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浅议高中体育俱乐部中师生关系的建立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09
  学校体育俱乐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活动时间,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学生自己的组织力量为主体,通过体育技能练习和比赛,力求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运动团体。其特点是:培养学生主观性学习,教师辅助性帮助练习,教与练的密切配并合贯穿于整个活动中。体育俱乐部的形式不仅帮助学生细化项目,使技术和体能得到科学、系统、完整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选择自身喜爱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锻炼意识,坚持长时间的身体锻炼,从而奠定终身体育的习惯。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教育实践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活动具有重大意义。体育活动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向学生传递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道德品质的―门课程。由此可见,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师生的人际交往过程的成败,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俱乐部中学习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性。
  1、 影响高中体育俱乐部中师生关系的因素
  高中生一般处于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年龄段,这一年龄阶段通常称之为青年初期。该时期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年龄相对滞后。并具有独立性、平衡性、逆反性等表现。在情绪方面较初中阶段更为强烈,情绪内容复杂且广泛,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突发性。在学习新技能方面也比较精确、深刻、全面,能够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因此,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能力、素质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1教师在俱乐部活动中与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高中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因此要想了解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关心每个人在俱乐部活动中的技术能力、身体素质。给予每个学生合理的练习目标,身体力行的参与他们的锻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回自信,并客观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活动后,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相互间交流建议和情感,相互默契配合,必然能为体育锻炼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1.2教师的言谈举止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最直观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语言是最有感染力的,缺少激情就会使学生觉得体育活动沉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以简练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更要以讲语言的说服力和组织性相连接。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向完善阶段,他们会凭第一感觉去评价教师,同时留意教师的说话方式和一举一动,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书育人首先要严以律已,为人师表,要以自身的榜样行为感染学生。
  1.3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运动技能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构建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学的态度很多时候是源于教师的内心,它是构成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是完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而运动技能则是教师指导俱乐部学生更好完成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俱乐部活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一个团体。教师需要有精湛的技能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将学生凝聚在身边,并通过一系列的示范,提升学生对教师的欣赏和崇拜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乐意跟你学,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运动质量。
  2、在高中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议
  2.1教师事必躬亲,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体育俱乐部是一个较特殊的活动模式,即同等于体育课堂,又趋向于半专业化锻炼。因此,在活动中教师的专项技能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所需,特别在对待不同体质、技术层次的学生时,教师要有良好的示范和直观的讲述。一方面,教师的身体力行能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因运动强度和负荷所产生的倦怠心理。另一方面,通过共同锻炼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宗旨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活动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技术层面的悉心指导,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与融洽的活动氛围。
  2.2提高自身素养,丰富活动形式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主要施教者,在整个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遵从教育大纲的指导纲领,无论在思想还是传授能力方面,都要以 “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出发点和目标。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以及实践经验的累积,将多元化、启发式、灵活性的活动形式引入课堂,建立全新的锻炼形式去替代以往的枯燥、乏味的练习方式。从而打破应试教育的框架,形成自主、平等、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过程中真正享受体育的魅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教师的一系列示范展示,深化学生心中的崇拜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形象,从过去的强压模式逐步转变成自学互助的和谐形式。
  2.3尊重差异,关心学生
  体育活动是差异甚大的群体锻炼形式,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从身体素质的强弱、运动技能的高低,以及对体育活动不同程度喜好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教师应该尊重并接受学生的差异,并通过组织实施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通过练习加强学生自信心、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一系列变化,耐心地给予技术和情感上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爱,从而促进学生奋发练习的积极性,和对教师的信赖感、尊重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   2.4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理条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存在着客观的差别,而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只重视掌握运动技术能力的教与练,身体素质的高或低,而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练”。且根据现有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很多仍然停留在数据指标上,这种评价不仅为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让大部分同学对体育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标,将体育评价由之前的硬性指标转移到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后自身的进步程度,也可以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作为评价参考依据之一。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体育能力能全面掌握、清晰判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师生关系的和谐的发展。体育的评价指标的最终目的,不但是要反应学生当下身体素质和技能等级,更多的是间接促进学生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及对于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科学、系统、公平、合理、多元化的评价是今后的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帮助教师全面性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体育成绩的“优良”标准逐步向健康向上的人格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活动开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圆满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无论教学的方法、手段如何新颖、创新,也不能脱离课堂教育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完成教学的目标,教师就必须将学生看为主体,通过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充分营造课堂良好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使师生关系起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消除惰性、勇于思考的层面,将终身体育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们。

相关论文

体育俱乐部关系高中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调整与中国引领新
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探析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国际法视野下环境与主权关系新发展研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探讨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