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一、复调的起源和本质
  复调理论来源于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中指出"复调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是独立于作者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对自己和世界有着一种特殊的看法,小说表现的不是作者的完整意识,而是具有几个意识相互作用的对话性质。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个体在进行精神思考的时候,无法摆脱置身其中的群体意志,与群体既有对立,又存在互助互补,在不同的时机,个体和群体的相对关系都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形成不同的方圆平衡。同时,群体意志和生存环境既是个体精神的土壤,又制约着个体精神的发展,束缚着个体精神的伸张。所以个体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一无形的障碍,在进行精神抉择的时候,必然要考量群体意志和周围环境,这就是对话,体现在文学中就是复调艺术。
  二、鲁迅小说中的复调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复调,《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日记,《孤独者》中魏连殳给我的信,《在酒楼上》吕纬甫沉浸的自我叙述,《伤逝》中涓生的自我追忆等,这些都明显运用了复调表达。
  1、鲁迅小说中复调的类型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的特性是相同的,但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性,一种是缺乏自觉精神的泛意识对话,这在小说中多是需要启迪的民众,如单四嫂子、阿Q,他们在群体意志面前时完全的劣势,缺乏自主权,多体现了扭曲性,这类对话属于盲意识对话;另一种是具有自觉精神的潜意识对话,在鲁迅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对话意味,每一个主人公在说话或者行动时好像都有一个第三者在参与,那个第三者在意识里干扰着主人公,让主人公不得不顾及到他。这个第三者是谁?这一类对话是鲁迅小说复调艺术的典型运用;如果考虑到小说的读者效应,鲁迅小说还有一种文本之外的对话,和读者的对话,前两种设计于文本之内的对话就是为了启迪读者,希望培养出更多富有战斗精神和斗争经验的新的思想斗士,这类对话是启蒙对话。
  2、鲁迅小说复调的具体运用
  "今天晚上,……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①
  对于《狂人日记》,以往解读的重心放在了那篇古文作就的序和白话文的日记的对比结构上,但我们可以试着抛开前面的序言,来重新读一读狂人的日记,我们也可以问出一些问题:狂人在对谁说话?狂人说话时那种急迫的气氛缘何而来?答案很简单,狂人在日记中肯定是在对自己说话,那种紧张的气氛缘于狂人躁狂症产生的自身压迫,他的自身压迫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第三者,外界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这个压迫者,都是他在日记中要用第三只眼紧紧防备的,在这里还有一个倾听者,那就是分裂的自己,狂人对之说话的那个分裂的自己。所以在这里有三个角色,狂人,分裂出来的狂人,压迫者。所以这篇日记本身就是三个角色互相对碰的过程,是一个内在分裂灵魂之间的对话。
  狂人只存在于《狂人日记》中吗?不是的,狂人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有着深层自我、我、压迫者三个角色的互相碰撞,我如果在外界找不到依托,便会开掘深层自我,以对抗压迫者,这个压迫者可以是自然与物质,也可以是文化与精神。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回归到鲁迅,我们就多少能看出一点他内在精神的斗争,体味黑暗沉潜的自我,无力的我,压迫者,这个压迫者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又爱又恨的群人,在三个角色的第一层分裂之上,他还有着第二层的分裂,就源于这个压迫者。鲁迅在另一篇小说里有着更直观的表现。
  《孤独者》中魏连殳留给叙述者的那封信是整篇小说中最激烈的部分,它不只是激烈,而且是惨烈。申飞和魏连殳是什么关系?魏连殳在信中说到的敌人是谁?以往的研究视角往往放在魏连殳身上,我们试着把注意力移动到叙述者身上,看看他的表现与马脚,在文中"我"一直是个半隐人,魏连殳的出场全在"我"的视线之中,"我"也是魏连殳的倾诉者,在这里"我"好像是一个优游自如的存在,其实不然,"我"是一个胆小的退缩者,"我"一直不敢出面,表面上"我"在公开魏连殳,其实"我"是在隐藏自己。魏连殳信中的敌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那个希望他活几天的人就是"我","我"为什么希望他活下去,只因为我同情他吗?而是因为那个魏连殳就是"我"的魏连殳。魏连殳,"我",敌人,又组成了一个三色花环,只是这封信打破了"我"的叙述主导,深层自我的魏连殳已无法在潜意识里蜷息,"我"也无法再持有他,这封信是他对敌人的控诉,也是对"我"的诀别。从此,"我"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自我,敌人无比强大,"我"已无处可隐,魏连殳在的时候还有隐的空间,现在连这空间也消失了。
  到处充满了声音,自己的声音便微弱起来。鲁迅就是文章里那匹受伤的狼,只有在深夜的旷野中嗥叫。
  三、鲁迅小说中复调的艺术效果
  复调展现的是对话的双重性,一个对话结构的形成必须具有着完整的对话主体和对话平台,主人公并不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形象得以遁现实之形的桃花源。复调在鲁迅小说中构造了完整的对话结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必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复调艺术正是展现人物完整精神,侧面表现社会环境的充分表现手法。鲁迅小说中复调手法的运用,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和社会环境的对话关系,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
  复调本身就是人类精神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产物,在鲁迅小说中,通过复调深刻剖析了人物精神的复杂性及其复杂性因素,他像一个精神外科医生,在小说里一步步完成着他的精神分析,寻找着病人的病节,复调就像一把有力的手术刀。
  注释:
  ①鲁迅.狂人日记[M].京华出版社,2006

相关论文

小说艺术鲁迅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
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的研究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
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探讨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