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古筝演奏艺术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我国传统艺术和审美特点而衍生的概念,“意”指的是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境”指的是给鉴赏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国古筝流派众多,历史渊源颇深,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在古代就被视为是文人雅士高品位的艺术享受,那么对于表演者来说,如何能够达到这种“意境”,将是本文要详细讨论的内容。
  一、我国古筝艺术的诞生和艺术流派概述
  古筝,是最早见于1979年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的连件筝实物。其始于周,盛于秦(战国时期),迄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真秦之声”的陕西筝(秦筝)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焚,激越中有抒情;“中州古调”的“郑正之音”的河南筝浑身淳朴,深沉内敛,慷慨激昂;“齐鲁大板”的山东筝(齐筝)刚柔并蓄、纯朴古雅;“韩江丝竹”的潮州筝“重六”调委婉细腻,“轻六”调清新明快;“活五”调缠绵悲切;“汉皋古韵”的客家筝(外江弦,儒家乐)悠扬深长,古朴典雅;“武林逸韵”的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杭筝)明快、流畅、秀丽;闽南地区的福建筝(闽南筝)古朴淡雅;内蒙草原“雅托葛”yatoke(蒙语)---蒙古筝高昂、开阔、奔放、情绪欢快、节奏明朗,旋律音程的跳跃性大;朝鲜筝(伽??琴)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伽??琴弹唱是朝鲜族传统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从古筝艺术的历史演变来看,古筝演奏艺术,在情感方面要求我们对古筝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所形成的不同风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演奏时要特别注意作曲家作曲时所设定的意境,运用自身扎实的演奏弹奏能力,为倾听者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意境,也要把自己置身其中,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二、表演者肢体动作和表情对意境营造的重要性
  对于古筝演奏来说,大家都不陌生,仅仅从外行人士的审美眼光来看,古筝就能给人一种高雅深远的视觉享受,原因在于古筝的形体特点、舞台道具的装扮和表演者陶醉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尤其是表演者,在抛开演奏技法的讲究外,肢体动作和表情显然是古筝意境营造的重要部分。
  古筝演奏艺术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有两种境界:虚境和实境。 所谓虚境是演奏者的意念所产生的心境,是指演奏者处于准备或情感酝酿时的状态,主要运用脸部表情、眼神、气息等来表达内在情感,此境给演奏者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一般用在乐曲开头或结尾,乐段与乐段之间,乐句与乐句乃至每个音符之间。如《临安遗恨》,《长相思》,《箜篌引》等。所谓实境,是指一种有实际音响的意境,演奏者多用肢体手势来表达实际的音乐,同时也用眼神,脸部表情,呼吸等来表达内在情感,给听众在视觉上以乐感。高尔基说:“夸张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强化突出美的因素 ,缩小和简化丑的东西。经过夸张处理后的艺术会使人赏心悦目,也能使艺术作品和艺术效果更突出,更鲜明,更动人。”演奏者在演奏筝曲时也应适当运用夸张这一基本法则,特别是用在气势磅礴或表现狂风暴雨,雷鸣闪电等自然景观或模仿鼓声、锣声等喧嚣的“实”境之中,用在快节奏且欢快的音乐中,用在抒情或幽怨的慢板音乐中。如《战台风》,《丰收锣鼓》,《秦桑曲》等。当然,虚境和实境只是相对的,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二者是互相结合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位有涵养的古筝演奏家,一定是把虚和实结合得恰到好处,如王中山,袁莎,吉炜等。才能成功完美地演绎出筝之韵。而真正要把握好二者的结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演奏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功”,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在实践中是长期不断积累,琴艺的最高境界意境悠远,寓意深邃,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去追求和探索。
  三、表演者从演奏技法方面对意境营造的作用
  如果说古筝演奏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视听盛宴的话,那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是“视”,而表演者在音律和弹奏技法上的变化则是“听”,二者融为一体,整体效果就出来了。
  对技法的认识,包含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器乐演奏均有共通之处。正如霍夫曼在《论钢琴演奏》中所说:“技巧好像放在抽屉里的工具,精明的艺术家会在适应的时候,为了正确的目的从中取出他所需要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毫无意义的,什么时候和怎样会应用这些工具的那种艺术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演奏者要完成“将乐谱标记转化为个人的内心听觉”,再“把个人内心听觉化成为实际的音响”的双重任务。首先需要演奏者去认真倾听乐谱,完成将乐谱转化为个人内心音乐的第一重任务,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筝乐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筝乐在其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了河南、山东、浙江、潮州及客家五大流派。当演奏者认真倾听了乐谱之后,内心便开启了具体的音响,此时就算演奏前阶段的第二重任务了。而这种音响需要怎样的技法技巧来加以表现呢?这时就需要将自己掌握的技法在演奏一个新作品时重新进行调整,梳理,认真为表现作品的内涵而服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标在乐谱上的一些演奏技法是为一般演奏者都能掌握的,但还要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不能一概便用已习惯了的技术手法,使得作品千人一面,千曲一味。
  四、结语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目前饱受流行文化和艺术的冲击,很多青少年痴迷于各路偶像歌星,而对延续几千年的古筝艺术置若罔闻,这对于古筝艺术来说,是个令人堪忧的信号,如何让古筝艺术得到长久的传承,又如何让古筝艺术实现时代的创新,是每一个古筝艺术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关论文

古筝意境艺术
高职院校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创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的研究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
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探讨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