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浅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革新途径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
  工学结合是一种通过半工半读或边工作边学习、工学交替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锻炼三者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的教育思想,是一种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职业、为未来而工作的教育,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工学结合要求学校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打破过去关门办学,封闭管理的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企业;其次是实践性,工学结合要求学校教学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教学为主,强调理论、实践与技能的紧密结合,要求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最后是职业性,工学结合要求学校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强调通过学生和职员的身份转换和真实职业环境的营造以及真切的职业体验来提高对职业岗位的认同与适应,强调通过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了解今后职业发展的有关信息,进而加深对职业和社会的认识。[1]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
  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要求加强学生管理的校企协调性工学结合的实施,使教育主体从传统教育模式下单纯由学校教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学校教师和企业实习实训教师交替或共同担任教育者。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建立密切配合、协同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信息反馈,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服务,确保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学生身份的双重化,要求加强学生管理的职业针对性工学结合的实施使学生的身份从单纯的学生身份到学生与学徒(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学生进入企业后,严格的企业制度、陌生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以及学生自身生疏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等,都会使他们产生诸多的不适应,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对工学结合的畏惧、反感和逃避。
  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学生到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实习实训和顶岗实践,这就要求学生工作改变以往重课堂管理和校内管理的形式,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和重视实习、实训和顶岗实践等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来加强专业学习,培养专业技能,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树立“动态服务”的理念
  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改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职能为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服务”职能,从高职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目标出发,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现场指导、思想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做到深入教室、深入寝室、深入企业、深入车间、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把服务工作落实到“工学结合”的各个环节,确保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职业导向教育,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
  要按照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并根据“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大二进行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提升,大三开展求职能力培训和鼓励创新”的职业导向规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兴趣、专业素养和生存与发展技能,全方位地加强学生职业导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学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三)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学生服务机制
  要根据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主力、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学生服务体系,铺设以工学结合合作企业为中心,链接工学结合相关部门的多层学生服务网络,实行由学校专业老师、学生辅导员和企业实训老师组成的“三导师”制,建设以学校专业老师、企业实践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队伍,并通过专题报告、工学座谈、网上咨询、企业进驻、工作巡查、QQ或微信交流、短信群发等形式,提供以成才咨询、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和维权助困为重点的服务内容,全力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2]
  (四)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预防与矫正机制
  要建立面向工学结合全过程的学生管理预防与矫正机制,做到实训前预测学生到企业后可能遇到的有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实训中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各类问题,确保实习实训任务的圆满完成;实训后及时进行分享、总结和表彰,巩固学生工学结合的成绩,确保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在工学结合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工学结合中的育人功能,建立由学校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指导老师和其他员工共同组成的多元考评机制,共同考评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的表现。同时,应建立面向学校、企业工学结合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三维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发放奖金、择优聘用、事迹报告、成果展览等形式,表彰奖励在学生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各类工学结合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努力调动工学结合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相关论文

革新工学高职管理工作途径模式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