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财政研究论文

财政政策、政府干预与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088-06
  一、引言
  政府对企业的财政补贴作为国家的财政调控政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的经济结构条件下,有效的财政补贴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引导经济走向、维持社会稳定等,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财政补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资金流向(哪些企业可能会获得补贴)以及资金流量(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获得补贴数额的不同)对补贴的有效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针对财政补贴资金流向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的学者从微观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Faccio(2006)研究表明相对于非政治关联的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国内学者余明桂等(2010)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比无政治联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却越低。同时,政府倾向于向成长性好、出现亏损和规模大的公司提供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影响越大,上市公司越可能获得更多的补贴收入(申香华等,2010;陈冬华,2003)。也有研究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员工比例、上市公司提供公共产品、上市公司的高税率等呈现正相关关系,与上市公司是否是当地重点企业呈现负相关关系(唐清泉、罗党论,2007)。这些研究都阐述了财政补贴的资金流向,即在补贴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政府会优先向哪些企业发放补贴。然而,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对政府发放的财政补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可能倾向于发放更多的财政补贴;而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政府倾向于削减财政支出,从而导致财政补贴的减少。因此,不同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补贴的资金流量。同时,不同的财政政策下,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的边际效应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政补贴的有效性。考虑到在我国市场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地方制度环境出现了不平衡发展,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补贴时受到当地制度环境的限制。制度环境较差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多,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将社会目标转移到有财政补贴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有效性。
  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上对财政补贴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探讨,对理解财政补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并没有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尤其是影响国家财政补贴总量的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财政补贴的获得及其经济后果。同时,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受到严重的所有制歧视,如信贷歧视等,政府补助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宏观财政政策与政府干预两个角度考察其对民营上市公司财政补贴有效性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财政政策与财政补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宏观财政政策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1979年开始,我国宏观财政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采取了“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实现调控目的。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对微观企业行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姜国华等,2011)。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沈巍等,2010)。同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权利也由集权转向分权,各级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财政权利,如税收自主权和财政补贴发放权等。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财政补贴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微观主体行为。当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时,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刺激最终消费需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政府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来刺激企业的发展,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政府补贴也向企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激发企业的发展热情,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当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倾向于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缩减政府开支、压缩投资规模等方式来稳定物价、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因此,相对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政府向企业支付更多的财政补贴,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就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企业更容易获得财政补贴。
  (二)财政政策、财政补贴和企业绩效
  企业在获得财政补贴后是提高了企业绩效还是降低了企业绩效?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基于寻租行为的财政补贴并不能提高企业绩效。邹彩芬等(2006)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产出无明显效应。唐清泉等(2007)研究发现,从补贴效果来看,政府补贴没有增强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但却有助于上市公司社会效益的发挥。同时,余明桂等(2010)通过研究民营企业财政补贴发现,有地方政府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越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贡献越低;而无政治联系的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越多,企业绩效和社会贡献越大。这说明地方政府基于政治联系的财政补贴扭曲了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绩效除了受到行业、公司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Brown& Ball,1967;Magee,1974;King,1960)。靳庆鲁等(2008)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以及经济政策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   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下,企业获得财政补贴所带来的企业绩效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相对于宽松的财政政策,财政补贴带来的企业绩效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更显著。一方面,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也相应减少。由于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的现象,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过度的无效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更倾向于补助那些有较好投资项目的企业或者附加值较高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补助的效率性,进而提升了企业绩效。相反,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府通过增加补贴、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投资机会增多,现金流充足,企业在拿到政府补助后更容易导致企业管理者的非生产性寻租行为,进而导致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绩效。
  另一方面,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为了缓解经济过热,政府和中央银行通常会提高利率,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成本大大增加。张敏等(2010)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面临严重的所有制歧视,其中信贷歧视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民营企业在贷款时面临着贷款难、贷款利率较高、严格的贷款抵押等问题。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融资困难的程度。这时,对公司进行直接的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融资不足问题,刺激了公司的投资需求,进而改善了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反,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虽然政府发放的财政补贴在总量上有所增加,但补贴对企业绩效的边际效用在递减。相对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下企业更容易从其他渠道进行融资,从而降低了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边际效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相对于宽松的财政政策,民营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三)政府干预、财政补贴和企业绩效
  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下,有效的财政补贴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制度环境具有较大差异。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09)编制的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反应了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特征,不同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市场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等差异较大。而各地区制度环境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对财政补贴的分配。原因在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经济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决定向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时具有很强的自由裁量权。但地方政府也承担了较多的政策性目标(潘红波等,2008),如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地方政府为了其政策目标的实现而有强烈的动机对地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洪银兴等(1996)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使用补贴政策可以显著地促进地区投资增长,大投资在短时间内就会使得地区经济总值迅速提高。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向企业提供补贴可能并不是基于企业绩效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很可能是政治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双向贿赂和寻租活动(Shleifer and Vishny,1994)。因此,在政府干预下,财政补贴不仅没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反而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寻租降低了企业绩效。政府干预越强的地方,寻租的可能性越大,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后更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政府干预越强,民营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后的企业绩效越差。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及数据的来源
  本文以2006―201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按照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2)剔除每年被ST和PT的上市公司;(3)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4)剔除2008年数据。由于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施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该年的财政政策对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将其剔除。经过以上筛选,最终得到1 480家样本公司。
  本文所使用的财政补贴数据通过企业披露的年报手工收集而来,财政政策数据来源于中央工作会议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制度环境数据采用的是樊纲等(2009)在《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度报告》一书中编制的各地区市场化指数,其余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
  (二)变量定义
  1.财政政策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2006―2010年,根据年度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央财政赤字,笔者发现,2006年和2007年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持续到2011年。由于2008年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政策由比较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其经济后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本文将这一年的样本剔除。相对于2006年和2007年,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政策较为宽松,因此把2009年和2010年作为财政宽松年度,赋值为1,将2006年和2007年作为财政紧缩年度,赋值为0。
  2.财政补贴
  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在新旧会计准则下处理方式不同,2006年企业从政府获得的财政补贴反应在利润表 “补贴收入”科目中,而从2007年开始,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补贴收入”这一科目,有关政府补贴形成的收入,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反映。这里,将财政补贴定义为企业从政府获得的补贴收入除以营业收入。
  3.政府干预
  本文采用樊纲和王小鲁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度报告》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指标各地区得分来衡量各地区政府干预强度。该指标的值越小,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差,政府干预越强。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三个假设,笔者构建了以下模型来考察财政政策对财政补贴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财政政策和制度环境下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Subsidyt = ?琢 + ?茁1Fiscalt + ?茁2Aget + ?茁3Sizet +
  ?茁4Leveraget+?茁5Growtht+?茁6Industryt+?着t (1)
  ROAt=?琢+?茁1ROAt-1+?茁2Fiscalt +?茁3Subdidyt + ?茁4Fiscalt
  ?Subdidyt+?茁5Aget+?茁6Sizet+?茁7Leveraget + ?茁8Growtht+
  ?茁9Industryt+?着t (2)
  ROAt=?琢+?茁1ROAt-1+?茁2Indext+?茁3Subdidyt+ ?茁4Indext
  ?Subdidyt+?茁5Aget+?茁6Sizet+?茁7Leveraget + ?茁8Growtht+
  ?茁9Industryt+?着t (3)
  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财政补贴
  表2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Fiscal)与财政补贴(Subsidy)负相关,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和财政补贴等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比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更容易获得财政补贴。回归结果验证了假 设1。
  (二)财政政策、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
  表3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Fiscal)与企业绩效(ROAt)正相关,但不显著。财政补贴(Subsidy)与企业绩效在10%的水平上正相关,说明企业在获得财政补贴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绩效。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的交乘项(Fiscal?Subsidy)与企业绩效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民营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更显著。该结果支持了假设2。
  (三)政府干预、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
  表4报告了政府干预下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政府干预指数与财政补贴的交乘项(Index?Subsidy)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地方政府干预指数越小、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方,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后的绩效越差。上述结果验证了假设3。其余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
  五、结论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将经济周期(Kora jczyk and Levy,2003)、货币政策(祝继高等,2009;靳庆鲁等,2012)等宏观经济政策引入到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迄今为止,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到宏观财政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宏观财政政策的视角,研究财政政策对民营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情况下,财政补贴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我国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相对于宽松的财政政策,民营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同时,在政府干预较强的地方,财政补贴降低了企业绩效。
  本文从宏观财政政策的视角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拓展,丰富了将宏观到微观传导机制的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鉴于没有可参考的文献,本文根据年度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央财政赤字来判断某年度财政政策是宽松还是紧缩,并采用0-1变量进行度量,没有考虑该年度财政政策宽松或紧缩的程度,因此该度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周期性较长的特点,本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2006―2007年以及2009―2010年,跨度较小,今后研究可以扩大样本的跨度,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关论文

政府财政干预补贴有效性有效
试论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
关于提升税务培训研讨有效性研究
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