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女汉子”的语义特征及其社会流行意义分析

  2013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在“汉语盘点2013”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发布“201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女汉子”一词赫然在列。不同于“萌妹子”的可爱、“白富美”的高贵、“男人婆”的粗糙,“女汉子”霸气十足地从众多女性称谓中脱颖而出。那么,“女汉子”从何而来,具有什么语义特征?
  一、从“汉子”说起
  1.根据《汉语大词典》,“汉子”的基本释义有:第一,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男子的称呼。“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北齐书?魏兰根传》)第二,对男子的通称。“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水浒传》)第三,英雄好汉,大丈夫。“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宋 钱 《钱氏私志》)第四,俗称丈夫。“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儒林外史》)
  2.“×汉子”组配格式特点。语义成分是指具有实在的所指意义并且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语言成分。所谓“组配”,是指具有对应关系的语义成分。通过对《维普期刊资源检索》中“汉子”条目的整理,与“汉子”进行语义组配的词语有两种类型:
  A.地域名+汉子,例如:北方汉子 南方汉子 羌族汉子 草原汉子 西北汉子 康巴汉子
  这个组配中的“汉子”都是男人、男子的含义。
  B.(双音节或单音节)形容词+汉子,例如:铁骨汉子 柔情汉子 血性汉子 流浪汉子 赖汉子 真汉子 女汉子
  这个组配中的“汉子”有的指中性色彩的男子通称,譬如“流浪汉子”,有的指褒义色彩的“英雄好汉大丈夫”,譬如“铁骨汉子”。具有褒义色彩的“汉子”实际上与“男子汉”的涵义相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具有阳刚之美、有勇气、遇事冷静、顽强进取的男人称为“男子汉”。 在我国,男子称“汉”,始于西汉武帝时,这时正是汉朝的鼎盛时期,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西汉的士兵们非常勇敢,所以汉朝的士兵被匈奴称作“汉儿”或“好汉”。 随着“好汉”的出现,人们渐渐把“男子”和“好汉”联系起来,组成“男子汉”一词,作为对男性的一种称呼,具有褒义色彩。
  二、“女汉子”的语义特征和修辞张力
  请看南宁晚报于2013年10月29日刊登的《女汉子来袭,看官请小心》文章节选: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姑娘们都开始自称“女汉子”:她们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雷厉风行,不会在男人面前装娇羞,也不会在饭桌上装模作样上演“小鸡啄食”,她们享受个性独立带来的自由与快乐,她们总能与男人称兄道弟。作为“男人婆”的升级版,“女汉子”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都具有美艳与霸气兼备的素质,以及“一个人的时候是汉子,两个人的时候是女子”的魅力。“女汉子”群体因其真实不造作、霸气却充满魅力等因素,开始在生活中成为“香饽饽”。
  据百度百科,“女汉子”一词,是由名模、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一话题引起的。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女性化但性格“纯爷们”的姑娘。这一称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网络,成为时下非常时髦的流行词语。
  1.“女汉子”与“硬汉子”在语义特征上的区别。“女汉子”和“硬汉子”都属于“形容词+汉子”这种类型,这里的“汉子”指的都是阳刚、果敢、冷静等男性特征。通过义素分析得知二者在语义特征上的区别如下:
  硬汉子:[+男子] [+男子气概] 女汉子:[-男子] [+男子气概]
  可见,“硬汉子”是真真正正的男儿身,而“女汉子”实乃一风风火火的小女子。“女汉子”这种超常规组配造成了语义特征在性格色彩上的矛盾对立。
  语义特征分析法认为词语组合时要受到语义搭配的选择限制,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语一般不能组合。但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也会有语义特征相对的组配,“形容词+名词”结构中,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有时会出现语义矛盾的现象,这主要是语义互不调和的两个反义词进行异常搭配形成的一个矛盾统一体,修辞学上通常称之为“矛盾修辞”。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认为,超常规的语义成分组配可以把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致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言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女汉子”的内部组合本身存在性别色彩上的语义矛盾,这种异常搭配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修辞效果。这样的组合在汉语称谓中并不少见,比如“男人婆”“萌汉子”“男妹子”“男闺蜜”等,这些称谓都是打破人们的习惯认知,造成性别不对称或者性别错位的修辞效果。他们都是在语义对立中形成的特殊组配,产生了很强的修辞张力。
  2.“女汉子”与“男人婆”在语义特征上的区别。通过调查采访和资料查询,很多人对“女汉子”与“男人婆”的区别认识比较模糊。有人认为二者同义,“女汉子”是对“男人婆”的升级称呼,二者都形容某些个性豪爽、有男子气概的女性。但也有差异,男人婆也叫野姑娘、假小子,指外貌和性格都很男性化的女人,泛指那些缺乏女人味,外貌和内心都比较粗犷的女子,一般指称别人时用于贬义;而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女汉子在感情色彩上已经产生了由贬而褒的变化,女汉子通常是指个性豪爽,头脑灵活,独立自强,个性显著的女性,兼有女人的外貌和男人的气魄,集美艳与霸气于一身。女汉子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追捧,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汉子大多用于褒义或中性。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   女汉子:[+女子] [+男子气概] [-外貌男性化] [-贬义]
  男人婆:[+女子] [+男子气概] [+外貌男性化] [+贬义]
  因此,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感情色彩的运用上。
  三、“女汉子”流行的社会意义
  1.“女汉子”是社会环境开放,女性独立意识崛起的必然产物。网络流行语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某个或者某些现象的缩影。在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的现代大都市中,许多女性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把自己包装成独立、自主、强悍、干脆、利落的“女汉子”形象,以期在职场争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人格上的独立,给予现代女性越来越宽松的环境。自称“女汉子”的女孩,其实也等于是在宣称“我有个性、性格豪迈、做人大气”,通过自嘲,似乎能于有意无意间,在人际关系中添加某些柔顺剂。在日益开放、张扬个性的社会,在不断追求自我、崇尚多元的时代,“女汉子”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社会的进步。
  2.多元化称谓凸显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带来了女性称谓的多元化。相比起“女流”“玉女”“佳人”“淑女”“靓妹”等女性称谓,“女王”“哥”“爷”“白骨精”“白富美”等新兴词汇,一改过去女性弱势的传统形象,展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文化之风。“女汉子”是介于女孩子与男孩子之间的,既有女孩子俏丽的模样,也有男孩子的爽气。区别于我们印象中的女孩子娇柔妩媚造作,女汉子多了一份霸气率真。女汉子不会发嗲,而是在困境中隐忍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女汉子’获得不少女性的认同和追捧,也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接纳和肯定,体现了社会对性别气质多元化的包容。”{1}
  3.“女汉子”的称谓是父权价值观的体现,是男权话语系统中的一种称呼符号。从“女中豪杰”“女丈夫”,到“女先生”“女汉子”,再到“范爷”“春哥”的称谓变迁中,我们发现凡是具有男子气概,在工作中强势,在事业上有杰出表现的女子均被贴上了男性化的标签,似乎是对女强人的褒奖,但重新审视一下,你会发现,为什么女人一强势就要被冠上男人的标签,这里面涉及谁在赋权的问题。追根到底,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汉子”依然是男权话语系统中的一种称呼符号。女性的话语权和优势虽然在增加,却从来没有脱离男权社会的评价系统。
  “女汉子”走红,与社会竞争生存压力的动力塑造、家庭从小培养的惯性熏陶、社会“中性化”潮流的追崇等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女汉子”走红的同时意味着另一部分男性的阴柔化甚至伪娘化,这两种倾向走到极致就是一种不正常。“‘女汉子’的精髓在神而不在形,要义是豁达大气、独立担当的气质和风貌。就‘女汉子’的流行,社会应顺其自然,尊重个体选择、接纳多元生活。”{2}
  {1} 南储鑫:《“女汉子”热议:僭越还是逆转?》,《中国妇女报》2013年9月25日。
  {2} 尹传刚:《“女汉子”为何走红?》,《深圳特区报》2013年11月12日。

相关论文

特征流行意义社会语义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风险社会背景下过失犯判断逻辑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路径
试论应用于历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