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读图时代网络新闻图片的特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96-03
  
  
  一、引 言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所谓“读图时代”,简而言之即谓当代人对于富有形色的直观性对象更加热衷和青睐,且如此者众,致成时尚。
  “读图时代”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习惯于快速阅读,图像阅读比文字阅读更省时省力;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读图时代”提供了技术支持,纸张、照相机、摄影机、电脑的接踵而至令种种视觉符号的展现精彩纷呈,一系列诸如电缆、网络等电子传输媒体的出现使得视觉符号的传递更快更方便,传播范围也更广泛,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还能增强现场感和生动性。电子时代的到来终于使图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三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形成是其社会根源,“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成为了一种消费品,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类像化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大众文化产品的接受与理解,另一方面也造就大众审美趣味的感性化。
  这种感性化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因此读图成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阅读的主体内容。大众文化对形象化的追求使人们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的意义放逐,也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呈现感性化特征。人们审美情趣的感性化还表现为包装、表演与虚幻,大众文化往往通过精美的包装向大众提供一个虚幻美好的世界。而这种包装更多是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达到吸引大众的目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的来临,阅读网络新闻是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现代人习惯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快速阅读,对这些人来说,图片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无图无真相”这句网络流行语就充分说明了图片在网络新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网络新闻中,图片更能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眼球,文字经常只是作为补充说明,也因此网络新闻中充斥着大量图片,这些图片有着一些相同的特性,笔者将在本文从正反两面来探讨网络新闻图片的特性,探究它们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
  二、网络新闻图片存在的优势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形式,网络新闻以网络为载体,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从网络新闻的特性可以看出,图片比文字更适合网络新闻的特性,相比于文字,图片更快速,更直观、更感性、更生动。归纳起来,网络新闻图片在以下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它让新闻不再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专利,人人可以当记者,信息量更丰富
  以往的新闻都是由新闻工作者采集发布的,发言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格局。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人人可以发布信息、转发信息、讨论信息。普通民众只要有一架相机、一台电脑,当亲历事件或是目击现场的时候就能记录事件,发布信息,扮演记者的角色。网络新闻不像传统新闻要求那样严格,网络新闻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征,因此,一张图片、一行简短的文字就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源,人人都有成为记者。“2010年8月8日凌晨,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出一条记述舟曲泥石流的19字信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很多天里,每天都有数万人等待他更新微博,一个人堪比一个通讯社。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网民的数量从几百万迅速膨胀发展到数亿,而每一个普通网民,都可能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成为记者”[1]。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全民记者”时代。
  在“全民记者”时代,博客、微博、论坛等都可以成为发布新闻的平台,普通民众只要有相机,会使用相机都可以成为记者,图片相比于文字更简单、更直观,不需要太高的学识和技术。网络新闻图片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新闻制作的难度,提高了网民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参与的人多了,信息量更丰富,新闻话语权不再只掌握在官方和新闻工作者手里,我们可以听到更多人的声音[2]。
  (二)时效性强
  时间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最讲究的就是时效性,差一分钟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图片的便捷加上网络的高速传播使得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如2010年的热点新闻“舟曲泥石流”和“宜黄强拆自焚事件”都是由网络率先发布信息,传统媒体再进行深度报道的。
  在舟曲爆发泥石流期间,是由一位网名叫“Kayne”率先在微博上发布“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这样一条信息,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在牵挂灾区的网友中传播、扩散。在之后的很多天里,“Kayne”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是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Kayne的真名叫王凯,在发出那条微博前,他是重庆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是放假回家的舟曲居民。那条微博发出以后,他成了一位没有记者证的“记者”,而且是国内第一个图文“报道”舟曲灾情的人,每天都有数万人在网络上等待他更新微博。在媒体抵达灾区之前,“90后的王凯,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1]。而在轰动全国的“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中,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害者也是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再通过网民的转发最终引起全民关注。
  由普通民众发布的新闻一般都图文并茂,在初期发布信息的时候一般以图片或是简短的文字为主,在深度报道的时候则以文字为主。图片可以拍摄之后马上发布,而文字还得经过构思创作,在时效性上远远不如图片,而且网络新闻的编辑要求不像传统新闻要求那么严格,因此在网络新闻中,一张图片就可以代表一则新闻。图片的便捷加上网络传播的高速度使得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三)生动形象、简单明了
  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可以说是图片与文字最根本的区别。人类都有一种追求轻松的本能,图片浅显易懂,加上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读者,观众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不需要像阅读文字那样还要经过思索。“另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改变着人们对图片的创作手法。如果说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视觉符号的创作提供了硬件平台,那么Photoshop,Flash, 3Dmax等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的图形、动画创作软件则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现代人不再满足于简单单纯的平面绘画和记录,而是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创作。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和这些创作软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专职的图形和动画设计师,图像和动画创作也逐渐风靡起来,成为一种时尚”。图片编辑技术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图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如果一张图片就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他就不会再去细读文字,且图片色彩鲜明,很容易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好的图片让人一眼就可以对其印象深刻。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来说,图片的这种特性最满足他们快速阅读的需求。
  (四)传播范围广,且能进行多次传播
  网络新闻传播不但速度快,传播范围也很广。看看“芙蓉姐姐”、“凤姐”、“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事件的热度就可以知道网络的影响力。此外,网络的互动性使得新闻可以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传播。
  “早期的网络新闻就像传统媒体一样,一条新闻只是进行一次性的简单发布。但是,随着网络新闻编辑手段的丰富,网络新闻资源被越来越多地得到循环开发与利用。”循环化的含义是,网络新闻资源可以通过数据库长期保存,并被加以无限制的反复利用。利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被再次发布,可以作为相关新闻链接,也可以通过分类检索加以利用。当技术进一步发展时,新闻发布的通道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最常见的是手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两者都是便携式的电子信息获取终端。发布方式与通道的多样化,也意味着网民的“转发”行为的增加,网民在新闻阅读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在看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时,往往会利用电子邮件、转贴到BBS或手机转发等方式,使新闻传播到更多的人。以上几点是网络新闻的特点同时也是网络新闻图片的特点。
  三、网络新闻图片不足之处
  网络新闻图片虽然具有快速、形象生动和信息量大的优点,但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人类文明历史大部分还是由文字记载的,图片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作,尽管“读图时代”来势汹汹,但图片要取代文字在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新闻的深度挖掘还需要文字来表达,需要思想来依托。好的网络新闻应该是图文并茂的,刚开始用图片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读下去,一则新闻要产生价值和思想还需要文字的叙述。笔者认为,网络新闻图片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下四点:
  (一)权威性不高
  “全民记者”的特性大大丰富了网络新闻的量,但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假新闻和炒作新闻,这使得网络新闻的权威性不高,这是网络新闻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足之处。网络新闻图片作为网络新闻的一部分,权威性也不会很高,加上网络图片编辑技术越来越发达,图片造假越来越多,民众普遍对其信任度不高,更多的是把它当成娱乐的消遣。网上的报料最终还是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士,通过新闻的处理流程,才能做成一个产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媒体信息的权威性。此外,网上很多新闻图片的发布者没有经过专门的摄影训练,拍出来的图片都相对粗糙,能抓住新闻最精彩最关键的瞬间的人比较少,这种粗糙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其权威性。
  (二)娱乐至死、恶俗泛滥,缺乏新闻的严肃性
  网络世界恶搞成风、娱乐至上,各种假新闻、恶俗炒作充斥其间,这对于讲求客观真实的新闻来说,缺乏严肃性,致使民众对网络新闻比较缺乏信任感,更多是以一种娱乐的态度观之。
  Photoshop的盛行不但使图片编辑技术大大提高,更带来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恶搞,不可否认,恶搞有时候也可以很有趣味,也可以富有内涵,但现在的网络世界里更多的是些低级无聊的恶搞,对于新闻图片来说,恶搞会损伤其客观性和真实性[3]。
  现在还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各种恶俗炒作盛行,除了增加点笑料无任何意义,但网络新闻图片传播范围广和PS恶搞的特性使各种恶俗的人和事充斥网络空间,芙蓉姐姐、凤姐、兽兽等很明显带有炒作性质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低俗成风,长此以往,人们会习惯了低俗,丧失对高雅和低俗的鉴别能力,这是网络新闻图片相对传统媒体暂时还无法克服的一个弱点。
  (三)侵犯他人隐私,突破道德底线
  人类普遍存在着窥私欲,网络的便捷传播为人类的窥视欲创造了便利,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曾轰动一时,在满足了大家的窥视欲后我们是否有想过这其实是很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笔者在此不讨论艳照门几位主角的个人作风问题,艳照门图片的上传者和传播者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和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但是因为网络共享的特性,民众普遍不这么认为,而且还津津乐道,更加速了事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图片都得以传播,但也很容易造成侵犯他人的隐私。每一个网络信息发布者在发布信息之前应先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上考量下,这样做是否不道德、是否触犯法律[4]。
  (四)依赖图片,造成阅读水平低下,忽略事实的真相和细节
  “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但是,这些优点扩大后即是它的缺点。图像浅显易懂,加上配乐,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读者,观众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而面对文字主动思索,进行再造想象的乐趣也消失了。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看了图像后观众头脑中是不是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林黛玉之美只是林晓旭之美吗?刘备摔阿斗究竟怎样摔的?文字变成了图像,选定了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其他的种种可能都被舍弃了,埋没了。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5]。
  此外,图片直观的特性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或是曲解,忽略事实的真相和细节,对于没有亲历现场的观众来说,要了解事件的全貌还得依靠文字的解说。
  总之,读图并不意味着对内涵的放弃,而只去追求轻松、好玩,只求感官的愉悦,那样读图就将流于肤浅和庸俗。图书丰富的内涵还是需要文字来表达,需要思想来依托。读图也不是简单的对图的识别,图应该着力表现文字所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只有这样,读图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为自己开拓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关论文

读图时代时代图片网络新闻
浅谈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和管理策略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新时代优化行政管理的成效思考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