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民族地区道德文化相对薄弱,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农村学校德育力度不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德育压力尤为巨大。而中华美德的深厚传统和巨大感召力,应是对道德教育落后的严峻挑战,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建设传统美德校园文化
  1.内容上讲求有机统一。学校可将“传统美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精心选择传统美德中传承度较高而本校又迫切需要倡导的几个德目,如孝、信、礼、勤、行,在教学楼的每个楼层分别安排一个不同的主题,五个主题之间相互补充、彼此呼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体系。
  2.布局上构建立体网络。教学楼的每个楼层在一个统一的传统文化主题下,设置一个总纲,对该项传统美德进行相对详细的阐释;在几个楼梯出口和楼梯拐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点,从不同角度对总纲进行揭示和补充。每个楼层几个文化看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向的文化走廊;每条楼梯的文化看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纵向的文化走廊;而几条横向走廊和几条纵向走廊联系起来,就能形成整个学校的文化网络。由于各楼层的文化牌匾都精心统一在显眼处,这样,学生无论身处教学楼的哪一个位置,抬头低头都能看到这些传统美德的提示,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形式上体现古典风格。可通过古典的名著名言、水墨写意的背景、古朴端庄的字体、大鼎折扇等配图以及雕花镂空的木窗等营造古色古香的感觉,从而紧紧扣住“传统美德”这一主题,使教学楼处处彰显出一种传统文化的厚重氛围。
  二、开展传统美德诵读活动
  学校可先以班为单位开展以“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文明学子”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再在全校以比赛形式进行集中展评。诵读内容可选择《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与传统美德有关的国学经典著作,采用诵读、演唱、舞蹈、器乐演奏、现场书法等相互融合的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大声诵读、反复诵读和多种形式诵读,向全校师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掀起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热潮。
  三、开发传统美德校本课程
  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可以尝试开发以传统美德为基本内容的校本特色课程,将中华传统美德系统地引进课堂,改变以往学校德育零散无序、空洞被动的教育状况,探索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育机制。
  开发校本课程涉及教材编写、课件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这里重点谈谈校本教材编写这一核心问题。
  1.教育主题的选择
  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的选择,一是要基于传统美德精华,二是要考虑时代特点和要求,三是要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对于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来说,应侧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感化:忠――忠于祖国;孝――孝顺父母;仁――仁心善行;礼――待人接物、举止言谈合乎文明礼仪;信――为人处世诚实守信;义――正直勇敢、敢于担当;志――有梦想、有追求、志存高远;勤――刻苦学习、勤奋做事;能――有一技之长。
  2.教材形式的设计
  美德教育教材的编写要突破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旧模式,坚持四个原则:有新意,有个性,有实效,可操作。体现两个思路:一是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实践;二是扬善去恶,注意通过美丑对比,反思不足与追求完善相结合,使学生不断摒弃自我。
  教材可以设置以下栏目:
  一是美德解读。二是名句积累。三是故事感悟。四是发现美德。五是自我反思。六是主题实践。七是总结评价。八是美德选读,选编体现该栏目的古今故事,如先贤圣哲、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模范的言行以及本地好人好事等,作为以上美德内容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以供学生自由阅读了解。
  四、建立美德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可探索建立“美德少年评选”等模式的传统美德评价体系,每学期认定一次美德少年并颁发美德勋章。期初,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申报学校倡导的几个美德中的一个美德目标,学校进行公示。期中,学生进行实践,并收集整理资料。期末,学校进行认定表彰。每次认定,应经过本人申请、父母同意、班上陈述理由、同学推荐、全班投票、老师同意等程序,美德少年的认定宁缺毋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枚勋章来之不易,具有分量,使美德评价成为引导和激励学生努力争取、不断向善的一种动力。

相关论文

地区农村中学传统教育美德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