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海洋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于2003年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国外,国内海洋技术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国家逐步确立海洋强国目标、推广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国内海洋技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海洋开发的日益重视,政府、社会对涉海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大,为此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涉海专业,加强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人才。
  一、海洋技术类专业课教学的困境
  海洋技术是众多涉海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中极具代表性的专业之一,涉及物理学、数学和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体系,且在海洋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高校新增海洋技术相关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大多由青年教师担任,而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有待系统完善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教学需求,结合笔者自身主讲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课《水声探测技术》的相关经验,就相关专业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融合教学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学方法探讨
  专业课程教授是整个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拓展专业素质的最重要环节。与高校其他类型、层次的课程教育相比,专业课更加强调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1.改变教学理念,师生互动为先
  《水声探测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抽象概念繁多、物理意义明确、理论性强、体系复杂,课程诸多知识点均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物理分析,对学生的数学与物理基础要求较高。也正是由于上述课程特点,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输型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且易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厌烦,进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新教学理念则着重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创新意识为目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希望通过《水声探测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水下声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常常涉及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从专业特色上看,海洋技术专业主要关注水下探测、海洋资源监测和海洋工程等涉海应用,专业涉及《物理海洋学》、《海洋测量学》、《声呐技术》等课程,课程设置覆盖面广、各科教学内容深度交叉融合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而《水声测深技术》作为海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水下声学方法测量水中物体的位置、形态和描绘水下地形,其课程内容也包含了《声学基础》、《声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知识。因此,无论是从学科发展的趋势,还是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本身的教学要求出发,都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贯通各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从笔者所在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一般对《水声探测技术》中《声学基础》的相关内容较为熟悉,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其他几类课程的内容相对陌生。因此笔者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从学生熟知的知识领域讲起,由基本的声学基础引出水下声学;从对水下声学的应用引出声呐设备的开发;最终由声呐设备的分类给出水声探测技术所关注的学习内容。讲授的内容由“熟”到“生”逐步递进,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亲切感,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因为授课内容陌生、生硬而带来的厌学情绪。
  3.紧随专业研究动态,科研、教学相辅相成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技术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海洋技术水平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对涉海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亦日益提高。如仍“照本宣科”、以向学生机械传授课本知识为教学目标,势必造成本专业培养人才质素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脱节。为此,笔者首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尝试将水声学前沿研究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水声通信”课堂教学中引入对“蛟龙号”深海通信技术的介绍;在“水下观测”课堂教学中引入“海底观测网”技术的介绍等。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可以发现,在引入前沿科研成果补充课题教学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都有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同时,为保证课题内容能紧随专业发展动态,势必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需补充查阅大量的课程相关最新文献。而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为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拓展了思路,也为科研课题的选择奠定初步的基础和思路。真正体现了“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这一辩证主题,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4.结合案例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
  国内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授课教师讲授课本理论知识,学生则处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这一现象在相对更加枯燥的海洋技术专业课程学习中更易产生。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综合概括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也很难同时兼顾上述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有机结合,把抽象的专业理论、概念融入实际的应用案例之中,使学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更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水声探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例如在“水深测量”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某次海上实测过程的介绍及对测量数据的结果分析,使学生掌握“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设备操作方法;在“水下目标探测”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最为常见的水下目标探测设备――“鱼探仪”的介绍和使用,使学生对水下目标的探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为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过硬的课堂驾驭能力,并能够熟练地将课程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融会贯通。
  所有这一切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案例式教学引入课堂可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5.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工具的出现,使传统教学内容拥有了更加丰富、直观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引入,使课堂中所能包含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则能将授课教师本身的科研、教学经历融入教学,特别是课程中的一些理论公式的推导,应用板书教学具有更好的示范性与启发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水声探测技术》课程中包含有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等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播放水下探测应用的相关视频及图片,使学生获得对水声探测问题的感性认知。同时,《水声探测技术》课程也包含有声呐方程计算等基本理论公式,这部分内容教学则仍必须采用板书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方法的实践证明,在海洋技术本科生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将增加青年教师的成就感,最终起到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保证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作用。

相关论文

教学方法海洋课程方法
实证会计和分析式会计研究方法的融合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分析
试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