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结合PPP模式浅谈财务分析对企业改制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体制改革浪潮越演越烈,直至今天,仍有国有企业改制在进行中。国有企业通过外资注入、股份制、与其它企业合作、改良升级产品等多种方式盘活资产。不仅在产品本身求创新,更在企业资本制度及运营方式上进行改革。企业改制通过PPP模式运用可以盘活国有资产,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但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必须予以重视。解决财务难题是企业改制的重中之重。
  一、PPP模式在企业改制中的作用
  (一) PPP模式概述
  1. PPP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是公共职能部门与个人或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橐幌盗邢钅咳谧誓J降淖艹疲?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
  2. PPP模式的特征
  PPP模式的特征分为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三个方面。伙伴关系是PPP项目第一大特征,所有成功实施的PPP项目都是建立在伙伴关系之上的。伙伴关系是强调合作双方,无论是公共职能部门还是个人都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即是合作关系就应满足彼此的需求,同时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签订法律契约明确各自的合作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利益共享,任何PPP项目都是公益性项目,具有垄断性,但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PPP项目中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不仅分享利润,而且还需要对民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进行控制,即不允许民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风险分担,这是PPP模式区别于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其它交易形式的显著标志。在PPP模式中,公共部门尽可能大地承担自己有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民营部门实际会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甚至全部的具体管理职责。PPP管理模式中,更多是考虑双方风险的最优应对、最佳分担,将整体风险最小化。
  3. PPP模式的分类
  PPP模式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外包主要应用于已有项目的经营上,特许经营类主要应用在已有项目的改造上,私有化主要应用于需要重建项目上。外包类模式是“租赁或承包合同”;特许经营类模式是“建设-运营-移交”、“移交-运营-移交”等;私有化模式是“建设-拥有-经营-移交”等。以特许经营为例,特许经营模式通常涉及两方:授予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或经政府授权的企业。运营方:出资建造或升级改造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特许经营设施并按约定在之后的一定期间内运营该设施的企业。
  PPP模式能够有效减轻财政压力,利用个人资金、技术支持,提高政府公共设施的管理力度。
  (二) PPP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近几年来,特许经营渐渐成为提供公共服务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涉及行业广泛,包括: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医院、机场、监狱、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能源供应、垃圾填埋和处理等。PPP模式不仅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方面,还可应用于国有企业改革中。[2]例如,从事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的国有资产企事业单位改制后,从事污水、污泥处理厂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再生水厂的建设和运营,污泥处理与销售,污水处理与销售。运营方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运营方占股70%,国有资产占股30%。经营模式为特许经营类“建设-运营-移交”、“移交-运营-移交”。将改革后的企业推入市场竞争机制中,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机制,推进企业进步。
  二、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财务问题分析
  (一)关于资产评估问题
  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评估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土地资产评估。国有企业土地用地属于国家,是国家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但在重组时,应将土地价值作为评估的一个方面;第二,债务问题。债务问题是资产评估的核心问题,企业对待负债资产的处理方式各有不同,有的计入资产、有的归入债权人、还有的想利用企业改革机会钻法律空子。处理好债务问题是保证国家资产的重要元素。
  (二)关于产权界定的问题
  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受当时历史背景影响,当时的产权界定、财务制度、法律规定还不够具体和明确,资金来源比较复杂[3]。这为后来产权界定带来了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实际情况怎样复杂,都必须认真处理,本着公平公正,保护国家财产为原则界定产权归属。
  (三)关于股权问题
  股权问题虽然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但背后却牵引着企业的发展命脉,对于企业的效益提升起着关键作用。若股权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甚至流失。目前,企业股份制可分为职工股和国家股,大型企业为保证国家利益,优先设立国家股份占比在50%以上,有的中小企业,国家股份占比在50%以下。再将剩余股份分给企业职工,这是国企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体现,盈利是优先分配国有股份利润,剩余部分按照年资、贡献、份数等分配给国有
  职工。在职工股份分配时,企业领导人数少,平均占股基数高,普通员工人数多,平均占股基数少,要均衡企业职工间的股权分配,避免导致股权分配问题造成员工消极怠工。   三、企业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清产核资问题的处理
  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对企业资产现状准确登记,尤其对企业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分析与核查无误后,转给委托机构进行复验、评估。
  (二)关于资产分割问题处理
  企业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种,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必须与经营性资产相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利用转给法人继续经营或出售,用来安置职工。也可以上交国家管理。对于转给法人成立独立机构的,必须依照资产净值实收资本,;对于出售的,必须将出售资金转入国家借记科目。
  (三)负债问题处理
  企业负债问题较多,要逐一予以登记、冲减,全面系?y进行负值管理[4]。当住房周转资金和标准支出出现负值时,可以用国有资本或公积金冲减;当工资和福利费出现负值时,应首先分析工资负值原因,使用工资结余进行弥补,若工资结余不足,再进行国有资本补充。若拖欠职工集资费用,可转为个人参股。
  (四)职工安置问题与改制费用问题
  职工安置直接关系到改制费用分配,职工安置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改制影响企业员工原有福利待遇,可根据政策要求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金计入单独核算科目。第二,股份制企业可将补偿金转为入股形式,提高员工后期收益率。第三,选择离开企业的职工,应予以经济补偿,如经济款项吃紧,可签订协议。计入资产负债中。
  (五)国有资产的处理问题
  在完成清产核资、资产分割、负债问题、职工安置等一些列国有资产处理后的资产称为净资产。净资产可以由投资者或员工购买,也可以先租后买。在前期买断国有资产,当国有资产值较大时,要保留国有资产股份,依照国有资产进行使用。
  四、结论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体制改革浪潮越演越烈。国有企业制度已经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通过PPP模式注入外资、改革股份制、改良升级产品等多种方式盘活资产。在改革过程中,能否利用债转股、并购、上市重组等途径解决资金负债问题,是企业改制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PPP模式的概述,简要介绍了PPP模式在财务分析上对企业改制的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

财务分析重要性财务重要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与相关
关于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期财务管理的 思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