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教有所用 学以致用

  1   引言
  语用能力培养是核心素养教学提出的重要内容,在语用教学中,由于其具有多样化的问题表现形式,严重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有所用是教学重点,学以致用是教学关键,因此,教师应重视语用教学方法的优化,针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表现形式,应用具有适应性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满足语用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
  2   语用能力概述
  语用能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逐渐发展,其在不同的模式中,被定义为不同都能能力,基于不同的认知,将其分为语法能力、语篇能力,也就是交流之中的社交能力。现如今,语用能力是指应用得体的语言,实现与他人交流的素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就是在培养学生应用得体的语言,准确表达自身意图的能力。我国在《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英语教学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的交流。
  3   语用教学问题表现分析
  3.1 迁移问题
  汉语与英语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语言表达功能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很多学生在将汉语的表达方式与英语表达方式混淆,致使语用规则发生了迁移。语用迁移问题可以将其划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在迁移过程中对方理解了所要表达的意思,负迁移在英语语言沟通之中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而迁移问题是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
  3.2 偏差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不同的场景、环境,运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而语用偏差是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无法取得预期交际效果的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践,在学生语用教学能力培养中,反映出了强烈的文化规束,文化差异是影响语用偏差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国个人业务用英语表达为private banking,但在外国则表示特别服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造成学生语用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为语言习惯套用问题,另一种为文化差异问题。
  3.3 交际障碍问题
  跨文化交际障碍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具体交际过程中,双方均秉持着希望交际成功的态度,但在应用自身说话方式的同时,会不自觉的利用自己的语言结构对其进行反应、判断,致使其出现严重的交际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冲突。
  4   大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能够学以致用、教有所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语用问题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用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转变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2]。
  4.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基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语用能力教学的应用。首先,教师应规避四六级英语考试对学生带来的压力,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转化到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上,将语句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语篇之上。其次,教师应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强化自身的语用能力,减少语用教学中的畏难情绪。在此教师要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视频,并积极应用沟通软件与外国人沟通,了解不同国家的语用差异。例如,某教师在英语专业网站中查询不同的语用方式,积极学习国外的文化,在具体教学中国将其渗透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语用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语用情境教学应用
  教师除了应用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要尽可能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基于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相应的情境,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基于情境内容,进行交互沟通,在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表现欲与求知欲。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采访的情境,要求学生应用英语进行沟通。学生交互情境如下,
  甲:How long have you been a revolutionary?
  乙:A year.
  甲:How did you get in.
  乙:self-involved.
  在情境創设过程中,学生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采访过于生硬,无法表现出采访的效果。教师指出了学生提问时的不足,在交际文化中,这种提问是不礼貌的,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侵犯了对方的“privacy”。基于情境创设语用教学的应用,引导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交涉,教师作为裁判指出学生语用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纠正。此语用能力培养策略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语用能力的认知也逐渐加深,语用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3]。
  4.3 多媒体技术教学完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并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基于多媒体设备开展语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语言实验室等,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教师可通过软件平台进行在线教育,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文化环境,实现对语用知识的渗透。例如,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视频资源中的内容为中国、外国人之间的交际对话,对话内容主要为问路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在这段视频对话中,有哪些语言违背了双方的语用原则,致使其产生了问题,很多语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指出。在此过程中,甲方表现出了尴尬,致使交际存在矛盾,若乙方回答:“Yes, you can use it.”则会避免语义偏差问题[4]。    甲:Is there a toilet?
  乙:You want to use it?
  4.4 教学文化理念渗透
  语用能力主要目标在于能够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应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点、建议,避免其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歧义,进而影响了最终的交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语境去消除语用的歧义性。例如,教师基于此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将private banking转化为personal  banking,尽可能的避免语用偏差的情况出现。在中国应用英语问候他人习惯表达为“Are you OK?”但在具体的语用过程中,若对方为外国人,则会感到很难接受,若换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则效果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基于语境的教学,教师需转变学生的语言思维,基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避免固有语言思维对个人造成的影响。而文化语境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制定了三个原则,歧义单词禁止使用,指示代詞所致、省略多余信息。
  4.5 体验式教学模式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是指教师应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习题,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感受语用文化差异。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体验对话,经常与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沟通,并故意应用一些具有歧义的语用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语用对学生认知造成的影响,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语用素养的目标。某教师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场景,教师:I have a question,student.在此过程中,student代表一种职业名称,学生应指出问题,“May I ask you a question,classmates?”基于体验是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用能力的认知,自觉提高语用意识,减少交际矛盾的产生。
  5   结语
  大学英语是语言科目,基于理论开展的教学,将其应用到实践之中,使其能够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促进语用知识的积累。学以致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学生素养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应用科学的语用教学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相关论文

学以致用
做学以致用 践行先锋式的高校科级干部
浅析农村供电所用电管理
学以致用促乐学的英语教学探研
学以致用,把握小学数学生活化趋向
高职学生“在校无所学,出校无所用”现
学以致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探
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如何实践学以致用
例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