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初探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高中语文的教育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语文教学传授的不仅仅是教材的内容,更是一种文学素养,一种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1]。
  (二)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材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具有优良的品质。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和古人的思想文化进行触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保证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大好河山。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忽视传统文化渗透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面对学生高考的压力,语文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答题技巧,目的在于取得高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便不求甚解[2]。而高中语文课文中涉及古诗词的文章一般不做重点标记,仅以课外延展称呼,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Y明的《归去来兮辞》。必备课文只有学习新课才会被讲授,重点背诵课文或片段囫囵吞枣般识记。学生对理解这些古文中蕴含的意象、道理,不做过深了解。如《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围绕女性“自爱”比较阅读,《氓》的女主人公被抛弃后敢于为自己发声,控诉负心人的恶行,捍卫自己的尊严[2]。《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在丈夫被休弃后选择以死抗争,以肉体的解脱获得灵魂的自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翻译古诗文,熟记通假字和字意,了解古诗文的时代背景,但对于其内里韵味却不予深入探究,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魅力难以体味,从而减弱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师生过分依赖工具书
  高中教学中,学生主要依据工具书来查找古代诗文的译文,而自己则对其不求甚解,不予深究。工具书的大量使用,使得学生依赖心过大,不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会在教师授课中心态懒散,影响着高中语文传统人文文化的弘扬,也不利于锻炼学生自主鉴赏、理解传统古诗文的能力。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可行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课本中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把讲课的重心转移到传统文化观念、文章的文学底蕴以及文化教育上来,从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探求更深层次的文化视点,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展示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比如讲到韩愈的《师说》,可以从《师说》中提出的疑问入手,提炼出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学生从师求学的原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又比如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各个人物和相关历史事件的介绍,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内在含义,让学生体会《鸿门宴》中的审美情感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
  (二)充分了解作者情况
  《孟子?万章下》中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因此,解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命历程。每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都与作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作者独有的思想感情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所流露。比如高中语文教师要讲解李清照的词,就应该让学生先了解这位宋代女词人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活情况和感情变化,然后再来感受李清照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意境的变化。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作家的作品大有裨益。
  (三)突出汉语思维方式
  汉语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思维的主要手段。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时,更是必须依照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去理顺思路,唯有如此,方能透过文字抓住古典文学的精髓。如苏洵的《六国论》一文,文章首尾都体现出了“弊在赂秦”这一核心内容,反映了作文时首尾照应的传统思维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强调文章的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又如,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对偶句式,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力求对称、均衡的思维方式,如苏轼的《前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等。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去感悟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四)开展经典作品的拓展教学
  由于学生平时熟读经典作品的机会和时间都比较少,所以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往往是浅尝辄止。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中这些经典作品内容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完整内容,再找时间去熟读原著。
  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学生在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中添砖加瓦奠定基础。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促进保证学生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相关论文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语文途径有效传统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