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国家战略主导模式下我国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正确有效识别、防范、转移和控制我国海外投资的风险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防止海外国有资产的流失,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已成为影响我国海外投资经营效率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18-02
  
  一、能源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而由于能源产地的固定性、产出的不可创造性、不可再生性,导致了能源供需的不平衡。
  我国自1993年以来,已成为油气资源的净进口国,预计至2015年,我国原油需求缺口将达到2亿多吨。为增加我国的能源储备,维护能源安全,进而保障我国国家安全,20世纪末以来,以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能源企业顺应国家倡导的“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能源投资。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以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为中心的三大境外石油开发战略区域。中东以伊朗为中心,并向卡塔尔、科威特等国渗透;北非涉及苏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中亚则以近邻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为主要合作伙伴;拉丁美洲地区则包括秘鲁、委内瑞拉、巴西等国。
  我国的海外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投资质量稳步提升,投资模式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据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依CSMAR数据库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超过5000家投资主体设立了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非金融类)逾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能源类企业的海外投资达到30多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七分之一。
  上述数据反应出,我国能源类企业摆脱国内资源匮乏的限制,探索海外投资的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走出去”开发“两个市场”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国海外能源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能源企业海外投资模式分析
  由于各行业性质、生产运营模式和扩张需求的不同,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存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以服装纺织、轻工业为代表的境外加工贸易;以医药、地产、日化行业为代表的海外营销渠道的建立;以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海外推广;以石油石化、汽车行业为代表的海外资产并购;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海外股权并购模式等。
  2002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16亿美元对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产进行收购,在完成该收购后,中石油享有该项目产成品83%的利润,这也成为中石油的第一块海外资产,中国大型能源类企业由此迈开了“走出去”战略发展的步伐。
  依据中国国情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能源类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重点能源企业为箭头的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该模式是指我国能源企业所进行的海外投资活动主要是政府的推动,注重国家的宏观利益,着眼于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而向海外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运输进行投资。
  海外能源开发投资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而其具有前期投资资金注入巨大,投资回收期限长,投资综合风险较大的特点,因此,以国家战略主导模式进行的海外能源投资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即包含中国企业在外国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注入资本进行合作,也包括直接投资新建海外企业或进行股权并购而设立海外企业。
  三、能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识别
  为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实现我国能源类企业的战略目标,风险识别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我国能源类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面临四种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跨文化经营风险。
  (一)政治风险
  目前,我国能源类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表现在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政治势力抵制,政局动荡,第三国干预及海外媒体报道对投资影响的风险。
  首先,海外投资依托于国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外国政府对于海外投资项目的政策和态度变化对投资的可行性和运营业绩有重大影响。如2008年底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将外资控股或独资的石油等能源类企业收归国有。这使得在该国投资能源项目的外国公司损失巨大。
  由于民族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海外投资的企业面临资源国政党或民众对外来投资的抵制。如2005年,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八大石油公司尤尼科,却最终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失败。
  其次,资源国政局动荡,出现战争、暴乱、罢工等不可抗力,也会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人员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如近来利比亚的政治局势动荡,使得中石油新增海外投资计划暂缓,原有基础设施遭受较大损失。
  再次,若投资国或被投资国,被第三国视为现实或潜在的竞争者,则该项投资受第三国负面干预的风险较高。如美国政府规定中石油、中石化等上市的能源公司不得在美国指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如苏丹、伊朗等)进行的石油勘探开发。
  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目标公司所在国的媒体和国外媒体针对“中国并购”或“中国式扩张”进行了大量报道,部分报道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推升了投资并购成本,影响企业公众形象,政策审批甚至阻碍投资合作的谈判进程。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在海外投资开发中相关经济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的收益损失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风险、价格波动风险、融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四个方面。
  1、市场竞争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稀缺的能源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跨国大型能源公司、各类基金、财团、投资公司甚至一些中小技术企业争抢的目标。中国的海外投资进程起步较晚,项目运营尚不成熟,而国外的跨国大型能源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如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源市场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2、价格波动风险
  国际能源价格的既有垄断性,又有较大波动性。近几年来,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攀升而高速推进,一旦能源价格受市场供求、政治博弈、投资预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势必导致巨大投资损失。
  3、融资风险
  目前,国内公司的海外投资交易资金大多来自于国内的政策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所提供的大额过桥贷款;另外一部分海外收购项目则主要由国际出口信用机构及国际借贷机构的有限追索项目融资来支持。企业应重视如何控制融资阶段的风险,使融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处于合理水平。
  4、汇率变动风险
  我国所投资的海外项目,多处于汇率波动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如中东、北非、中亚及拉丁美洲等。而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又可以分为经营外汇风险、交易风险及折算风险三大类,可能使中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指能源资源勘探开发活动在特定的地质结构、地理位置等条件下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随着资源开发的活动的扩张,储油量高,开采难度小的区域都已被跨国大型石油公司所掌控,我国现阶段涉及的海外资源开发主要是新资源区或开采难度较大的项目,有较高的技术风险。
  1、技术相对落后
  现代能源勘探开采工业是一个科技和资本双重密集型的产业。而我国目前在技术方面同国际大型能源公司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导致生产效率水平不高。以石油行业为例,中国石油公司在资源勘探、钻井、压裂、采油以及冶炼等各阶段的生产设备先进性上落后于跨国石油公司。
  2、能源储量的预测风险
  能源勘探开发要求开发区域有资源基础,其投资规模、投资质量,受制于资源自身的条件。而中国目前对于新区能源勘探的投资比例较大,据统计目前能源勘探成功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33,因此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协同作业的高成本勘探开发活动面临着潜在的失败风险,且由于能源开发将在前期投入巨额的“沉没成本”,所以在能源储量或开发难度被错误预测时,企业很难灵活的转换投资领域或回撤资金。
  (四)跨文化经营风险
  在能源类行业中,跨文化经营风险是经常被忽视的概念,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差异是消费品行业所需衡量的维度。而近年来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因文化差异、偏好习惯、价值观冲突以及制度差异引发摩擦甚至投资失败的案例值得关注。
  文化制度的差异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如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与投资国制度或国际惯例的差异,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核算存在困难;海外投资企业外派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不适应外国的语言、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而影响工作效率;西方企业习惯于在法律比较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经营管理,而中国企业偏重于行政指导;一些投资目标公司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对于员工薪资福利计划,人员精简等问题的谈判过程艰难等。
  结束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源开发已成为必由之路,相较于一般企业通常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能源企业以国家战略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决定了其经济目标更趋综合和复杂。
  正确有效的识别、防范、转移和控制我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将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运作同步并行,有利于我国能源企业以低风险的竞争和竞争下的合作为纽带,实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能源产业链、追求投资回报和经济利润的海外投资活动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相关论文

主导能源风险海外战略模式
试论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