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途径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市民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群体。所谓新市民,主要指从农村进入城市,并脱离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或正准备选择以城市作为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社会群体。[1]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市民的生活环境、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迫使他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政府积极倡导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人才等优势为更多的新市民提供信息服务、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是高校图书馆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的现实意义
  1、践行高校服务社会基本职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就是力量。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新市民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就业层次低,就业质量差。造成许多新市民城市融入艰难,自我认同感低,极易引发心理失衡,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社会服务是当代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智慧枢纽,有义务、也有能力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更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健康、和谐发展。
  2、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属于高校的,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是为师生服务的。实际上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不但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全面覆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网络引擎进行信息查询,造成图书馆用户流失、借阅率下降,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图书馆要学会适应和调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核心竞争力。
  2 高校图书馆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的有利条件
  (1)组织平台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正规的组织、部门,为新市民群体开展信息服务时,极易得到新市民本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信任、支持,方便深入了解新市民群体的所急所需,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服务。
  (2)人才技术优势
  高校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广,涉及文、理、工、农、商、医等各科,师资力量雄厚。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专业教师和馆员队伍结合起来,为开展新市民信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其次,高校每年在仪器、设备采购上都投入巨资,有最先进、最现代化的各种设备,也为拓展服务对象提供了技术支持。
  (3)信息资源优势
  丰富、充足的信息资源是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的重要保障。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文献采购经费也在逐年增加。经费的大力投入,使馆藏纸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图书、数据库、非书资料等都大量增加。在满足高校师生教学科研需求的同时,有能力为更多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最大限度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影响新市民信息权益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限制
  据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鉴关于“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等突出问题。[2]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公共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新市民群体信息需求。虽然不少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社会服务,但因馆藏资源专业性较强,加之在服务对象、开放时间、借阅规则等方面设立了重重限制,使新市民群体心生畏惧或排斥。
  2、时间难以保证
  受自身文化和技能水平的限制,新市民群体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工作的特点就是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工作之余还要处理家庭的生活琐事,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新市民信息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
  3、获取技能欠缺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级各类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数量极为庞大。但所需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零星分布的。面对大量的信息,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离不开一定的信息检索技能,这方面是许多新市民欠缺的。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百度、雅虎等网络搜索引擎。网络查询固然方便快捷,但与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信息相比,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真实性等都要大打折扣。
  4 高校图书馆维护新市民信息权益具体途径
  1、引导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市民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据调查,当下新市民群体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上网、玩手机,虽然能够缓解一时的工作疲劳,但从长远来看,确实弊大于利。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电视上的低俗节目都会对他们的精神世界造成影响,尤其是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确立,长期沉溺网络和游戏,后果不堪设想。图书馆要主动深入到新市民群体当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维权沙龙、读书心得交流等,既生动有趣又契合现实需要,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加以引导和辐射,抢占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地。
  2、充分利用网络化服务
  随着通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网络的全面覆盖,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市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新市民群体的信息服务。网络化服务最大限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了新市民时间不足,不能到馆借阅的问题。通过馆内、馆外“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网页、微博、微信、QQ等多渠道发布馆藏信息,进行文献传递、互动交流,有需求的可以通过网络注册,学习在线课程。   3、提供个性化服务
  由于新市民群体所处环境、受教育程度差异比较大,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要避免“一刀切”,坚持以人为本,接受差异、尊重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最大程度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关个性化服务,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社会层面,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比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图书馆可以围绕这个专题整理相关政策、法规、项目等信息,推送给新市民群体,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二个是学校层面,高校馆藏通常是按照专业和课程配置的,学校已有的特色专业、热门专业必然对应大量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这些专业有很多知识技能是新市民迫切需要的,比如家电维修、食品加工、工程建造等,把这些实用信息整合起来,不仅对新市民的工作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间接宣传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第三个是个人层面,为某人或某个群体提供定制的信息服务,满足个人“订单化”的需求,使信息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
  4、加强技能培训
  对新市民群体的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检索技能和职业技能。信息检索技能培训主要由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负责,可以采取预约和定期等多种形式。具体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新市民群体的需要,现场讲授或者制作成PPT、小视频进行网络推送,使其了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电子资源以及相关的借阅规则,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方式。职业技能培训,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相关教师、专家对新市民进行就业指导、创业帮扶;还可以联系与学校有合作项目的工厂企业、地方政府,利用已有的实践平台、实习基地,为新市民提供技术学习的机会,既服务了新市民,又不会额外增加高校的经济负担,为此项工作长期开展提供了可能。
  5 结语
  新市民的信息文化素养,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如何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更快融入社会,有尊严、有价值地工作、生活,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新市民群体更好地就业、创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做出高校人应有的贡献。

相关论文

途径权益图书馆市民高校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