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农民由小生产者教育成革命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的最大短板,就是农村,尤其是贫困县的农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16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但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除了这些贫困县,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和农民文化程度低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阻力。因此,对农民进行思想文化和农业科技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1.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有所变化。在北伐战争时期,主要是深入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性,提高广大农民的无产阶级觉悟。在土地革命时期,依然是对农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同绝对平均主义、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及流寇思想等作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对农民进行国防教育,以唤醒其民族自尊心。解放战争时期,教育广大农民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并奋起反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则是改造农民的私有观念和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
  2.毛泽东的农民科技教育
  毛?啥?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不懂得科学技术的农民“不是一个好的革命者”。
  毛泽东农业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和卫生科技教育两部分。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一定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生产。此外,毛泽东认为,边区农民的迷信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医疗科技水平的落后,一些现象没有科学的解释时,农民往往求助于神灵。有了科学知识,迷信就不攻自破。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了农业的顺利发展和农民的身心健康。
  3.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原则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对农民的教育要根据农民的需要和采取自愿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农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农民学习的自觉性。“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毛泽东农民教育的另一原则,就是农民教育要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生产、生活服务。他认为,教给农民的知识,能很快在生产和生活中用到,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确定传授知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高农民学习农业知识和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提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同的侧重点,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六届五中全会曾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农民作为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今天的中国农民在思想素质、文化水平、综合技能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农民存在缺乏理想信念、民主政治意识淡薄、大局意识不强、道德滑坡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现象。所以要针对农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实利益,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自觉投身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此外,应对农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脱离小我意识;对农民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让农民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效行使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义务。
  2.加强农业科技知识教育
  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认为普及和发展农民的科技教育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放农民的重要一环。
  新时期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有大中专院校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法律援助等,有农业院校的专家定点帮扶贫困地区,他们把农业科普知识送到贫困山区,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但同时,这种短暂的科技帮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所以,在注重“输血”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农村的“造血”机制,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他们才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实施者和主人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注重六个方面的精准,其中有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这对农业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因地制宜地向农民传授不同的农业科技知识,先了解贫困地区的天、地和人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扶贫教育策略,传授适宜的科技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贫困地区永久脱贫,避免扶贫之后的返贫现象。
  3.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新形势下,要搞好农民教育,就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首先,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等,应引导优秀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在农村教育中增加农业科技知识教育。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中,增加农业科技知识的科目,在高考中增加农业类特长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他们最了解的家乡,为家乡脱贫致富服务,这部分农业知识人才最有可能成为“科技兴农”的中坚力量。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习毛泽东开办技术夜校的经验,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现代化的培训班,与农业院校、农科院形成定向的合作关系,长期聘请农业技术人才,向农民传授新技术,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系。最后,实现农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利用好各种媒介,如电视、电影、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传播农业科技,推广致富信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农民学到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毛泽东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接地气,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宝。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科技兴农”,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型农民政治思想过硬,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经营管理意识较强等,这就需要为农民提供“精准”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现代农民,使农村与城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论文

毛泽毛泽东意义现实农民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关于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现实形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中小学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方法研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与西方历史上人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