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整合区位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

  
  一、茂林红色旅游开发的情况
  茂林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西南,地处皖南山区,位居黄山,太平湖中心点,安徽省宣城市西南重镇,悠远的古镇文化和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都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内在潜力。茂林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富民”战略,积极利用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发展平台。
  到目前为止,魁山生态纪念园景区已正式向游人开放,旅游接待项目农家大院主体工程建设和41?1?7纪念广场建设初步完成,民俗文化旅游佛宝寺主体工程大雄宝殿刚刚开工,文化旅游项目“三吴”纪念馆主体工程建设也已经初步完成,启动了广场、公厕等配套项目建设,纪念馆设计布展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茂林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
  尽管茂林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开发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在我们对茂林当地居民进行的入户访谈调查中(调查总量:600人),就有53%的居民认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缓慢,效应不大;46%的居民认为旅游项目没有特色,缺乏新意;38%的居民则认为政府对旅游经济的重视度不高,没有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同时,也有75%的居民认为茂林的道路状况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善。经此次调查可知,当前茂林的旅游项目宣传方式陈旧,展示不够生动,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大多是分散式的点状发展,缺少整体规划,难以形成极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项目规模,对革命历史意义的揭示也不够深刻,因此也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同时,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宣传的不到位,政府重视程度的不足,居民的对旅游经济方面的认知缺乏,及缺少充分的资金支持都严重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而红色旅游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一直被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基地的形象而深入人心。随着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各革命圣地和纪念地所在地政府看到可依托其发展旅游的潜力,从而催生出新的旅游品种――红色旅游。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2002-2009年七年间(排除2003、2004年特殊情况),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增长率均大于10%。其中红色旅游发展的势头迅猛,在《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求2008年至2010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数要达到18%左右,要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要达到1000 亿,红色旅游的直接就业人数要达到200万人, 间接就业人数要达到1000万人。
  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的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发展老区旅游经济可以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
  发展老区旅游经济同时还可以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更能加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
  三、对茂林镇旅游经济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设性思考
  1、整合资源,综合发展
  积极开发革命烈士纪念园、魁山生态纪念园等有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景点,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民间文化资源等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做到“红”、 “绿”与“古”的结合,将红色旅游景区纳入综合旅游线路,变“点”游为“线”游,吸引游客。茂林作为江南名镇,名人辈出,红色旅游可以和革命老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旅游以及古迹古遗址旅游组合。
  2、 实施优惠政策,广筹建设资金
  发展茂林的旅游经济且与红色旅游相挂钩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进行,例如对革命旧居旧址维护、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景区公路建设投入,完善红色旅游参观点和相关基础设施。要实施优惠政策,创造优良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以红色旅游为主以生态旅游为辅的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
  3、 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旅行,促进景点之间由点成片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茂林镇也是地处山区,交通条件不容乐观,从泾县到茂林镇的道路多迂回曲折、坑洼不平,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改变传统旅游方式,寓教于乐,增加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
  在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方面可以摈弃传统的遗址参观、图片和物品展示等方式,而是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等演示方式,实现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而在红色旅游景点方面,则可因地制宜地增加游客参与性的游览项目,例如模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争场景,策划穿插、侦察、探险、排雷、冲锋等情景参与项目,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磨砺和教育。
  5、鼓励茂林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到旅游经济的建设中
  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也能够使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鼓励农民开展农家乐,加工地方土特产等。这样不仅可以开阔老区农民的视野,提高素质,更可以促进其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6、开发地方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名牌
  不论是传统旅游项目,还是新型开发项目,都存在着市场营销的问题,在什么都有、什么都多的市场环境中,要实现旅游经济的有效突破,就必须主攻旅游精品名牌,靠品牌效应占领市场。针对茂林当地的旅游经济状况,主攻精品名牌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攻特色。创精品名牌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项目、特色产品,靠多数地方不具备的优势出奇制胜。二是攻管理。获取名牌后最重要的是配套各项旅游管理措施,如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素质能力的提高等。三是攻宣传。“好酒也怕巷子深”,在千方百计攻市场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攻势。茂林镇应当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可多与电视台,旅游网站合作,采取联合办节目的方式渗透宣传茂林历史风光。
  7、当地政府应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
  进一步完善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整合景点,美化环境,修建规格不等的饭店,设立专门接待国内旅游者的各类旅行社是必要措施。同时政府也应做好旅游市场的信息预测,宣传广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盲目性。
  8、积极与国内各大旅行社建立协作联系,依附已经成熟的景点和线路开发泾县红色之旅
  茂林镇距黄山仅仅18公里,如果能依附黄山,开辟诸如“忆往昔战火纷飞茂林英雄忠骨,赏美景忆苦思甜黄山云海温泉――茂林黄山精品旅游线路”,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大大增加茂林的游客数量。徽州西递宏村的开发就是通过与黄山整合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人气。在泾县红色旅游的整体宣传促销方面,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的珍贵历史声像资料,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搞好整体旅游形象展示。同时,应利用革命老区特有的山石、林草和花木资源,积极开发具有茂林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并搞好老区干鲜果品的推展,让老区的农副产品通过红色旅游的开发尽快进入国内各地市场,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应加强同安徽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的联系,努力争取利用茂林红色旅游景点作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历史教育联系点,定期引导组织大中小学生来茂林参观旅游。在2008年,茂林镇政府曾协助安农大师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积极开发茂林有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景点,把红、绿、古三种资源整合起来;实施优惠政策,广筹建设资金;改变传统旅游方式;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旅游经济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与黄山景区联合开发旅游专线等一系列措施都可以使革命老区茂林在旅游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的旅游发展框架,全面推进旅游建设工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可以提升茂林当地的旅游发展水平,还能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茂林的大发展、大变样。

相关论文

区位整合发展经济旅游资源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