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地方高校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创新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的重视。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积极的发挥自身优势,不仅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保证,还向其给予了尖端的技术支持。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在以地方高校促进创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足够的重视,并寻求相关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将创新落到实处。
  1 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未能与地方企业与政府建立协同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秦皇岛市高校、秦皇岛市政府以及地方企业在促进创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积极的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但遗憾的是,秦皇岛市并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统一的发展机制,致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协同关系,往往只是片面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攻,这样显然不能形成合力,加之地方高校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使得高校在促进创新城市建设中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二)地方高校在创新方面缺乏完善的机制
  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场所,地方高校具有自主性与灵活性较弱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往往容易受外部办学条件的限制。加之,在地方高校内部除了没有相对完善、多元的管理机制外,还存在学术权力受制于行政权力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于专业科研团队的形成又产生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学术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也不能很好的保证其质量。因此,当前环境下,秦皇岛市进行相关科研的机构相对较少,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显得十分无力。另外 ,现行的大部分学术研究一味的追求"高尖端",脱离了现实基础,显得"很不接地气",无法成为重大课题的现实承载力。
  (三)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略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纵观秦皇岛高校的专业设置,就不难发现,秦皇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参考依据,注重有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依旧沿用讲授法或实验法,并没有为学生创造适合其自主发展的机会,致使学生养成了固有、单一的思维模式,丧失其独特的个性,缺乏在建设创新型社会中所必备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2 应对秦皇岛高校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存在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一)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政府间的沟通
  要加快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脚步,除了不断发挥地方高校、企业、政府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极力打破以往各自围攻、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并完善协同发展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促进创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应主动赢得企业、政府的信任,以此来获得相关的政策及资金支持;(2)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自身优势,为政府与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3)理清地方高校、企业、政府在促进创新城市建设中的关系,利用地方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构建互为依托的沟通关系。
  (二)建立并完善具有创新特色的地方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要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学术研究,加大学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相关的评价与激励机制;(2)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从封闭教育环境到开放教育环境的转变,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培养依据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的长远发展。
  (三)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更好的发挥地方高校的自身优势,为创新型社会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秦皇岛市高校应根据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对自身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并在此基础考虑专业的现实价值,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同时,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让高校成为"创新人才"的主场,为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团队。
  3 结语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创新型城市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环境等创新要素,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城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秦皇岛市近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大量实践表明,高校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催化剂。需要指出的是,在建设创新城市的过程中,只有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主体作用的同时,正视自身的弱点,才能将科技创新更好的落到实处。

相关论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高校地方建设城市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