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引言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所谓群体动力,主要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它不是简单的各种力量的相加,而是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向和行为强度不仅仅受其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互动积极,那么师生身心愉快,从而使得学习者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甚至没有交流,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那么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挫,同时也将会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群体动力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构建一个蕴含积极有效的群体动力的小学英语课堂呢?下面我将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这三个方面出发,具体探讨和分析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策略。
  二、群体动力与小学英语教学
  (一)学习的环境
  不同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达到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古今教育家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可以保证群体中的每位成员稳定学习,生活和学习十分协调同时还能使群体动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但是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规范又和平常意义上的规范有所区别,我们的这个规范是由每个群体的成员自己提出来,并在群体内实施的。具体的,可以让老师来主持这样一个规范制定活动,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自由发言,每位成员都可以表达和阐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在老师的帮助把得出的结论进行一个总结,最终形成几条具体化的课堂规范,如考勤制度、文明行为规范、课堂纪律以及奖惩制度等。这些由学生总结出来的规范,虽然没有法纪法规、校纪校规那么有强制力,但是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实施上也就少了很多阻力。久而久之,就可以在小群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并慢慢扩展到整个班级乃至整个校园里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二)学习的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众多老师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群体动力能否正常和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所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班级,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而制定目标就是一个增强学生和班级竞争力、凝聚力的有效办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掌握他们的资料,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当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宜太易,也就是学生随便努力一下、甚至不努力就能够达到;同时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难,因此任何努力和争取都是希望有回应和结果的,不然一次、两次,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消耗殆尽了。还有就是在设定目标之后,老师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动态,是否达到目标或者是在向目标靠拢,还是在慢慢偏离目标,甚至是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此外,设定班级或者群体目标也可以增强相关群体凝聚力。凝聚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把整个组织的成员连为紧密关系的力量。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对这个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力量感,群体成员对于群体的事务都能够积极投入,使得许多看起来十分困难的任务都能够很好地完成。
  当然,除了群体中的目标任务机制,竞争机制也是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学习方式。一个恶性竞争机制会使得真个群体造成混乱,并最终导致这个群体解散,而一个良性竞争机制则会让一个群体充满活力,刺激每一位成员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竞争势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师的角色
  要开展好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将小学英语教学向群体动力方向发展,英语教师在整个班级和课堂上的角色必须定位好。以前,老师往往是课堂和整个班级的主宰,他们掌控着整堂课的进程与方向,学生则是完全听从于老师的安排,教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少需要自己去主动思考与实践。
  要利用好群体动力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就要改变之前这种传统的教学定位,老师就必须转换角色。英语老师要能够从一个主宰者逐渐向监控者和引领者转变。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够对学生管得太严,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对每位学生都严格管教,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加以干涉,其结果只会使得这个群体由一个很呆的学生变成一群很呆板的学生,无法真正发挥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作用。当然,老师也不能对学生过于放松,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在控制力上还无法做到完全自制,需要老师从旁指点,让这个小群体在正确的引导下健康、积极的发展。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推崇一种一定程度的民主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既不独断专制,也不放任自由。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在课堂上享有和老师一样的地位,能够与老师进行面对面平等的交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发挥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的让群体动力感染每个小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最终达到最佳的外语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影响群体动力的几个方面因素,总结出一些可以改善教学效果的经验和办法。这些办法使得以前紧张、沉闷、无回应甚至师生不合的课堂气氛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放松、活跃、有积极回应以及师生通力合作、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此外,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好的遵守自己讨论和总结出来的规范,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更为流畅,也显得更加有效果。而竞争机制的引入,让很多学生有了一种紧迫感,这些紧迫感不是因为考试分数低怕被家长体罚,也不是因为不会做而遭到其他同学的鄙视,只是一种人类自然而然的好强心,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到。我们处在一个群体当中,应该具备相近的能力,大家都会为此而努力学习和积极思考。总之,良好的学习环境、先进的学习方式配合上正确的教师角色,才能构建起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群体动力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这些又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不难看出群体动力在外语教学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相关论文

小学英语英语课堂教学群体课堂基于
基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创新思考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当前中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浅谈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