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赋权增能:校办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师生互动

  一、导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2007年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成立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自此之后社工专业教师纷纷走出象牙塔领办社工机构。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9部委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鼓励专业教师创办民办社工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学生参与到机构的运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我们将赋权理论引入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强调专业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对话式督导,使学生在专业上实现“知、行、觉”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本文从赋权理论出发,对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之下,国家鼓励高校教师介入专业社工机构的开展(郭慧,2013)。同时,这也是社工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和就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易松国,2011)。校办社工机构的民办性这一特点更为鲜明,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也基本上依靠社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志愿服务(周玉萍,2013)。与其他社工机构相比,校办社工机构更具可行性与专业性(朱静君,2011;闫建亮,2011)。从教育开始,通过机构培养人才,为社会人士成立类似机构提供示范效应,这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研究人士的使命(王思斌,2013)。但是目前学术界多从校办社工机构本身和制度背景进行宏观的研究,很少从微观的方面进行研究。
  周廷勇(2005)认为在师生交往中存在着“唯功利”和“知识本位”的现象,缺乏情感上的交流。目前,师生之间“点对点”的交往方式减少,“点对面”的交往方式增加(曾令英,2008)。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吴江明,2005)。与小学、中学相比,大学师生关系一般比较冷漠(徐萍,2015)。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单纯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在机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衍生出督导与被督导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赋权理论认为通过资源的提供与知识能力的培养,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能力的主动者(唐咏,2009)。在社工专业实习教育中,赋权是督导教师帮助被督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张恒,2015)。将赋权引入社工实习领域,可以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历程,推动师生双方共同成长(姚进忠,2010)。
  综上,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术界缺乏对校办社工机构中师生关系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
  赋权理论为分析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研究方法
  本文遵循定性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典型抽样与滚雪球的抽样方法,选取由H校创办的S机构,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式找到三位被访者。本文拟定了访谈大纲,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在资料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严格遵守研究伦理,在征得被访者的同意之后录音,并保证参与者的匿名性。
  四、研究?l现
  (一)互动中心:学生
  赋权为本的实践要求老师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让渡给学生,老师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与自主创造的过程。在S机构老师常常采用提问的方式与项目组成员沟通,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将案主问题产生的背景、理论视角、介入方法以作业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学生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正如H同学谈到:
  “我们实习与上课完全是不一样的,老师不会给我们讲大段大段的东西。但是他会出一些问题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思考总结的东西会印象会更深了一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与工作方式,大胆创新,自主互动。Z同学提到:
  “在实习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什么活动模板,只是要求我们在活动设计时多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在我们做出活动设计之后,老师也非常尊重我们的想法。”
  (二)互动形式:对话式
  S机构实习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增加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频率,提高了师生沟通的质量。Z同学提到: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上完课就‘溜了’。我们好像也没有那种主动和老师沟通的意识。但是在实习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在每周的周会上轮流发言,老师会与我们每个人沟通。而且我们每周要提交实习日志,老师会非常认真的反馈我们。”
  在S机构,学生能与老师进行充分的、及时的互动,并且每次互动的内容会逐步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具体的、有效的。
  (三)互动效果:理解和内化社会工作本质思想
  1.能力视角的培养
  能力视角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资源与潜能,还可以运用这样的观念来影响服务对象,帮助其运用资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L同学谈到:
  “上次我们在做一个关于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小组时,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优势视角。并且在了解对失地农民的政策优惠之后,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充满希望的。于是我们开展‘达人秀’等活动,使案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们运用这些优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学校上课时候,我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在实习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社工真的是非常有用的!”
  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互动,能在实习过程中将专业价值与具体情境想结合,达致知、觉、行的统一,主动将社会工作视为“有责任的承担”。   2.批判意识的培养
  批判意识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够听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声,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具备解读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制度性因素的能力。在机构实习期间,同学们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这也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与责任感使然。H同学提到:
  “感觉在机构实习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说这些农民自己是没有错的。大家都想把生活过好。我们需要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以前在课堂上也听过类似的话,但是我是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才真正地领悟了这句话。”
  五、讨论与结论
  社会工作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其实践取向的特征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在专业社工的培养过程中,社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S机构是由高校领办的社会工作机构,老师与学生均参与到机构的运行当中,师生之间进行着不同于课堂的互动形式。本研究诉诸于赋权理论,对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互动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互动通过赋予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高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性与互动内容的具体性实现对话式的互动。因此,校办社工机构中的师生互动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视角与批判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与内化社会工作的本质思想。
  我在研究时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首先,机构中不同的老师对指导的学生方式不一样,老师的投入程度、能力与价值观会影响机构中的师生互动。其次,H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在S机构实习满200小时,并用课程分数考量学生实习表现。这使部分同学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师生互动产生不利影响。最后,S机构会为实习学生支付一定的报酬,老师对学生的绩效进行考核,师生互动受到这种雇佣关系的影响。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赋权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论文

赋权社会工作师生机构社会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风险社会背景下过失犯判断逻辑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路径
试论应用于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