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高职教育模式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233-02
   一、引言
   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最基本特征之一。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人才的接收者,三者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三者相互促进,互利共生。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在实际的工作中,科研机构总结出相应的一些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中来,从而做到教学同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从不同角度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分析
   双向参与、产学合作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定岗实践做到工学结合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人才,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从教育角度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
   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等多个因素造成了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更加频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更多挑战。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有学者提出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学生学到的知识应当为社会服务,即主张教育的实用性。随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队产学之间的合作重视起来,并且认为教育可以通过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相结合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培养人才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促进和推动的社会的向前发展。因此,通过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可以做到实现个人价值与创造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这个统一不仅指的是学生,教师也可以将讲授知识与讲授产业相结合。因此,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都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从哲学角度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
   科学实验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之一,通过科学实验加强了主体的认识,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发挥到最大化。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丰富个人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可以对不同企业的岗位分布以及实际操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实践对科研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科研人员通过相应的实验研究,可以对某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从而把握社会的前进方向。认识靠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促进认识的不断进步。认识也反作用于实践,归根结底,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正如唯物主义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尽最大程度的服务好社会,就必须正确理解实践同认识的关系。
   三、日本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简述
   (一)二战后的快速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产学研合作体制就已经初具规模。五十年代中期的一次全国产业会议上提出“将理工系统大学和产业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的口号。进入六十年代,产学研模式真正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日本政府首次确定了“不断的推进产学研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二战中受到巨大打击的日本能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内就重返世界强国行列,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功不可没。由于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日本在一些重大的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项目中都取得了完美的效果。
   (二)八十年代以后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日本科技厅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流动性体制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纵观整个八十年代,日本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从政府到民间,从团体到个人,都在积极的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模式,标志着日本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成熟。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最终形成了以下几个制度:共同研究制度,该制度规定,大学和企业共同研究所产生的发明及专利为两者所共有;委托研究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民间企业委托国立大学,并提供所需全部科研经费;委托培训制度,这种制度的做法是,企业选出比较优秀的可塑之才进入学校进行再培训,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教育捐赠的财会制度,对一些企业和私人的捐款,受赠大学要灵活使用,可以创建研究机构或者开展学术活动等;共同研究中心,截止2005年,日本已有近80家大学同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共同研究中心,真正将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落到实处。
   四、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就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里得到了应用开展,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许多让人欣喜的模式,下面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一)签订“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模式
   顾名思义,“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指的是高职院校同部分企业签订的一项协议,此协议包含了学生参加实习的企业、去企业实习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等。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用人方式和人才需求,从而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2+1办学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相应企业需要的高职专业人才,为企业输送其缺少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是此模式的基本原则。“2+1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够在毕业后就能迅速适应不同企业的要求,缩短从学习到工作的适应期。这次模式也将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发挥到了极致,学校为企业输送专业性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
  (二)校内建立“仿真实验室”模式
   实训基地在高职院校内的建立是一种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综合实际工作条件,仪器设备及所需材料等各方面的因素,使“仿真实验室”成为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随着授课阶段的变化,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仿真实验室”体验实际训练,在课堂上不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在“仿真实验室”的实训中能够轻松理解,同时还能加深一次性记忆。目前看了,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具备十分完善的实际训练条件,尽管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师的授课意图上都有详细的体现,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条件的不具备使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了一纸空言,同时也限制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有创意想法的验证同样也离不开实践。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在学生就必须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大量的亲身实践。这些都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注意加强实践教学。“仿真实验室”在高职院校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和学校面临的这一难题。
  五、结语
   产学研合作教育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及企业招聘人才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三者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校利用企业的支持加快了人才的培养,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输送提高了自身竞争力。对社会而言,产学研合作教育必将会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带来更多的丰厚硕果。
  

相关论文

产学研教育高职模式影响合作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