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探究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微博已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交互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社会大众分享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如果能利用这一崭新的平台,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得到高效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行径也转向了信息化技术,利用官方链接、校园网站等方式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但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速度远远根不上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其数据化、网络化程度难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专门的网站少,影响力极其有限。中国的网络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发展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令大众震惊。而从事大型宣传教育的网站却十分有限,一些党建网站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功能都需要加大整改力度。只有以师生均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宣传才能获取大众的眼球。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覆盖面不够宽泛。网络宣传大多面向电脑互联网用户,而在高校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电脑及网络的普及有待于加强。致使高校师生中出现理论宣教的盲点,理论普及落后。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说起来简单,其中包涵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但现阶段关于此内容的宣传内容相似,表现形式缺乏特色。高校的党建宣传专栏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宣传没有特色,大多以复制粘贴的手法进行宣传工作。在网站结构设置方面,品牌栏目少之又,缺乏精品栏目,几乎没有师生关于理论知识的互动[1]。另外,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较为缺乏。我国现有的信息管理人才在信息采编和加工等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设置了信息专业,但其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信息的采集加工并不擅长。以致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毕业生的能力范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构建,需要工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开拓思维,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为高校师生贡献精神食粮。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有专家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2]。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利用微博进行宣传与传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微博传播生态。
  1.启动专家模式进行大众化宣传
  任何信息的传播在专家的影响下也会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也是如此。传播者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和知识能力对传播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专家的修正、题字后再传播到受众眼中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认同。可见专家的能量和力度比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影响力更大,其传播活动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动员作用。专家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启动了以后,就可以落实到我们的传播平台――微博中。通过微博采访、微博答疑、微博辩论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3]。
  2.巧妙运用微故事进行理念传播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达,现代大学生逐步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阅读内容倾向于微故事,并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后现代阅读,虽然这种阅读形式无益于知识的掌握及知识的系统化,但由于这种方式的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特点,仍然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捧。那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一阅读习惯,适应时代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进程。由此,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编辑微故事,将其整合到微博传播内容中,利用微博的传播能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一过程中,微故事的编辑成为了整个事件流程中的重点内容,其编辑重点在于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在受众群体中得到广泛自由的传播。因此,微故事要发挥人类自身的自律性和创造性,积极适应图像化时代的普遍趋势,灵活运用图像与语言以及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密切互动关系,在语言的确定性和图像的不确定性之间保持合理张力,将微故事引导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重建的新方向。
  3.利用热点事件引导受众参与微评论
  在微博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实现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微博的功能与操作流程,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文字编辑能力、图片加工能力以及音频处理能力,使微博更具人气。与此同时,应与当下大学生关注的话题相接轨,而不是大谈特谈马克思主义理?思想。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以抛砖引玉的形式引导受众参与讨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效的传播方式[4]。例如: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门”事件,曾一度引起大众的热议。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平台,我们可以就此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微博事件的分析和评论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的组织完全可以将理论体系这样的大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短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亲和力。
  4.以法律为支撑为微博正言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可以通过网络的力量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乏信息泛滥、真假混杂的现象出现。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范围非常之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那么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这种局面的出现。对于不法分子编造、散布网络谣言或违法信息的现象,应运用法律的武器与不法分子展开斗争,不仅要进行批评教育还要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微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得到长足的进步、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微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由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事件思维方式的转变,尤其是通过对微博事件的科学生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微评论,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正确价值导向。我们应充分把握微时代所提供的新机遇,从语言、内容上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促进该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进程。

相关论文

大众马克思主义马克策略传播高校
试论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浅谈构建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的应对
基于企业文化变革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论沉浸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
浅析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