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企改革以来,首先对中央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成为中车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实施重组;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实施重组。这些央企的重组,显示出国资委意在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创新步伐,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把着力点始终放在做强做优、提升综合素质和主业核心竞争力上,不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适应和把握全球竞争形势的新环境、新方式、新条件以及新规则,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为企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塑造突破口。
  二、提升全球价值链影响力的涵义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定义全球价值链: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含企业价值链中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所有参与者的各个环节,通过价值和利润的最优分配,实现企业增值。
  全球价值链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以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最为流行。波特将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的生产、营销、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技术、研发、采购等环节,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这些活动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称之为价值链,即为公司内部价值链。与此同时,公司与外部其它经济体的相互关联也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即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价值链,如涉及跨国业务即形成全球价值链。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全球最优资源,发达国家发现将部分非核心的生产和服务等业务分离出去,将这部分业务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资源开展,进而使发展中国家从低附加值环节开始有了融入全球价值链条中的机会。企业不仅要将内部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运营平稳,还应将全球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资源最优配置,通过打造价值链全球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现价值链全球化的关键要素是整合全球最优资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即是打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合作,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整合全球资源,包括市场资源、人力资源、技术研发资源等。
  三、提升中央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影响力的策略
  (一)整合全球资源,做强高端业务
  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企业全球化价值链,通过做强高端业务,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企业要积极向高端业务发展,逐步剥离企业低端业务和僵尸业务。当前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要求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剥离“僵尸”业务成为走向高端业务的一条路径,即剥离那些盈利能力低,长期亏损的业务。以全球视野整合世界资源,占据全球价值高端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增大国际化程度、增强企业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提升技术标准,增强自主创新
  打造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新优势,关键在于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的主要因素。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在世界上的认可度。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发展“互联网+”,加强信息化与技术、装备设备、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连接,利用人机交互拓展生产制造、物流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技术革新,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基于知识的数字化工程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构建技术型、创新性和服务型行业生态圈提供支撑,从而为企业提升效率带来质的飞跃。   (三)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中国制造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将从信息不对称走向信息对称,保障产品质量的各个生产环节对消费者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量为先”,以科技进步和质量创新为动力,通过实施质量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使中国制造跨越“质量拐点”成为全球制造业的质量领先者。中央企业应着重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提升产品的功能档次、质量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打造“中国制造”新品牌,完善治理监管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四)提升品牌价值,维护企业形象
  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溢价能力,既要做到知名度大,又要保证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而品牌的价值又是通过企业自身发展而提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建立健全品牌形象体系和管理体系,利用新兴传播手段,运用“互联网+”思维,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及其内涵,增进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知、认同,实现品牌的价值转化。通过提升品牌价值,维护企业形象,继而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掌控能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到基业长青。
  (五)注重风险识别,加强风险防控
  注重各类风险的识别,包括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等,重点在劳务用工、合规性、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强风险识别。建立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打通风险信息报送和传递渠道,结合公司内控体系、制度体系、风险体系形成有效关联,逐步形成以风险控制为驱动的业务流程管控体系,建立纵向上统一、横向上关联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选取重点业务为切入点,实现重点风险防控,提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风险的能力。
  (六)强化文化融合,促进价值观趋同
  文化的融合包括国家文化的融合、种族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的融合,而企业文化的融合又包含在文化、制度、管理、资源等方面的融合,要建立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异国文化中通过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以减少内部冲突,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差异带来的优势,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吸纳外来文化中优秀的元素,优势互补。共同的企业文化需要从上至下的共同认可,加强对当地国家的文化研究,引导员工对企业愿景、发展目标和经营理念有认同感,培育跨国企业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
  四、结束语
  随着中央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和领头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继“高铁”和“核电”两张国家名片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诸如“炼化技术”、“航天技术”等国家名片脱颖而出,这些企业在未来“走出去”的道路上任重道远。然而通过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结束,企业只有在通过整合全球价值链,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论文

价值链全球化中央价值全球企业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