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新丝路与双语双文教育

  “新丝路”即中国政府首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简称“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丝路是相对于古代丝绸之路而言的。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新丝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超时空的继承与发扬,既继承了古丝路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意义。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是多语言多文化多文明交汇交融之路。今天,新丝路上行走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双语(或多语)能力,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双语双文教育是必须的,尤其要强调是母语教育、乡土教育不能丢。
  双语或多语之间的关系犹如道路网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好比国道,母语(包括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犹如家门口的羊肠小道、村口的乡村大道。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国道、乡村大道、羊肠小道要串联,我们既要走门口小道、村口大道,也要走国道;所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母语教育不可偏废。事实上,很多双语人才讲双语不仅不会互相打架,而且能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国家一体化进程中,国道是主干道,是必须要修的,标准有统一要求;国语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语言,也必须要修的,标准也要有要求,这是中国国内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门前小路与乡村大道则因地制宜,母语及民族语言教育也因地制宜,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充分保证,怎么好就怎么办。外语犹如通向他国的国际交通线,在学好国语与母语的前提下,可以学习学习外语。穿梭于新丝路上的,有本地人,有外乡人,有本民族人,有其他民族的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多掌握几门语言就是多掌握几门无形资产,双语教育或多语教育不是负担,更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选择,我们要用积极心态来看此问题。新丝路出口有许多跨境民族,民族语言在跨境贸易中有重要桥梁作用,如傣语、藏语、蒙古语、朝鲜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状语等。汉语方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也有重要作用,如粤语、闽南语在两岸三地贸易中有桥梁作用。新丝路赋予我国国内方言与民族语言以经济价值,不仅不会消减语言多样性,反而成为多语言保护及其教育的强大驱动力。双语以及多语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挂羊头卖狗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双语教育的幌子暗地里搞单语教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搞好双语或多语教育问题。怎么办?多从资金、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等来研究,这是制度以及技术层面问题,随着国力增强,并非多大事情。
  语言及文化多样性保护是新丝路的重要文化生态保护工程。新丝路是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给沿线各地带来现代化、标准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将给沿线各地传统文化与语言带来不小的冲击。不少人以发展需要代价甚至引用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为他们毁坏传统文化找借口。其实,这比较近视。地方性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自有其的经济价值。鲁迅在论木刻等艺术时曾经讲:“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扩及地方性传统文化与语言也是如此,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语言,往往能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注意,举世瞩目何愁没有经济价值?更何况,地方性文化是当地人民的认同之根,摧毁此根会引起难以言说的文化之痛,可以用《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来形容。1976年秋,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所写的一部家史小说《根》,就蕴含这种文化之痛。目前美国社会族裔矛盾之深层原因与此有关。小草恋山,野人怀土。我们务必吸取美国的教训,不蹈其覆辙。在如此巨大经济浪潮中如何将保护传统文化的确与引接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是沿线各地政府与民间社会要做的重要工作,其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可以更自觉、更主动地来做这件事,其中乡土教育是很好的形式。汉族地区各地有各地的区域文化与方言,各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与语言丰富多彩,这都属于乡土文化。乡土教育一定要紧紧结合本乡本土的草根社会文化资源来优选教育内容,以寓教于乐为原则,以学生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开,还要注意与国家课程相衔接,使国家课程落地生根。新丝路沿线各地的乡土文化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与经贸角度,还是从教书育人角度,乃至从国家长治久安角度,都是值得尊重与保护的。在此,我再次呼吁:新丝路建设一定不要再干破坏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这种“杀鸡取卵”的蠢事了;务必要依循顺其自然的原则,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务必把好事办好,不留后遗症,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和平安宁。

相关论文

双语教育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