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焕发数学课堂活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走进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使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一、以人为本,体现主体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观察、感觉、触摸,寻找、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中,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尝试解决,以达到直观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把一个圆柱体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再拼成一个长方体,再根据转化过程中圆柱体和长方体的底面积,高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思考、交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想法、见解,还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体现了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指导思想。“圆柱体的体积”教学过程成了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巧设情景,走进数学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创设情境而“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学生就能走进生活数学的绿洲。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先在课前自制一个长方体,通过各种感官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把模型拆开,成显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学生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再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的水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会回答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教师接着问: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会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求。如果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要求商场门口的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被推入更深的疑问中。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三、引导参与,体验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随后设问:“那个小组能够利用手中的纸板,把他们转化成以学过的图形?你所拼摆的图形的底、高、面和其中的一个梯形的底、高、面有什么关系?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你能总结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们有的拼摆出一个长方形,有的拼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最后我再次引发学生探讨:为什么公式中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维的自主探究,不仅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也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运用数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他概括了“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的思想。因此,教师要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设法让学生的所学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如学习《利息》后,让学生拿一些压岁钱,自己尝试着到银行存款,计算出自己存款所获得的利息;学习《数据的整理》后让学生回去统计一些实际的数据,如本班同学的体重,身高,家庭分布情况。班内同学的人数,兴趣小组的人数;学习《统计》后,要求学生给本班期中考试成绩做一张统计表,或者给本班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做一张统计表。等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设计都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学生生命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数学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关论文

课堂活力数学
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法实施探讨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