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路径探索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康复护理逐渐成为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互不衔接,老年人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三者之间来回奔波,费时费力。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殊国情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应打破养老服务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各自孤立的现状,以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多部门相关资源整合的效用最大化。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各部门发挥自身特色,而不应当蜂拥而上,不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违反了整合资源的初衷――节约资源。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资源整合、解决对策等。社会工作以其在社区和家庭养老服务中的专业优势介入,能够互补医养结合的缺陷和不足,在政府购买养老、医疗服务的同时,链接、整合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专业的、稳定的、高效的综合服务,降低医养结合在人力资源匮乏的短板,促进我国养老医疗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的医养结合现状
  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独立运行,隶属系统不一,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真正需要就医的人住不了院,而不需要住院的人却霸占着病床,造成了医和养的资源系统紊乱,缺乏有效地部门沟通和协调,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这不仅增加了老年人养老和就医的成本,更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负担。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为核心的服务模式。
  另外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边界不清晰,因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自成系统,相互独立,在部门沟通和协作上效率低下,存在着多头管理、岗位重叠等问题,导致权责不清晰、无人问责的混乱局面,经常会出现互相推诿的踢皮球等问题。养老机构服务定位存在偏误,阻碍自身发展,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界定为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三部分。由于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的小型化4-2-1模式,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家庭安享晚年,接受一系列养老和日间照料等个性化服务,养老机构的服务定位严重偏离了我国的养老服务老年人选择的主流模式,严重阻碍了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分析
  “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看病难”,这是目前我国养老和医疗的现状,而近年提出的医养结合实质上是对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势整合,不是简单的“养老院+医院”。
  1.医养结合的长效动力不足。首先表现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上,我国的起步较晚,存在制度、政策等层面的欠缺,医养结合的机构数量还较少,国家层面对此没有具体的指导文件,也没有相应的专项资金规划和特定项目扶持文件。其次,国家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需求,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各种资源,发挥社会工作者在为老服务和长期医疗照护方面的专业优势,还存在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程度较低。我国医养结合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有机结合,市场参与明显不足,社会企业或组织对于医养结合大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医养结合在我国起步晚,根基浅,没有形成规模体系的新型模式,存在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是医养结合门槛比较高,一般组织难以达到其构建的标准,不仅对养老方面、医疗方面都有其严格的要求,包括软硬件设施、专业人员配置、医疗卫生执业师、相应的行业牌照等等。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组织人力、物力的资本投入和参与度。
  3.自我定位不清,边界不清晰。不少机构盲目拓展“养+医”业务,加速不同机构之间的级别分化,致使资源过分集中呈现区域性,不利于医养服务实现均等化,盲目定位高端市场、高端人群,没有很好的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口结构等。从业务范围来看,医疗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主管养老保障业务的民政厅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外,还有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在管理机构、管辖内容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部门的交叉管理直接导致“医养结合”处于多头领导,不仅效率低下,沟通比较困难;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晰,容易出现争权夺利、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路径
  (一)加强政策层面扶持力度
  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政策、结构、资金、机制以及人才等多方面的困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开展立法工作,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兴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一方面,政府可直接通过财政拨款兴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设施、场地、医养服务的各种资源,在整合养老和医疗机构资源上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不仅在生活方面,还涉及在医疗复健、日常照护服务、康复训练、以及陪伴和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购买医养服务的资金可以来源于:一是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统一为老年人购买服务;二是政府发放医养服务补助津贴。政府直接向符合“医养结合”服务标准的老年人发放医养服务补助津贴,由老年人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医养服务,从而获得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   2.加大政府购买医养服务的力度。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或者其他激励性政策,即政府通过资助社会团体或者非营利组织兴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三方共同承担老年人的医养服务的各种费用、资源等。政府应当秉持“大市场、小政府”的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定位,简政放权,让社会组织代替政府去做这些普惠性的医养服务,政府以招投标项目模式向机构购买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医疗照护等医养服务,机构再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社区医养、家庭医养服务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是充当监管人、大管家的角色,社会组织满足社区老年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加大对弱势医养机构的扶持力度。建议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入手:一是依据相关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提质改造,充实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所具备的条件,允许社会资本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明确界定它的服务范围;二是适当降低民营、小型社区养老机构申办医疗机构的门槛。在申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支持养老机构就近与公立或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引导和支持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对就近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二)积聚社会各界的支持力量
  1.提升社会认知度及公众的保健意识。首先,应当加大对社会工作理念、价值、服务模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向社会工作者寻求专业的帮助服务。其次,在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的服务中,争取老年人对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的信任和支持,愿意接受和配合社会工作提供的医养照护服务。最后,老年人自身也应当加强健康及储蓄意识的学习和培养,在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践行,经常参加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和健康知识展览等,积极参与社区和机构举办的活动。
  2.鼓励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参与支持。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中,不同程度要涉及到“产业化”的问题。产业化是集规模体系的品牌化运营模式,与福利性互不冲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大力引导社会各界资源和民营资本共同参与到医养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同时整合社会潜在的资源投入到医养结合模式的创建中,吸纳更多的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充当参与者和服务者角色,共同创建新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3.建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工作机制。正面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加快完善医养结合机构的规划布局;制定出台有利于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频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为老年人的日常娱乐生活提供设施健全的硬件设施和器具。
  (三)服务机构的定位与协作
  1.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有很强的针对性,机构应当合理定位、改革机构设置。首先要不断提高服务机构的软硬件设施,一是软件方面,要具备大量优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护工,明确各级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在老年人服务体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硬件方面,要有足够的空间、基础器具设施和水平先进的医疗器械、复健训练、康复室等。其次,要拓宽服务供给渠道,倡导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准确定位,充分整合多维度的医养资源,并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服务。在建立健全医养服务机构时,政府部门要严格制定出准入标准和准入资质,不允许不符合资格者进入,严格把控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准入流程,严格考核,并做好对医养服务的全程监管。
  2.健全医养结合协作模式。应当加强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改进“医养结合”机构资质审批管理方式,加快行政许可和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划分,厘清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责任。政府部门应当给予适当监督,权力下放,合理充当大管家的角色,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政策规划及支持,顶层设计与宏观布局,关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相互衔接,不断调整其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等方面的相互匹配度,从而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联手共推及监管机制。一是消除部门之间存在的泾渭分明,互不交叉的机制性障碍,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多部门联手共推及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由相关部门共推组成的医养结合?I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和监管;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建立各部门良好沟通的调节机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部门之间明确权利和责任,在制度上保障医养结合体系的健全发展。
  四、总结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其关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面对年龄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积极应对,以消减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有效规避因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不安定因素,顺利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医养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实在做好传统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包括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为入住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

相关论文

社会工作路径社会工作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的质量和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