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当前环境下的江西省民营金融现状与发展升级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93
  1引言
  “十二五”中后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民营化的加速已不可逆转,我国民营金融机构以及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的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名单,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领域的准入条件也真正得到全面确立,让各地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制度阻力基本消失。在此形势下,江西同样没有甘居人后,在2014年3月即以书面政策形式加大了推进组建本省民营金融发展的力度,同时也为基于现实环境的江西省民营金融发展升级问题研究带来了充分的必要性。
  2研究现状
  在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的产权结构特点的影响下,民营金融发展升级的阶段程度、市场定位、战略路径、战略举措等问题的研究在近二十年内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成果屡见不鲜。例如樊纲(2000)指出,中国改革金融体制、为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需要大批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的金融机构;[1]林毅夫、孙希芳(2008)则运用中国 28 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得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显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2]2013年民营银行准入闸门的放开、2014年首批民营银行的正式设立,以及近十年来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活动在我国的快速拓展,催生了更为贴近民营金融实际发展问题的大批研究成果,但能够凸显地方经济环境下资源禀赋特点(尤其是中部经济不发达省份)、吻合经济金融整体改革要求的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
  3江西省民营金融发展的环境及现状
  周小川等国内学者(2004)认为,金融企业也类似于生命系统,会和生命体参与自然环境中生态循环那样,与各类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生态”化的金融发展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企业的生存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其所面对环境的适应、利用与回馈、改善;[3]而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则应能使金融企业与各类环境因素间实现有效的功能协调、资源流通,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金融企业(尤其是具有更高市场化程度的民营金融机构)的孵化、发展、升级。
  在致力于发展民营金融的省份中,位于中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江西省面对的发展环境可以说较为得天独厚,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与问题。一方面,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下,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潜力正不断释放,其产业结构转型进程加速、经济增长速度快(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速),而且拥有相当完备的现代工业产业链条体系,这些都可视作江西省未来金融领域创新发展的市场空间乃至原动力所在。另一方面,江西省虽然经济增长潜力可观,但其经济水平、金融发展程度、人文环境、法制水平、信用环境等金融发展环境要素仍大幅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尚无法满足以民营银行业为代表的高水平民营金融的发展条件;所以在2014年的第一轮申报工作中,江西省申报的3家银行均遗憾出局,这一结果意味着江西省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来改善民营金融发展环境、更好地选择民营经济与民营金融发展战略,才能早日完成民营金融向民营银行等高水平机构的发展升级,让江西人的民营银行早日进入核准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的地方金融、民营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存在显著滞后;[4]省内小额贷款公司在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增速上都领先于周边省份,而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遍布除浙、粤之外的所有周边省份[5],能够有力地保障江西省金融业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为民营金融的发展升级打好基础。
  4江西省民营金融发展升级的方向、路径与策略
  国务院在《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指出,为了丰富金融供给,解决融资问题,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可见,在我国目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各项举措中,促进民营金融机构向高水平阶段转型升级、加快民营银行等高水平金融机构孵化已成为重中之重,民营银行也已在事实上成为民营资本完善自身产业链中金融环节、民营金融企业加强并规范自身银行类业务的最主要选择。所以,对于江西省民营金融来说,民营银行是一个有利于顺应当前政策环境、迎合民间金融旺盛需求的发展升级方向。
  在民营银行发展路径研究上,学界主要提出了“增量”和“存量”两派观点。以徐滇庆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强调民营银行试点要通过新设民营银行的“增量”途径来进行。王自力等持审慎观点的学者则主张民营银行的发展应该走支持现有国有金融机构改制的“存量”道路。[6]上述的两条改革路径实质上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而是适用于我国经济与金融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以近20年来,它们都在金融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存量”发展的民营化路线确实成为了信用社、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并随之取得了成效,而2014年成立的我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则又有力地践行了“增量”发展的模式。
  在民营金融发展升级的路径选择方面,由于江西省民营金融机构(例如小贷公司)、地方性金融机构(例如城商行、农商行)的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并不落后,而且民营资本也已在其中发挥较大程度的作用。所以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培育的路径选择可以基于现有金融机构“存量”模式为主,在将来条件更加成熟时,则可引入以新设银行业民营金融机构为主的“增量”发展模式。
  同时,为了更好地扬长避短,江西省民营金融机构在发展升级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省内民营金融服务潜在客户多数集中于乡村地区(农村创业者、私营企业投资者等)[7]的特点,在目标客户群定位上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人员、“三农”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好江西省民营、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的现有成绩,通过深入基层、主抓普惠金融业务,明确业务模式中的区域、流程、人群等差异化要素,从而更好地融入今后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环境之中,形成与传统银行间的错位竞争,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最终形成对当前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关键支撑。
  5结论
  笔者相信,文章所做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形势下江西省发展民营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银行目标定位、战略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本文内容尚显粗陋、内容过浅显,今后笔者及课题组还将在江西省民营金融发展环境的量化分析与优化策略、民营银行等新型机构业务模式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展开细化研究,充分提高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关论文

江西省江西民营现状当前升级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大同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