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非基础教育组织属性及其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08-06
  所谓非基础教育组织是相对于基础教育组织而言的基于基础教育之上承担国家和社会专门人才教育培养任务的一类组织。在我国,基础教育组织就是承担国家基础教育任务的一类组织,也即义务教育组织。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是使全体国民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基本国民)转化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共性为其特征,其提供物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如我国的学龄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育等。而非基础教育是面对岗位的,是使受过基础教育的国民进入不同工作岗位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差异性为其特征,其提供物是为满足社会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中高等教育产品,是社会公共产品之外的非公共(准公共产品、准私人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产品,与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一般服务产品只有公私程度之别,而无质的差异。如我国的职业中学、职业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及其以上的研究生教育组织和各种类型的培训教育组织等[1](见图1)。
  本文的观点是:由于非基础教育组织和基础教育组织有着属性上的差异,因此,处在人力资源培养产品线上的这两类组织虽然同处于相同的时空,但它们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不同的。虽然同谓教育组织,但它们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也是迥异的。这就决定了非基础教育组织在对待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所持的生态观、生存观、发展观方面必须与自身的属性相吻合,必须适应今天和未来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要求,谋求良性可持续发展。一言以蔽之,非基础教育组织的独有属性决定了该类组织在“市场化”问题上不同于基础教育组织,如果不加区别地一概而论,对这两类组织的生存发展都有害而无益。非基础教育组织只有充分认识市场的力量,在理念和行为上高度适应市场的需求,方可做到永续无忧。
  一、问题的提出及必要性
  “非基础教育组织”概念最早是戴广忠在2008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非基础教育组织面临的营销革命浪潮及对策》的论文中提出的。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首先是源自其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实践。戴广忠长期从事营销管理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多年的教学管理活动涉及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直接面向政府和市场的培训教育等领域,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比较深入接触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机会。笔者发现虽然这些教育组织类型特点各异,但在与市场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近年来,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培训教育等的营销问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将市场营销原理延伸应用是相同的。这其中不乏以“高校营销、高等教育营销、职业教育营销”等为题的论著发表,在教育能否市场化讨论未果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字眼既不严肃,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其次,源自对“教育市场化”问题的思考。教育的市场化问题,学界讨论已久,但至今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世间任何事物不能绝对化,教育组织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不加区别的讨论其能否市场化问题没有意义。在研究区分教育组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能否市场化问题上,基础教育和非基础教育两类组织属性不同,前者不可能市场化,而后者不可能不与市场发生关系,如果按照“市场化”概念分析,后者内部各教育机构只有市场化程度的不同,但绝没有不“市场化”的根据。正是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这一概念和命题。按照这一概念区分教育组织,所谓教育市场化问题应该能够说清楚了。
  之所以要研究该类组织的属性和生态观问题,是源自对非基础教育组织生存发展的思考。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比并未走在前列,现实中教育组织在市场化这一问题上比较混乱,理论上尚未厘清,实践中本该规规矩矩提供公共产品的基础教育组织,却不断出现越轨行为。而本应面对市场的非基础教育组织,却在这一关乎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上唯唯诺诺,躲躲闪闪。由于自身属性的原因,非基础教育组织在市场化问题上,只有采取科学的态度,事实求是地更新理念,准确把握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在尊重教育规律基础上,把握好“市场化”的分寸,促使自身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既不失教育组织应有的上层建筑属性和追求科学、培养人才的本分,又不违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规律,在竞争中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总之,之所以提出该类组织属性和生态观问题,旨在区隔非基础教育组织,使之明晰属性,准确定位,从而实现对自身“命运”规律的准确把握。
  二、非基础教育组织的属性及其内在要求
  (一)教育及其分类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一词是一个歧义最多的术语。关于教育的本质,学界从20世纪争议至今尚无定论。这充分说明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但无论如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已成共识。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成年一代对那些还不能成熟的应付社会生活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教育是一个“经验的改组和创新”的社会过程;教育是促使人格形成的诸种因素的总和。[2]总之,教育是一种引导活动,教育是一种引导人的发展的活动。教育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上述为教育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学校教育按照教育程度划分,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按教育目标和内容划分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按组织教育内容的基本单位划分,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3]。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教育组织分为七个教育层次,其中ISCED0为第一级学前教育,ISCED1为第一级教育(小学),ISCED2为初级第二级教育(初级中学),ISCED3为高级第二级教育(高级中学),ISCED4为第二级后(高中后)非第三级教育,ISCED5为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ISCED6为第三级教育第二阶段。关于教育的分类,无论是国内国际标准,均体现了层次性、循序渐进性、前基础后专业的特性。将教育组织按照基础和非基础进行分类并将后者作为一个类组织进行研究,充分考虑了教育学上教育组织分类的要求和特性,同时,非基础教育组织作为一个类组织,其内部各种类型的具体机构之间具有明显的大同小异的特点,但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一个主体)来看,它与基础教育组织又有着明显的小同大异的特性。因此,将非基础教育组织作为一个类组织进行研究是合理并有意义的。   (二)非基础教育组织的属性
  通过教育含义和组织分类的分析不难看出:非基础教育和教育的逻辑关系,即教育为属概念(上位概念),非基础教育为种概念(下位概念);非基础教育组织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之间是对称平行概念关系(见图2)。
  依据上述属种关系,非基础教育首先是教育组织,具有教育的属性,此乃组织的基本属性,在此点上与基础教育组织无质的区别,均为人之培养。基础教育组织本质属性为基础性和共性:基础性是指其为非基础教育打基础的特性,犹如不同建筑物的地基,作用均为支撑或基座;而共性是指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均以共性为主,目标就是为非基础教育以及未来从事工作奠定基础,体现在现实教学中没有专业分类,国家要求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统一等。这与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因材施教并不矛盾,如果说在这一点上强调了教学的差异性,那么与整体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共性相比,差异性也是次要的。因此可以说基础教育是以共性为主,差异性为辅的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具有明显的非基础性和差异性:非基础性就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为专门职业岗位进行培养教育的属性,恰如基础地基之上的风格各异的建筑;而差异性则是指人才培养的专业门类的不一致性,现实中所有高中后教育没有一所学校教育是不分专业进行的,从职业中学到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教育,差异性成为其本质的属性。如果说在非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强调具有共性的通识教育的话,与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相比,共性则是次要的。因此,非基础教育是差异性为主共性为辅的教育。至于非基础教育类组织内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和方式等的教育机构之间,在本研究中属于平行对称概念,在非基础教育这一属性上没有区别,属大同小异。
  总之,非基础性和差异性是非基础教育的特有属性,即本质属性。在非基础教育概念中,包含教育属性即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也包含非基础属性,即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非基础教育(专业化教育)属性;还包含差异性属性,即教育目标内容的差异化为主而共性为辅的特性。如此,非基础教育就是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具体职业岗位专业化需要的差异化教育。
  (三)非基础教育组织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1. 作为非基础教育组织必须在基础教育基础上做培养专业人(职业人)的事情,这是作为非基础教育组织最本质的要求。而培养专业人(职业人)的教育活动就必须要遵循专业人(职业人)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该类组织类型细分,就涉及到职业教育规律、高等教育规律、研究生教育规律、成人继续教育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等。无视或忽视这些规律的要求,非基础教育就办不好,专业人(职业人)的培养就会落空。
  2. 作为非基础教育组织必须做好教育培养的“差异化”工作,这是专业人(职业人)培养的基本路径。如果无视或忽视教育的差异性问题,专业人(职业人)培养就会落空。差异化本身实质就是定位问题,涉及到整个组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更涉及到培养具体专业的定位以及每一专业所开课程的定位等。这里涉及到一个关乎今天和未来我国非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点即这个定位由谁来决定。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决定?还是由教育者自己决定?抑或是由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决定?在此问题上无论理论还是实践,答案应该是明确的,即非基础教育组织培养何种专业人才以及专业设置,国家行政部门只能起宏观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教育者自身没有办法也不能够依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唯有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才是非基础教育组织专业人(职业人)培养的风向标。因此非基础教育组织培养什么人、设置什么专业应由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来终极决定。
  3. 非基础教育在专业人(职业人)培养中,人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构筑很重要,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学科建设要求和规律性增强。理论与现实中强调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学科建设的规律性非常必要,忽略这两个方面,专业人的培养要么走偏方向,要么没有高度。但不能以此淡化或取代非基础教育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定位。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非基础教育,强调其上层建筑属性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无可厚非,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党和国家各类事业的接班人,但无论如何这一行为满足的是统治阶级统治的需求(统治的消费需求)。学科建设确有自身规律,但无论是为学科理论发展,还是人才培养,终极目标还是满足人的职业化(更好更高的职业化)进而满足生存发展(更好更高的生存发展)之消费需求。可以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类消费需求,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人类活动唯一目的是人类自身的消费。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目的,教育不是为了教育。学科建设同样也没有自己的目的,离开了专业人的培养,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合格人才,学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是纯文化意识领域的教育,满足的仍是人的消费需求,因为人的消费需求本身就是全方位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既有眼前的,更有整体和长远的(国家层面)。因此,教育虽复杂,归根结底是为人类自身消费需求(物质的、精神的、眼前的、未来的、个人家庭的、国家民族的等)满足服务的。无论什么教育,均应遵循人类生存发展之消费需求规律(见图3)。因此,基础教育满足人之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需求,而非基础教育满足人之社会人向职业人转化的需求。
  概括言之,非基础教育组织培养人是天职;而培养具有差异化的专业人(职业人)是本分;而差异化的专业人(职业人)的培养需要教育组织在遵循国家大政方针和整体教育发展导向的基础上自己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去探察发现尚未满足的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估量其需求量的大小,选择自身能最好的为之服务的人力资源目标市场,设计适当的教育产品和计划,服务于目标市场,从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不断发现机会,不断开发新教育产品,不断适应新的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取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最终通过自身的教育营销管理过程不断满足日新月异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从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消费需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三、非基础教育组织的主动变革策略
  (一)非基础教育组织应有的生态观和行为方式
  非基础教育组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与市场的关系绝对不同于基础教育组织。基础教育组织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基础教育规律,为社会提供以共性为主的基本的公共教育产品,它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公共教育产品的适应性。但绝不存在因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类型不对路带来的招生困难和毕业生就业困局。因此,基础教育组织基本上不与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不用顾及市场的变化,不用看市场的眼色行事。而非基础教育组织则不然,它基本上就存活于人力资源市场之上,它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关系如同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基础教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要有人类生存发展一天,基础教育就会存活发展一天。而非基础教育组织则不然,因为非基础教育组织处于人力资源生产再生产的最后环节,检验评价其生存发展能力的不是自身,而是它的服务对象――人力资源市场。从这一角度来看,非基础教育事业是与人类永恒相伴的事业,但其中的任何一员则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在这一点上与营利领域的企业组织没有质的区别。若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非基础教育组织从招生和就业的改革走势已经开启了市场化改革的航程,只是这样的趋势不太明朗,不大被当事者承认。因此,非基础教育组织应该事实求是地厘清自己的组织属性,在面对市场、服务市场、生存发展于市场方面应该学习营利组织的成功经验,练就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发展的本领。如此,该类组织应有的生态观和行为方式就不言自明了。就生态观来说,非基础教育组织应及早并牢固树立“我是独立的办学主体”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独立意识和危机意识。尽管该类组织内部各种类型的办学主体在市场化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谁也回避不了市场化的现实是没有区别的,其中许多办学者是国有的,公立的,但作为市场上的独立的办学主体的地位还需伴随改革逐步深化而逐步明晰,但趋势已定,且在此问题上,未来办学主体在市场上的办学地位与对此问题的意识的浓厚是成正相关的。与此理念相适应,该类组织应有的办学行为方式就应该学习营利组织的市场营销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而使办学主体在人力资源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非基础教育组织现实的生态观和行为方式
  在此问题上,非基础教育组织的现状总体上是观念滞后,行为方式参差不齐的。面对市场的需求和挑战,非基础教育组织内部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的生态观和办学行为方式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先行者,主要是一批民办的非基础教育组织,它们天生就是市场的弄潮儿,因此其办学理念对办学环境的理解以及办学的行为方式都具有了独立办学主体意味。它们清楚离开市场的承认和接纳,自己一天也不能够生存。但这种类型教育组织的突出问题是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第二种类型是观察者,主要是一大批公立的非基础教育组织,它们天生就生存于国家的行政怀抱,目前还感受不到或者说不愿意感受到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压力,在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方面基本上处于“无为”状态,如果说有的话,也只是被动的应付(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种类型是后觉者;第四种类型是不觉者,这两种类型的教育组织均属于公立的非基础教育组织,它们要么无视市场的力量和存在,要么漠视人力资源市场。当然客观上这些教育组织受到行政化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很深,在办学理念上无需考虑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在办学行为上习惯于唯上(权力)――唯上级安排,唯学科――以学科的系统性发展为遵循,从来没有把人力资源市场的力量放在眼里。在今天改革发展的新环境下,这些组织已经呈现出活力的下降和前路的茫然。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专业雷同,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竞争不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现象就足以证明了此问题的严重性。之所以这些教育组织能够如此,因为教育的改革还尚未触及到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方式以及办学体制的核心领域,因此,我国教育改革是真正的任重而道远。
  (三)策略与建议
  理论的推演和现有改革的趋势都将我国的非基础教育组织推向了一个方向――在尊重自身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承认自身独立的办学主体地位,非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合格人力资源服务的,无论教育层次高低,类型各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组织最终的目标,离开这一目标,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均没有意义。当然我国教育的改革还在路上,但这样的现实和趋势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被动地等着大环境的变化而错失良机。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今天和未来改革发展的大环境,对非基础教育组织提出如下建议。
  1. 事实求是地明确自己组织的属性,进一步明晰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未来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2. 非基础教育组织的决策者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办学主体意识,无论所辖的教育组织姓公姓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位置多高、从事什么高精尖的专业教育,只要是非基础教育组织,就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一个资源提供者,是一个独立(相对独立)的教育主体。
  3. 非基础教育组织的决策者只有主动更新自己的生态观,方能适应今天和未来改革发展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方能取得动态优势,在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
  4. 在这样的生态观指引下,要将自身置于人力资源的市场竞争大格局中,通过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一个面向市场、不断研究市场、不断适应市场、不断在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中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使自身的教育产品、科学研究产品以及服务产品不断增强竞争力,从而使组织得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组织的决策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研究国家改革大势,放眼世界和未来,以非营利组织的角度虚心向营利组织学习营销管理的经验,掌握驾驭自身竞争中求得健康发展的本领。

相关论文

基础教育属性生态基础教育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浅谈优质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培育路径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