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友善观融入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38
  Innovative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Socialism Friendly View into
  Nation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ak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Wei[1], WU Baoning[1], ZHANG Liguo[2]
  ([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Friendly" is one of citizens' fundamental ethics "Citizen Morality"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mportant part. Socialist-friendly concept is both traditional and friendly concept of inheritance, but also in the new era, especially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morality on a personal level raised higher pursuit. Socialist-friendly concept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create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novative thinking, sum up experience, to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ork.
  Key words friendly; Socialism Friendly View; create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Thanksgiving
  1 社会主义友善观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1.1 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内涵
  所谓友善,是友爱与和善的统称。友爱指要与人友好,爱护他人。和善是指待人要和蔼亲切,心地好。综合来说,友善就是友爱待人,与人和善。友善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方式,从广义上来说,友善的道德要求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追求和谐、统一、友好的强烈愿望和道德理想,狭义上说,友善是每个公民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所应具有的道德追求。总体来说,友善意味着对待他人一视同仁,真诚地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友善是维系一个和谐社会的纽带,它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崇尚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中逐渐沉淀的“仁爱”思想,凝结了人们对于友善的共同认知,体现着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要求,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友善”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它对人提出了全方位的道德要求。具体来说应包括宽容、理解、关心、帮助和肯定。相对于个体来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出现思想的偏差,一声及时的提醒,将其从歧途上拉回,这就是友善的表现;两个人相处,总会出现利益的纷争,这时能平心静气地站在对方角度进行思考,将心比心,最后双方达成一致,这就是友善的表现;相对于整体来说,友善表现为对人类共同生存条件及人文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对公共规则的自觉认知和自觉遵守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就在于友善是“一切道德修养的起点。”
  社会主义的“友善”观包含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同时也赋予了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而当代中国现实需要的时代内涵。首先,倡导社会主义的“友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国人民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追求和谐、稳定社会的共同理想。其次,践行社会主义的“友善”核心价值观,能够营造同心协力、和睦融洽、友善相待、互相体惜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提出使得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友善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友善观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目标,是倡导友善的思想基础;第二,求同存异是践行“友善”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第三,友善的价值观念不仅应成为构建人际关系的准则,还应包含判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导向。第四,追求和营造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氛围,是达成友善的理想目标。①
  1.2 社会主义友善观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
  1.2.1 社会主义友善观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内涵相通
  从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中不难看出,只有我们每一个公民把“友善”作为伦理道德要求和准则来践行,做到真诚、平等、诚信地待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断地精华自己的内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秩序井然的社会局面,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因此,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已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始终坚持这一任务导向,把德育培养放在学生培养的首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重中之重。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为目标,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办学过程中凝练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本质是相通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2.2 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行动方向
  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民族团结已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核。2014年9月份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12份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③从这些新的会议文件精神中不难看出,民族院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应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手足相亲、凝心聚力的强大力量。开展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和践行活动,让各民族学子和睦共处、互帮互助,成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方向。
  2 用社会主义友善观引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践
  2.1 培育“相互尊重,与人为善”的感恩文化氛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新生入学后,学院即在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专门召开“父母送我上大学,我为父母分担忧”主题团会,让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伊始懂得珍惜时光,回报父母。每年重阳节前,学院会开展新生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包括“感激父母恩,寄语表孝心”、“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一封家书”等内容,鼓励学生们通过书信漫画、回家后孝老爱亲的实际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进而从家庭感恩文化中领会到感恩他人,做到相互尊重,与人为善,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在寝室、班级等集体生活中展现更好的姿态,营造出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2.2 开展“关爱他人,互助互利”的互助品牌活动
  社会主义友善观不仅强调与人为善的感恩文化,更主张在与人交往中懂得关爱他人,形成互助互利的集体。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探索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有效途径中,与学风建设相结合,总结形成“优良学风进寝室”和“我当小老师”两个互助品牌活动。
  在“优良学风进寝室”创建活动中,学院将寝室建设与学业帮扶、奖学金评定工作相结合。在学年度先进集体、个人评比工作中,涌现出一批了学风优良寝室,如某女生寝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寝室成员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连年获得奖学金,最近学年度一人获综合一等奖学金,三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寝室被评为“学霸寝室”;再如某男生寝室,上一学年有两名寝室成员多门课程不及格,经过成员间互相督促帮助,下一学年四人均获得奖学金,寝室获得“学习进步寝室”称号。学院将这些寝室的典型事迹进行整理宣传,并将寝室成员的学习经验汇集分享给其他同学,以多种途径推进优良学风进寝室进课堂、进学院,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拓展了渠道。
  “我当小老师”活动已经在信通学院开展了四年,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复习功课,讲解难题。不仅在考前有效地帮助同学提高期末成绩,并且阶段性地帮助同学巩固知识,为树立良好学风做出了表率,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这项活动同时也给担任“小老师”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这些学生在为其他同学讲课辅导的过程中,提升了自信心,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在备课的同时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让参与的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互助双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0214)
  注释
  ① 胡映为,张国强.如何领会“团结友善”.解放军报,2001-11-20:7.
  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art/2014/9/30/art_8012_215537.html,2014-09-30.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art/2014/12/23/art_8012_221637.html,2014-12-23.

相关论文

民族院校友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院校主义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文化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品牌IP化在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