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产业组织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的崛起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全世界更关注中国未来发展,高校大学生成为关注的重点。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在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综合国力,将影响国家的长期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初等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是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弥补初等教育的遗憾,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考的能力,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以学生为实践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性教学。
  一、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国内最早开设的是产业经济学课程,而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说定型比较晚,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一般被看作是产业经济学的“窄派”,主要研究市场的组织特性,研究市场结构是如何有效运行的,生产活动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组织起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反应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具体研究涉及制造业、采矿业、零售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及网络行业和公用事业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问题。
  产业组织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的数理模型为基础,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好产业组织经济学要先修微观经济学课程,产业组织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有区别的,从分析方法来看,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性,除了模型分析方法,更侧重于数量分析方法对理论的阐述,同时还使用了历史分析方法的;从研究范围来看,产业组织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了分析体系中,例如反垄断法对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有效地保证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维护帕累托最优的市场结构,从而提高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经济学还是一门应用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现实发展问题的研究运用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市场体系演进中的问题,为建立适用于中国市场结构特点的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契机。产业组织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的重视,已经是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兼具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特点,对大学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和“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以传统教授方式为主
  由于数学模型的大量运用给产业组织理论部分讲授及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主要采取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以灌输知识为主,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目标,却忽略了能力目标和扩展目标。例如,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等对厂商的价格行为以及数量行为的分析,学生可能对枯燥的数学模型的推导望而却步,进而失去了学习信心,缺乏主动性,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
  2、教学内容忽略了“方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下,老师是为了教课而教课,学生还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学习,这种思想仍然桎梏着“教”与“学”。考试并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有用的知识就是有关方法的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对理论知识没有“反思”过程,认为只要是课本上知识都是正确的,使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了解学科“范式”是如何形成的,也未构建起自己的分析体系。
  3、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一方面,产业组织经济学发展比较快,需要授课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搜集和掌握大量的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自身将理论应用于特殊案例的能力。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书本上的原理以外,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例如博弈论、产业演化动力学,网络经济学等等,才能够达到知识的扩展。因此教师自身经济学素养是产业组织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文教材和不与时俱进,不能不断再版,更正错误和更新知识;没有良好的索引和参考文献,学生学完之后,就失去了翻阅的价值;翻译过来的外文教材也存在不能及时更新、再版的问题,只能大量使用外文书籍。
  4、实践环节欠缺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内企业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应用性很强,经验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又不断地扩展,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基础,实践环节正是让学生理解理论适用性的重要步骤,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使得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可能与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能够启发学生对理论进行自主思考。虽然高校里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所占比重太少,甚至形同虚设,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评价标准,学生也对社会实践调查应付差事。
  5、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高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在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留意老师讲的哪些内容可能考,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强,很少理会所教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例如,上课时不理会老师公式推导的过程,只是死记硬背最后公式的结果。学生还是沿袭应试传统,对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不加思考,缺乏综合和推理思考的能力,在被动地接受知识。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原因可能是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或者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反映出学生不敢表达观点,或者尽量写得模棱两可。学生不重视动手能力,很少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知识是用来考试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小论文形式的作业中,学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不会用,说明学生并未构建起自己的分析体系,甚至到毕业时,毕业论文也没有体现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分析方法。这与教师不注重动手能力评价是相关的,因此,需要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对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老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及困难,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对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在教学方式、课堂内容、教师教学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多元创新
  产业组织经济学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相结合,实行创新思维导向型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创新性教学方式:竞争和垄断基本理论的介绍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有关市场结构理论的教学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以不同国家或不同产业为例,鼓励学生就市场界定、市场绩效、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等方面多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有关产业的经验性研究以及反垄断研究部分可采用案例教学和讨论方式,让学生去准备案例材料,课下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课上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留下一个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通过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引向真实情况;寡头理论、市场行为相关的论题以及公共政策问题可采用情景互动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市场中不同角色,采取行动,找到最终博弈均衡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动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独立的解决问题,达到对理论模型和公共政策的理解和理论知识的巩固。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方法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其应用性特征上,从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到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博弈论引入后动态模型和非对称信息,使产业组织理论内容不断丰富,能够从多方面对进入壁垒、研究与开发、兼容性与标准、广告的效果、集中共谋行为、垂直兼并与限制等问题做出解释,并形成了稳定的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要求教师要跟随学科的发展变化,注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其中的方法,能够对问题进行“反思”,构建起自身对问题的理论分析体系,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
  3、考核方式:注重能力、灵活个性
  首先,应当设计一套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评方案与评价标准,既能体现学生全面的素质,又能发挥个性特长,建立课前准备、听课过程、课后思考全程、系统的考评系统;其次,考核方式要灵活个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调整授课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闭卷、开卷、讨论发言、竞赛、作业、社会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能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掌握了规范式与经验性研究的方法,了解更多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写作过程中将会避免论文空洞,有能力去检验一个理论,以抽象推理得出新的结论;或者将理论应用于一个现实的小型市场或公司,跟踪和研究某个具体产业的发展;或者用数据去检验有关竞争、规模经济理论的假设;或者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反垄断案件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4、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辟、注重应用
  实践是学生对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检验和反思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实践中很多问题是很难界定清楚的,例如对市场范围界定问题,企业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等等,理论上的10%,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临界点,这需要学生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实践基地是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课外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积极开辟课外教学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暑期调研活动,深入社会,结合课堂知识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加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加强对学生课外文献阅读、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训练,开展“挑战杯”“创新”等竞赛,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能量,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

相关论文

组织教学改革探究经济学经济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