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由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看教师的职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96-03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作为这一事业的承担者――教师,常常被冠以“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称号。但与这些荣誉相对应的,教师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任命。由于高等学校职能定位的特殊性,就使得高校教师比一般中小学教师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确立良好的高校教师形象就愈发显得重要。一般来说,现代高校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与这三大职能相适应,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应该注重塑造相应的形象。
   一、树立以师德为追求的教育者形象
   教学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属性,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根本任务是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也就是说,教师职业是需要通过示范这一特殊的方式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道德观念、人格品质、学识素养等作用于学生,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树立教师社会形象、有效推进教学的核心要求。在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做好其形象塑造工作,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自主建构。
   第一,自觉加强敬业精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经济大潮对思想观念的冲击,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开始潜入大学校园,侵蚀一些教师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唯利是图、追逐金钱现象开始在大学教师中滋生,这严重地削弱了大学教师的敬业精神,破坏了其职业形象。因为“拜物教”现象的存在,一些教师无心教学,疏于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仅有9.6%的学生是与教师经常交往的”[1],因为缺乏交流的主动性,使得教与学都表现出一种“礼节性社交”。而按照雅斯贝尔斯所说,当师生之间的交流变为一种“谨小慎微”的社会交往时,“大学的精神生活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2]。因此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大学应该构建一种“存在性师生关系”,即以一种本源性的真诚与信任为基础,建立“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3]。而这种师生关系改变的核心要件在于教师的爱岗敬业,做一名能够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称职教师。朱熹曾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因此,敬业就要求大学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所从事职业的责任与义务: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以教学为手段,尽心尽职,刻苦钻研;淡泊名利,培养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
   第二,不断提升育人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其中教书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育人则强调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如何做事、做人的指导。相比较而言,教书易而育人难。育人难主要就难在塑造学生的性格与品德。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这并不简单是“四科内容”,更主要地还在于它体现了自孔子以来中华民族在教育中所强调的“把培养弟子的仁德、构建符合仁道精神的品格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教学以育人为目的是古今教学之宗旨。但是,要想育人,首重正己。作为大学教师,要在建立良好教学关系的基础上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其他素养的提升,以良好的作风、为人、品格感召学生。同时,也要掌握正确的育人方法,把道德感召与科学、规范的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以有效的思想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学习―发展―进步―成才这一渐进过程体现教书育人的全面要求。
   第三,努力塑造良好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工作的依据,因为教育的真正力量只能产生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远超过任何规章制度,“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4],是教师吸引学生的正能量。而教师良好人格的塑造,内在的要求表现在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与强烈的责任心,关爱学生,努力践行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学识渊博,专业精湛,以自己对所教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以及自己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反思引导学生“向学、求知”,并以此来获取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同时,良好教师人格的塑造,就外在条件来说,也离不开得体的言行。教学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能否得到学生的喜爱,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艺术,同时还包括着装、举止等。端庄大方的着装、简洁科学的表述、幽默生动的语言等都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
   第四,不断磨砺教师的教学本领。教师的教学本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驾驭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要想做好教师,一是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敬业,就不会爱学生,当然也就做不好老师;二是要有本领,如果说责任心是教师的“软件”,那么本领则是教师必备的“硬件”。这种本领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一有精博的专业知识――“精”在于“知得深”“博”意为“晓得广”。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不断地吸收与积累知识,勤学多思、乐学好问,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蓄积出一条常流不腐的知识的河流,以“居高临下”之态面对教学的知识需求。其二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知识渊博但却教学无方的教师可以是受人敬仰的学者,但却不一定是优秀的教师。一般来说与当代高校教学特点相适应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运用教学媒介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并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一些青年教师来说,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沉淀,依靠不断地培训、学习与实践,化量变为质变,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探索,努力满足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诉求,塑造教育家的形象。    二、塑造以学术素养为核心的学者形象
   自19世纪初柏林大学倡导“通过科学研究进行教学”开始,科研就成为近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科研是一所高校人才与技术力量的集中体现,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夯实学科基础、更新知识体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了解、学习、探索本专业最新学术成果,从而在课堂上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不能甘于只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知识的中介者与传播者,同时还要具有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并把一定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以“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除却教育者,高校教师还应该追求以学术素养的提升来推动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与学术声誉,树立学者的良好形象。
   首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在德国,选择教授的“黄金标准”不是社会交往与人际交流能力,也不是文笔或授课是否精彩,唯一看重的是其“论文的学术内涵,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独立研究能力”[5]。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就必须要有独到的科研成果,能够以高水平的学术积累推动科研的创新性发展。但是,学术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在这期间,难免会有“门可罗雀”“板凳冷”的寂寞与尴尬,而这往往也成为一些青年教师在学术之路上的“拦路虎”与“绊马索”。但是,越是难以企及的高度,往往越具有追求的价值。“不出版即死亡”是美国高校教师所普遍遵循的基本生存法则,虽然这种以论文出版作为衡量学术水平与教师职业价值的标准还有待商榷,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师发展中的意义。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对本专业领域的探索与反思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较高的学术水平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奠定良好的学者形象。
   其次,维护良好学术声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古今之大学问者,必经三境:一境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境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重境界既道出了科研的艰辛与快乐,也点明了科研工作厚积薄发的基本规律。由此我们认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拥有质朴的品格与淡泊名利的性格,要能够以对科研道德的遵守,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诚实不欺、治学严谨,能够抵制名利的诱惑,鄙视“利禄之徒”,并以对“哲学之才”的追求维护良好的学术声誉。因为“利禄之徒”的科研是功利性的,是希冀带来好处并改善其物质状况,这些人“掌握着科学和艺术这一至为高贵的工具,却毫无高尚的追求,以手拿粗器的苦力自居,在最为自由的王国中,却长着一颗奴隶般的心灵”是极其可悲的。而“哲学之才”的科研则是为了“知识的圆满贯通”,他们被研究本身所激励,并在热情的科研工作中获得报偿[5]。这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去做,而怎么去做则包含了科研道德要求与对学术声誉的维护。
   再次,树立学术信仰。高校教师要想取得杰出的科研成就,就要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理念,把追求学术的发展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信仰,以积极求学的心态、强烈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意识,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正如有学者指出:“假如对知识的探求不再成为文化想象中激动人心的内容,大学教师也就不可避免地不再拥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6]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师要想成为受学生尊敬的教育者、新文化的创造者、精神文明的引领者,就必须要意识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特地位,强化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通过树立崇高的学术信仰来引领科研活动,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
   三、确立服务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
   20世纪初形成的威斯康星思想主张“高等学校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由此,高校的职能从教学、科研扩展到社会服务,形成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而当历史行进到20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开始被确立为社会经济的核心,这就使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重视。经济与高校的深度融合也体现出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促进,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建设与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高校日益成为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诞生的摇篮。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在潜在利益的驱动下,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被解构,一些高校教师不再以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之间应建立起怎样合理、健全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探索作为服务社会的信仰与指南,而是“只知苟且;只知规避责任;只知迎合意旨;只知从中取利;只知说假话;只知在夹缝中讨生活”[7]。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教师不顾自己的形象,把服务社会变为“服务金钱与权力”,自污身份,以社会所赋予他的独特话语权为既得利益“鼓与呼”。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形,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学教师遗忘了自己知识分子的形象,没能以知识分子的自觉参与社会服务。
   何为知识分子?有观点认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不单单要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还要具有批判精神,能够把社会良知与普遍价值内化于心,并进而呈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8]。由此可见,知识分子是“有知识的人”,但又不仅限于此,他还要能够“显示出一种对社会核心价值的显著关心”,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理性、正义和真理这些抽象观念的专门看护人,是当道德标准在市场与权利场所遭到忽视后能对其进行谨慎保护的人[7]。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但要有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道德意识与批判精神。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不能只满足于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或者人文知识服务社会,还应主动确立自己知识分子的社会形象,用自己在特定学科或者公共领域内所拥有的话语权表达出对公共事业的强烈关注,以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而不是一己私利的追求来展现大学教师的崇高形象。而要实现这一点,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要求。
   首先,要具有关怀社会的意识。相对一般民众而言,大学教师往往掌握更多的知识,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相关问题上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福柯曾经说过:对知识话语权的掌握是一种巨大的权力。要想运用好这种权力,就要求大学教师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发展,以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以社会责任与民众的利益作为价值追求,构建公共性与社会性的社会角色与形象。其次,要具备服务社会的精神。高校作为知识资本极为集中的组织机构,应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提高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自身的最终目的。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支持和指导,这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国民教育就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方向,为国家的强盛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撑”[9]。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应该具有主动服务社会的精神,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追求创新并把相应成果积极转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现代高校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决定了大学教师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也就要树立相对复杂的社会形象。不论是作为教育者、学者,还是知识分子,高校教师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形象的好坏,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多重社会角色的定位为基础,增强职业形象意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不断培养具有社会关怀意识的知识分子,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获得职业能力的综合发展。

相关论文

职能形象高校三大教师职业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