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关于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思考

  动物科学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门类划分中属一级学科。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要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不断探索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及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1.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着一般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实验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将直接关系到畜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现有的条件下,如何转变观念,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本校及附近研究所科研课题,立足地方特色构建实践教学环节,是动物科学专业在教学中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些高校对原有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优化和模块化构建,形成了多层次、多模式和多元化考核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些专业教师采用双向互动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教师传授、学生识记、验证实验”的单向、枯燥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四元化”实验教学模式,即实验课堂形式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多元化、实验教学项目多元化和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因此,对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农业类高等院校求生存、求发展、求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2.实习教学动物科学专业实习教学分为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类。课程教学实习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规划、动物繁殖学等专业主干课程都配有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是深入生产第一线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向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的实践知识,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事业心及责任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习;毕业实习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关系到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评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动物科学人才,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3.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院校均采用“7+1”的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的理论教学和课程实习加上1个学期的毕业实习。该培养模式是基于培养“研究型”精英人才而形成的,其主要缺陷是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影响了学生技能水平、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青岛农业大学曾提出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监控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改革为重点的“3+1”人才培养模式。河南农业大学陈玉霞等构建了“三层次、三三制、双目标”的培养模式。王晓庆等提出了“两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思路。
  二、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有待改进传统的必修课程偏多,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集中在大三,非专业选修课大多安排在大二,学生为了早完成选修课学分腾出时间复习考研,往往到在大四前已选满了选修课学分,而像分子生物学、动物基因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等重要的课程都列为专业选修课,且大多安排在第7学期,使得专业选修课到课率低,专业选修课老师上课很被动,选修课中实验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得不到重视,通常为跑马观花。传统的动物科学实验课程大多按理论课设置,同一学科中各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经常发生实验课程内容和方法相似或相同的低水平同层次重复,实验内容连惯性差,明显存在脱节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内容引入,更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2.实践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管理方法不尽合理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没有进行科学整合,内容重叠及脱节现象较突出。不少实验课开设学时减少,大多只10学时,学生无法进行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很难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另外,实践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仍沿袭“预习-讲解-实验-报告”模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改进。实验、实践教学没有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分体系,多以学生参加实验课的次数及实验报告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其他内容的考核如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尚缺乏完善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3.考研因素影响考研热的盛行使毕业班中考研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而考研的复习往往集中在第7学期专业课教学,考研复试准备在毕业实习教学时期。学生为了参加研究生考试,将精力集中在笔试科目和面试的复习迎考上,放宽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学年的下学期,该时间正好与学生择业时间冲突,大多学生忙着找工作或考研复试准备而对毕业实习时间投入不足,这一矛盾在客观上已严重影响了本科生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研究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策略1.更新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学体系应当明确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在保留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删除一些落后的、重复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从实验原理入手,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独立思考,发现存在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2.充分利用和改善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中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验项目数量,面向学院内外多种形式的开放,一是做到时间开放,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到实验室自主选择实验时间。二是做到实验内容开放,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阶段性调整或修改实验方案,逐步挖掘自身的潜力,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三是做到仪器设备的开放,学院所有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供学生选用。开放实验为学生创造自主进行实验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条件。3.弹性实习,灵活实践教学,培养创业能力本科生毕业实习是培养本科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将本科阶段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改革教学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往毕业实习都设在第8学期,但此时学生因找工作和考研而不能安心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对毕业生产实习在不改变教学大纲和学制计划的前提下,对将过去的固定制(第8学期)改为弹性制(5~8学期),避免学生因在第8学期找工作或考研而影响毕业生产实习。这样,学生和导师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安排实习任务,既显轻松、灵活、安排好考研和找工作,又能收到很好的实习实践效果。4.融合校内外科研教学资料,激励创新科研紧密结合本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师科研课题,立足科研教学互相促进模式。为此,动物科学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应用型专业特长,将个人科研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把基金项目分解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并利用项目研究成果,把验证性实验更新为综 合性实验,通过参与科研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调整策略,建立和健全一套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创新积极性,让动物科学实验平台真正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5.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办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待改进,要将学校实训室建在企业,建立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将企业工作间推进学校,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课、实践课、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等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更新了实验内容,推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加强了综合性、设计性、特别是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应用。6.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管理完善、组织严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采用笔试、口试、实践考核、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实验论文等多种方式,把考试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实现评价内容全面化,按照课程模块,综合设计考核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运用能力、语言驾驭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为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计划和成绩考核标准,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建议采用“5+1”考核检验实习效果,所谓“5+1”考核是指实习考核的5小项即实习出勤、实习态度表现、实习笔记、实习总结、实习鉴定的成绩和1个大项即毕业论文答辩的成绩。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势必要求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大众化与精英化”“实用型与研究型”并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探索更新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合理安排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高实习效果,为社会培养创新高科技人才和创业实业型人才。

相关论文

专业体系构建科学实践教学
论沉浸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
浅谈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演进及启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与电商企业模式建立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试论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
浅谈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