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必然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党内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党内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又是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是习近平同志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
  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意义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弘扬风清气正社会风气的现实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内政治生态是党风的集中体现,因此,党内政治政治生态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党内政治生态健康,社会风气就比较淳朴。党内政治生态污浊,社会风气也不会风清气正。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培育健康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政治文化是人类进行政治实践的产物,体现并影响着政治参与者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优秀政治文化。但是如果污浊的党内政治生态长期得不到净化,党的优秀政治文化必然会受到侵蚀。一旦党内政治文化受到严重侵蚀,那么对从政主体将会产生持久而深入的恶劣影响,就好似疾病入骨髓。因为比之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传承性,政治文化有时候不会因为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们国家两千年前的政治文化还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因此,净化、修复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弛而不息。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力量有时候大的惊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党内政治生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制度、软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说到底还是被污浊的政治生态在经济发展上的综合反映和具体折射。
  二、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
  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个总的目标是风清气正。这样党内政治生态至少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在选人用人上是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这是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得重用。让乱作为、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让跑官要官的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受到严肃查处。
  第二:健康的政治生态在从政主体之间关系上是健康的形成机制。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从政主体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互相协助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或者是互相拆台的对立关系。这种健康的关系既是在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内在运行过程。
  第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有自觉的纠错和修复机制。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中,其自身往往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某一从政主体出现破坏政治生态自身系统的行为,那么其他从政主体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抵制,而不是跟着一起破坏或者是保持沉默。
  第四: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从政主体积极作为、不怕出错的勤政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做不做事都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懒政庸政行为。当然也是不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的一种反映和折射。在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中,每一党员干部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怕出错 ,勇于试错、敢于担当,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内在气质,鼓足干劲去做事。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
  1.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首先要抓“关键少数”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党内政治生态恶化,主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干部的权力失控,也就是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没有做到依法依规用权。主要领导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约束,主要领导的行为是否规范廉洁,直接影响到本地区、本部门的政治生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抓“关键少数”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2.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有效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的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列宁《怎么办》中指出:“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其性质自然而然而且必然取决于这一机构的活动内容,即党的实际活动内容决定党的组织形式和性质。”如果党的政治生活不严肃、随意化,那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会由为人民服务的党,变成为自己服务的官僚阶层。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态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因此,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始。   3.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的反腐败
  政治腐败是一类社会现象,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公权力或职务之便,牟取职权以外的利益,或做出某些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腐败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敌人。苏联共产党就是因为长期解决不了腐败问题,最后亡党亡国。 恩格斯1879年给马克思的信中说:“当各种腐朽分子和好虚荣的分子可以毫不阻碍的大出风头的时候,就该抛弃掩饰和调和的政策,只要有必要,即使发生争论和吵闹也不怕。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的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高压反腐,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反腐措施,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快制度建设和具体的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反腐”,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十八大以来,一方面,中央修订出台很多新的党内法规,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使全面从严治党有规可循。另一方面,狠抓制度落实。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很多人都感叹,党内那么多法规,就是管不住一张嘴。但是八项规定出台后,可以说效果非常明显,这就是狠抓落实的结果。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进行“思想反腐”,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位一体”的长效体制机制。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进行“思想反腐”。由于我们采取的反腐措施科学,反腐成绩有目共睹。这就是腐败蔓延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随着反腐的持续深入,党内政治生态逐渐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态势。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党上下同心,持之以恒,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就像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全党同志要严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从而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

相关论文

党的历史从严必然生态政治
生态旅游在国家公园中的效益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试论政治哲学论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的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浅析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
浅谈政治理性的公共内涵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