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职场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人才的技能获得70%来自岗位实践。十几年来,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仍然相对薄弱,校企合作体制缺失、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不畅,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育人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依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校办企业集团着力推进产教融合职场化育人实践为案例,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办学育人理念,打造学校产学研三位一体,职场化育人的特色办学实践。
  一、依托产学研产教园区,搭建职场化育人平台
  1.专业对接产业,产业促进专业
  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坚持探索职业学校既培养人才,校办产业又制造产品和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产教融合办学发展道路,使职业院校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办学与企业运营双重发展。校办产业园区,涉及建筑、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水产养殖、机电、化工、计算机等行业领域,其中代表性的有纺织服装园区、机械制造园区、工业技术中心、服装制版技术服务中心、纺织面料设计中心等。目前,园区企业生产累计产品类型达200余种,企业生产流程与课程对接,可承担开设专业的122门课程,近三年累计协助支持开发校本教材300余种,50%以上的生产性基础实训项目的教学,不仅使专业实训条件得到保障,也使校办企业成为生产经营,兼具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等多功能的教育型企业。
  2.产教融合,落脚实施“五个对接”
  所谓“五个对接”是指在实施职场化育人的五个环节上:专业设置对接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情境对接职场环境,教师对接技师工程师。职场化育人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五个育人环节相互衔接,互为依存,形成了教学过程管理的闭环循环系统,有利于学生的三年学制培养目标要求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构建产教融合育人运行保障机制
  1.成立产教园区职教联盟
  1.1产教园区成立职教联盟,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由产学研三方共同组成,院长兼任理事长,决策三方发展,规划学院与企业重大合作项目和决定合作育人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上,院系所设专业群,进一步细化与园区企业建立职教联盟。
  1.2职教联盟内设教学工作办公室为协调执行机构,面向院系、专业,统筹教学人员管理。企业专设实践教学指导部门,与教学系教务科对接,调度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生产与科研工作计划、目标、制度。实践教学实施院系企业双重管理,三方负责人互相兼任对方副职负责人,教学系既是专业办学主体又是企业管理、技术岗位的参与方,校企双方相互依托,共同催生产学研合作的原动力。
  1.3学院科研与校企合推进中心与职教联盟对接,统筹院系专业研究所,企业科研项目,技术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校企所共同发展的产学研三位一体育人框架。
  2.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1准确界定职业教师的职业定位。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及专业教学要求,界定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须具有承担教学任务、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的三项基本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教师岗位能力。教师岗位在院系专业内根据课程分工组成教学团队,岗位职责及业务分配大致上1/3用于教学、1/3用于企业生产实践、1/3用于科研与技术服务,并保持每三年实施轮转一次。
  2.2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职责“互兼”。首先,院系主任与专业对口的园区企业负责人实行双向互兼职务;其次,专任教师与聘用的企业合格技师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实行双向任职。这种产学研三方人员的互兼,使得园内企业及研究所50%左右技术人员聘为院系相关专业教学兼职教师,教学院系50%左右专任教师兼任企业技术与管理岗位工作,使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2.3职称评聘导向激励。为鼓励教师进一步提升职业教师综合能力,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提出了专任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须有科研与社会技术服务业绩及企业实践考核合格的要求。
  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管理评价制度
  3.1院系和校办企业引入ISO9000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配套建立育人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对职场化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五个对接环节进行监督考评。
  3.2完善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双师能力提升、中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工作列为校内产教园区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济社会效益考核评价指标,同时将专任教师兼职服务园区企业岗位工作业绩情况作为教师教学、生产与科研三项能力的评价要素以及晋升高级职称的考量要素之一。
  三、职场化育人分段培养的目标与实施
  基于职场化教学模式,系统整体设计学生不同年级的人才培养实施环节与过程。遵循教育学认知理论,将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能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系统整合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具体目标。   1.职场化育人模式流程
  在产教园区内企业,教学系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分工承担的责任义务,园内企业结合产品流程和工艺技术要求提供专业教学所需的实践教学项目,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将生产实际产品或项目转化为课程内容,并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教学系和园区企业与学院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组成学生学业考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按照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质量标准和考评要求实施评价。
  2.定期召开产学研三方联席会议
  为了是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各专业每学年实施一轮社会企业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需求信息。每学年召开由产学研三方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形成校企统一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针对企业发展和就业岗位需求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具体落脚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职场体验与工作经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要求,每学年及时修订各年级段学生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统筹培养学生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3.职场化模式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产学研一体教学育人框架下,各专业以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依据、形式和方法,结合产学研一体教学过程实际,实现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的互补,综合分析评估职业化人才质量影响因素,探索实施实践考核、项目考核、知识考核、素养评价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并逐步形成职业标准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产学研三方协同完成对学生三年的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四、结语
  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坚持探索产教结合办学模式至今,历经二十多年不懈努力,形成了涵盖学院现有专业的校内企业集团,构建了职业教育的校内产教园区,专业群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依托企业、企业离不开专业”的办学育人模式与体系。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对象“利用两种资源、培养两项技能、适应两个市场――纺织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起至今,学院所有专业群以校内企业园区为依托,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积极探索职场化教学育人模式改革,全力打造“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毕业生效应。为探索实践职业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不懈努力。

相关论文

院校融合模式创新实践高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