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从忽必烈的经济管理思想来看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王朝,版图规模之大,军事力量之强都无可比拟。元朝当时也一度重视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乃至13世纪中后期,忽必烈的经济管理思想形成,该思想是有元一代一份极其重要的经济管理思想遗产。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偶然形成,而是有着是深刻和复杂的多方面的历史原因,除了忽必烈个人修养和才能以外,家庭环境因素亦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母亲的教诲和妻子察必的影响等都促进了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忽必烈一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方面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更是当时国民经济的全盛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期间,幅员辽阔,国力强盛,民族构成广泛,国际交往活跃。世祖朝“民庶晏然、年谷丰衍、朝野中外号称治平。”(1)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当时号称“人烟百万”(2)。时人曰:“中统至元之间,海内晏然,家给人足,而又妙悟佛乘,钦崇梵教,慈惠之德恰于人心。”(3)繁盛的经济自然与忽必烈开明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分不开的,而他的经济管理思想又是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不由联想到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和说话,学会与人如何交流,同时学会行为规范,乃至于以后独立生活。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以及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等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家庭教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影响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的家庭因素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励精图治,学习汉法,使得元朝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人民富庶。《元史》记载:“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天下为户凡一千一百六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一,为口凡五千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三十七,此其敦本之明效可睹也已。”[1]2356人民稳定富裕的生活自是与忽必烈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管理思想分不开。忽必烈重视经济发展,且本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他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是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以及进步性的。而家庭环境因素则对该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忽必烈之父拖雷去世较早,“(公元12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阙。”[1]2887虽然拖雷去世早,但他的英勇顽强亦给忽必烈留下深刻印象,忽必烈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在母亲的影响下,忽必烈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1]57同时史载忽必烈“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1]57母亲唆鲁和帖尼(即庄圣太后)对忽必烈影响很大,她严格管教子女,教育子女要宽以待人,尊重人才等,庄圣太后出身名门贵族,由于从小接受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既聪慧又有远见,《元史》记载:“钦惟庄圣皇后英明溥博,圣善柔嘉。尊俪景襄,阴教纯被。逮事光献,妇职勤修。”[1]2897她对忽必烈幼年时期的启蒙和青少年时代接受教育都有直接影响。在母亲的支持鼓励影响下,忽必烈在漠南王府结识了众多的契丹、维吾尔、汉族才俊,了解了中原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久远的经济历史文明,为今后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打下基础。时人郝经曰:“今主上在潜,开邸以待天下士,征车络绎,贲光丘园,访以治道,期于汤武。”(4)《元史》记载:“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1]377
  除了母亲的影响外,妻子察必对忽必烈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亦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察必皇后来自于有元一代皇后众多的弘吉剌部,忽必烈重视农业生产,崇尚节俭,裁减赋税等经济管理思想都与察必皇后有关。察必皇后刚正不阿,对元世祖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谏。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名察必,弘吉剌氏,是济宁忠武王按陈的女儿。中统初年被立为皇后。察必皇后简朴谦逊,贤淑聪敏,一生尽心辅佐忽必烈,始终勤俭自律,事事用心。相传在其所居王宫丹墀前,察必皇后亲手栽种了一株从成吉思汗兴业故地带回的青草,名为“誓俭草”,用以告诫皇宫子孙保持崇俭风尚。史称察必皇后“其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当时与有力焉。”[1]2872《元史?后妃传》记载过这样的事:“后尝于太府监支缯帛表里各一,帝谓后曰:‘此军国所需,非私家物,后何可得支?’后自是率宫人亲执女工,拘诸旧弓弦练之,缉为绸,以为衣,其韧密比绫绮。宣徽院羊?皮置不用,后取之合缝为地毯。其勤俭有节而无弃物,类如此。”[1]2871后来有诗赞美曰:“大宴深宫纂组夜迟眠,贴地羊皮步欲穿。漫道江南绫绮好,织方练旧弓弦。”(5)
  在忽必烈执政期间,察必皇后进行过多次进谏,巧妙地纠正了忽必烈的一些不恰当做法。譬如《元史》上记载:忽必烈喜爱打猎,可京城从上都开平迁到大都燕京后,游猎一直不便,因此忽必烈让他的禁卫军长官在京城郊区开辟游猎场。下面的人立马去办,并将圈定的土地绘成地图给他看。当时察必皇后在场,认为此事不妥,因为只要忽必烈御笔一挥,所在区域内的居民就要从自己的土地上被赶走,进而面临流离失所的局面。察必皇后于心不忍,准备进谏。这时,太保刘秉忠有事奏报,察必皇后便故意对刘秉忠说:“陛下要征收京郊的农田为游猎场,像这样的大事,你作为国家重臣,怎么不知道呢?土地在国都迁来之前已经分配了。如今新征收游猎场,土地的主人岂不要迁往他乡,引起百姓的怨气,造成混乱?皇上事多,日理万机,像这样的小事想不到也是难免的,你是聪明人,说的话陛下是听的,你为什么不进谏呢?”忽必烈听得一清二楚,后来便命令刘秉忠先去视察,然后再做定夺。终于忽必烈收回成命,并下令建立“司农司”,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桑在元朝被称为王政之本。“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1]2354可见忽必烈一朝对农业发展的重视,而这与察必皇后的影响力应该是分不开的。察必皇后聪明勤劳,《元史》有云:“胡帽旧无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语后,后即益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1]2872察必皇后的节俭以及凡事亲力亲为自然对忽必烈的经济管理思想带来了一定影响。元朝经济管理呈多元一体化开放模式,进步且开明,一派盛世经济繁荣景象。全国经济制度的统一贯彻,各族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民族相互信任感被强化,全国统一,全面繁荣局面形成。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意义
  从忽必烈的经济管理思想我们联系到家庭环境因素亦是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而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对现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借鉴作用。家庭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对人起着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作用。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亦是深远的。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能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蒙古人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有谚语曰:“冬季的余寒直到春,老人的遗嘱给子孙。”“父亲的教育――黄金;母亲的教育――智慧;哥哥的教育――利益;姐姐的教育――慈爱。”他们主张对子女严格要求管教,“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早。”
  在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道德规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尊重长者,讲究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饮食习俗中和节日宴会上都会给长者以极高的地位。尊敬长辈是蒙古族传统习俗。蒙古族的谚语:“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还有史书记载有云“幼者见长者,长者未问,幼者勿先发。”(6)《元史》记载太祖成吉思汗出猎遇察罕“植杖于地,脱帽置杖端,跪拜歌舞。”[1]2955察罕言于太祖说:“独行则帽在上而尊,二人行则年长者尊,今独行,故致敬于帽。且闻有大官至,先习礼仪耳。”[1]2955于是太祖对察罕大加赞赏,可见蒙古人对于尊长的看重。同时蒙古人对祖先极其尊崇,表现在祭祀祖先的仪式特别庄重和繁复。《元史》记载:“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В?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1]1831古代蒙古人以死去的先人在地下,故掘地而祭。《元史》中此类记载祭祀祖宗的情况很多,“每岁,九月内及十二月十六日以后,于烧饭院中,用马一,羊三,马?В?酒醴,红织金币及里绢各三匹,命蒙古达官一员,偕蒙古巫觋,掘地为坎以燎肉,仍以酒醴、马?г由罩?。”[1]1924蒙古族把孝敬长辈作为一种传统,《元史》阔阔真皇后的事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一日,裕宗有病,世祖往视,见床上设织金卧褥。世祖愠而语之曰:‘我尝以汝为贤,何乃若此耶?’后跪答曰:‘常时不曾敢用,今为太子病,恐有湿气,因用之。’即时撤去。”[1]2898阔阔真不仅对长辈言听计从,而且简朴勤劳。
  蒙古族自古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崇尚节俭和妇德,“帝王之道,齐其家而天下平;风教所基,正乎位而人伦厚。”[1]2879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尔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还封王爵,来统率部族。当时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1]2869在良好家庭传统教育影响下,弘吉剌部的女子大多具有美好品德,除了外面所提到的察必皇后,阔阔真皇后等,元顺帝伯颜忽都皇后亦是一位朴实节俭的人。《元史》记载:元顺帝伯颜忽都皇后平素节俭,不爱妒忌,每每以礼法自持。第三皇后奇氏素来受宠,居住在兴圣西宫,顺帝希幸东内。皇后左右以为言,后无几微怨望意。从帝时巡上京,次中道,帝遣内官传旨,欲临幸,后推辞认为暮夜非至尊往来的时候。内官往复者三,竟拒不纳,顺帝更加认为皇后贤德。顺帝曾经问皇后:“中政院所支钱粮,皆传汝旨,汝还记之否?”[1]2879-2880皇后回答:“妾当用则支。关防出入,必己选人司之,妾岂能尽记耶?”[1]2880皇后居坤德殿,终日端坐,未尝妄逾户阈。至正二十五年八月崩,年四十二。奇氏后见其所留下的衣服破旧,嘲笑说正宫皇后,竟然穿这样的衣服!其朴素由此可知。
  蒙古族的家庭特别重视平时的礼貌教育,不能随便动别人家的器具,不能随便骑别人家的马,蒙古族把平时的礼仪作为衡量其是否成才的标准。蒙古族还特别重视维系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特别注重家庭之间的团结。他们用“增殖的牲畜,毛色一致,兴旺的人家,语言一致”告诫后代。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靠游牧为生的蒙古族特别教育后代应互助协作,广泛交友。他们说:“与其有一百两银子,不如有一百个朋友。”《元朝秘史》记载:“但凡做安?E呵,便是一个性命般,不相舍弃。”(7)也就是凡结为安答都要相依为命,互相帮助和相亲相爱。《元朝秘史》里也记载有阿阑豁阿折箭训子的故事,教育人们要团结友爱。
  蒙古族的家庭重视培养后代忠诚、信义、矢志不渝的品德。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战争的胜利、牲畜的兴旺都靠长生天的庇护,然而长生天只能保佑其诚者,谁如果对天不忠诚,谁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因此,忠诚是衡量人们一切行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夷俗记?习俗》篇载:蒙古人“最敬者笃实不欺,最喜者胆力出众,其最重者然诺,其最惮者盟誓,伪则不誓,一誓死不渝也。”他们教育后代:“从酒壶里倒出来的酒热乎,打心眼里说出的话真实”;“炒米不能种,谎话不能说”等。
  家庭“不仅是生命繁衍、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文化交往传递的基本单位。”[2]蒙古族家庭教育有其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无论对民族成员的成长,还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古族有一句传世名言:“良马要驹子着手调教,好男应从孩提开始熏陶。”《蒙古族通史》上:“夏季极少食肉,几乎全靠食用马、牛、羊及骆驼的奶。”[3]据《蒙古风俗鉴》记载:“各地青年从十几岁就十分爱好这种活动,从小就摔跤,没有专门摔跤的学校和门庭,都是各地年轻人出于自己的爱好和练习。”[4]134
  蒙古族教育后代“关于四时(春夏秋冬)和四面(东西南北)八方之知识,以及天、地、日、月、星、云、雨、雾、风、雪、冰、泉、河、海、山的知识。”[4]47蒙古人对自然界的万物都很友好,慈善地对待,他们深知只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在大自然中得以生存,所以蒙古族从小强化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教育。蒙古人首先烧的是柴禾和牛羊粪,而不是去砍伐森林,他们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把水当做甘霖。元朝时候就有相关规定:“地有禁,取有时”[1]2599;“弛猎禁,其孕字之时勿捕”[1]352;还有“敕江淮勿捕天鹅,弛鱼泺禁”[1]309等。蒙古人把围猎的时间,严格限制在冬季,其余时间里,让野生动物进行繁育发展。忽必烈重视畜牧业,以身作则做到不扰牧民,《元史》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又叫阔阔真,也是弘吉剌氏,生顺宗、成宗。有一次,世祖出田猎,道渴,至一帐房,看见一名女子缉正在驼茸,世祖从觅马?АE?子说马?в惺怯校?但她的父母诸兄都不在,自己恐怕不能给。世祖打算离开。女子又说她自己独居在此,认为别人自来自去,于理不宜。可以等她父母回来。女子父母回来以后,出马?б?世祖。后此女被纳为太子妃。元朝还设有专门养马机构,完善了养马的管道,设立太仆寺、尚乘寺、群牧都转运司和买马制度等制度。元朝在全国设立了14个官马道,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用来牧放马群。有记载云:“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古或未之有。盖其沙漠万里,牧养蕃息,太仆之马,殆不可以数计,亦一代之盛哉。”[1]2553   三、结语
  忽必烈的经济管理思想受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和组成部分,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社会基本组成单位的家庭具有传递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任务,也承担着文化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蒙古族文化的传承性和继承性,同时应把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融入现代家庭教育中。社会文明建设以家庭文明的建设为基础,因此需要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有着深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性教育的基石,而且主导着其他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能替代的。蒙古族是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创造过很多奇迹的民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信仰,否则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内涵,传承民族特色,这是一个国家繁荣兴旺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不竭生命力的源泉。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呈现出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道德修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存方式等。面临现代化冲击,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都在日渐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族家庭教育更应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把传统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相结合,使现代家庭教育向着更为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蒙古族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家庭教育的发展体现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意义。传统与现代要紧密相结合,在经济全球化和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利益的今天,我们不该丢弃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优良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发挥其作用,更多地传递社会“正能量”。
  注释:
  (1)[元]苏天爵撰:《滋溪文稿》卷十四,民国适园丛书本。
  (2)[明]权衡撰:《庚申外史》,清雍正六年鱼元传钞本。
  (3)[元]赵孟?撰:《松雪斋文集》,四部丛刊景元本。
  (4)[元]郝经撰:《陵川集》卷三十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清]史梦兰撰:《全史宫词》卷十九,清咸丰六年刻本。
  (6)[清]洪钧等:《元史译文证补》,清光绪刻本。
  (7)《元朝秘史》卷三,四部丛刊三编景元钞本。

相关论文

蒙古族蒙古家庭教育经济管理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中小学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与西方历史上人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