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文化强国视域中民办高校党建新使命①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248-02
  1 民办高校党建:高校党建的新领域和民办高校发展的新动力
  民办高等教育是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公办高等教育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而兴起的民间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2013年,民办高校达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招生160.19万人,在校生557.52万人。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在校生2468.07万人[1]。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我们党一贯重视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2000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指出,凡经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引发《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3]指出: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还指出,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在这些《意见》的指导下,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14年11月1日~2日,第二届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论坛在大连举行,共评出107项优秀成果。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优秀奖72项。民办高校党建保证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激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2 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要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文化强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动力。
  3 文化强国牵引下的民办高校党建的新使命
  文化强国建设是一种全面精神文化建设。它把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人生追求等精神性要求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为社会全体成员接受并践行。文化建设具有间接性、潜移默化性、持续性等特点,适应了信息化、市场化、世界化、民主化、个性化的时代发展要求。文化强国建设给民办高校党建提供了一种新视野和新思维,让我们更加重视党建的精神文化属性,更多地考虑青年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更多地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工作。文化强国视野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具有如下新使命。
  (1)坚定不移地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价值思想。开展价值观教育,形成社会统一认可的价值观,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党近年来高度重视价值观。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这些,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也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贯彻党建工作的主线,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抓住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2)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可以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可以减轻遏制市场经济逐利机制的负面作用,对于民办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革命历史资源以及改革开放新成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卓有成效地予以开展。
  (3)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人合一等优良传统。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民办高校党建要把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校园生活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文素质。
  (4)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自我性、不可控性等特征。[5]网络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依靠网络获取信息、享受生活、开展交往、深化学习、开展研究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特征。但网络文化的鱼龙混珠,黄色文化、反社会文化、非主流文化盛行又对青年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应该把占领网络文化占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依托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作为民办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5)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化。不论是中华文明、文化,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文明、文化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文化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民办高校学生也广泛地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民办高校也在逐步加大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也应该成为民办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文化强国给民办高校党建提出了诸多新使命。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新使命,卓有成效地完成这些新使命,促进民办高校顺利发展。

相关论文

视域民办高校强国党建使命高校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