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含义着手,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具有一体化二重性的结论。二重性中,主客体不同的情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不同的效果,积极的情感关系有助于缓解和润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促使教育客体亲其师、信其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流沟通的频率和深度。
  一、 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内容
  关系,是指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观点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间形成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主客体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具有一体化二重性,一体化是指主客体的情感相互作用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的情感只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才称得上是积极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又促进主客体积极情感的形成。二重性一是指教育主体对客体充满尊重、热爱等积极情感。二是指教育客体对主体充满信任、尊重、敬佩等积极情感。主客体的情感相互影响,不断变化。
  二、 积极情感关系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情感相互影响、不断变化,积极情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主客体积极情感缓解和润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如教育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可以看作是上述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它们的解决都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在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中,认识是前提。主客体积极的情感关系表明客体在思想感情上接受了主体,那么主体所传授的内容,更能引起客体的注意,这有助于客体认知图式的建构,从而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主客体积极情感能促使客体“亲其师、信其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这启示我们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采取什么态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而是首先看他是否信任这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喜欢你这个人,就喜欢听你的课,相应的,这科的学习成绩就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尊重、热爱客体,有道可言;客体信任、尊重、敬佩主体,那么主体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更容易被客体所接受、认可,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主客体积极情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流沟通的频率和深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从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看,一是参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规定、相互依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疑需要客体的积极参与,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二是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需要主体的引领和调控,也需要客体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反馈和检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得通过客体的思想观点、行为来检验。主客体积极的情感关系能使主体及其传授的内容吸引客体的注意,积极参与。另外,主体的制约、反馈和检验作用都需要主客体间有效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积极的情感关系有助于增强主客体间沟通的频率和深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 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积极的情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路径要始终围绕形成这样一种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来展开。
  (一)教育者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具有二重性,主客体的情感相互影响,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支配地位、主导作用要求教育者要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方面,不能将自己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产生质疑、不尊重、看不起教育者的情感。另一方面,倘若教育者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因素而产生不良情绪,一定要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是给受教育者身体力行的树立管理和控制情绪的好榜样。另外也是照顾受教育者个人情感或者集体情感,为主客体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做铺垫。
  (二)平等公正对待所有教育对象
  一般来说,主客体在刚开始接触时情感关系一般,但过一段时间后,有的主客体间情感关系是积极的,有的还处于原来一般,有的就是负面的。分析主客体负面情感关系的原因,有个尤为突出的因素是客体认为主体的不公平造成的。这在建立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过程中是非常忌讳的,这要求主体有则改之,无则共勉。教育主体平等公正的对待教育客体,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师为友,反馈自己的情况。
  (三)始终维护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部队的真实写照,同时我们的教育主体也在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我们的教育客体在每个阶段求学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教育主体对其影响却是非常深刻的。就我们个人而言,总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虽然不能全都成为教育客体一生铭记的老师,但我们应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教育客体,始终维护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这样才能建立主客体间积极的情感关系。
  (四)取信于教育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何取信于教育客体,需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宋代陈亮在《谢曾察院君》曾说:“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周恩来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也提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个宽不是没有原则的。”严于律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教育主客体平等和谐的情感状态要求教育客体对主体充满信任、尊重、敬佩等积极情感,如何赢得教育客体的信任、尊重、敬佩,需要教育主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取信于教育对象。
  (五)加强文化道德和人格修养
  加强文化道德和人格修养,以睿智、可亲、可爱、可敬的人格形象提高亲和力和吸引力。我国师范类顶级名校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要求,加强文化道德和人格修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应有之意。优秀的文化道德和人格修养既是教育主体对客体产生尊重、热爱等积极情感的需要。也是指教育客体对主体产生信任、尊重、敬佩等积极情感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睿智、可亲、可爱、可敬的人格形象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教育客体亲其师、信其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呢,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流沟通的频率和深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关论文

思想政治路径积极作用
试论企业管理与行政文秘工作的综合作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