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淮安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改善对策研究

  淮安市作为江苏后发城市,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生产快速扩大,用工不断增加时期,也是各种劳资矛盾高爆发几率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淮安市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构成也日趋多样化。现实状况表明,目前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虽然总体上呈现稳定态势,但一些私营企业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致使员工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往往难以取得一致。
  一、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
  自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淮安市积极要求全市各类企业积极执行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签约率显著提高。但通过调查仍然存在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1)部分企业劳动合同了签订比例低。企业外来职工、季节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其流动性比较大,相当多的人只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而无有效的劳动合同。例如,淮安市部分服装、小型电子代加工企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很多来自四川、甘肃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短期工作发展频率高,50%以上被调查员工均未签订合同。
  (2)劳动合同存在不规范之处。有的书面合同不够规范,条款内容简单粗糙,甚至明显地表现出不公正性。甚至有的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节假日加班只按照正常工作日工资支付,也有的企业要求员工每周必须达成一定的加班时间,否则无条件离职等等不合法条款。
  (3)集体合同流于形式。集体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形式。但集体合同流于形式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签订集体合同的私营企业,大多数工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多数地方私营企业的集体合同根本就没有经过谈判,私营企业主往往是在上面的督促和压力下,应付差事而已,因此这样的集体合同是起不到什么实际效果的。
  (二).部分私营企业工资偏低且缺乏正常的增长机制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问题是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才与雇主缔结劳动关系的,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进入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和追求。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我国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然而,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并不等于劳动者可以获得不低于这一标准的工资报酬。目前,淮安的私营企业主要是拖欠克扣工资、故意降低工资和实物抵工资问题。
  (三)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社会保障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淮安私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属于一种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各个企业的经济状况不同,职工享受的保障待遇也存在很大差异;第二,职工享受社会保障的范围太窄,没有按规定将社会保障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尤其是在餐饮服务业和服装、电子加工业的情况相对最差,均有近43%的员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第三,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劳动者没有参保意识,特别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者。调查发现,现实中用工单位普遍认为参保会增加用工成本,导致企业运行效益降低,而农民工则因为不能立即受益也不愿投保,主动和资源申请放弃各项保险的缴纳。加之当前保险异地转移难度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自愿放弃参保的几率。第四,缺乏法律的保障。地方政府为引进资金,对拒交保险费的企业采取放任态度。可见,私营企业缺乏对劳动者的劳动福利保障。私营企业不参加社会保险,使一些规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无法实现,既损害了职工合法利益,也制约了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进展,影响了保险基金运作的调控能力。
  (四)劳动时间长以及劳动强度大
  对于众多私营企业来说,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强度,是提高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力,获取更多剩余价值最常用的方式和方法。根据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50强私营企业专项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有51.23%采取的是三班制,17.9%的企业采取的是两班制,只有30.87%的企业是单班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工人身心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工伤事故频繁发生。而且在部分企业还存在加班工资难以兑现,强制加班等现象。
  二、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劳资双方利益的不一致
  当前,由于淮安市有很多私营企业尚处于原始积累到起步阶段,企业的经营环境较差,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私营企业往往只从尽可能降低成本上下工夫,以尽快完成原始积累。而为了降低成本,私营企业千方百计地减少工资成本,包括压低工资、克扣和拖欠工资、延长劳动时间、用加班加点增加劳动的绝对量来相对降低工资;逃避社会保险参保的责任,减少参保费用支出;降低职工福利、职工劳动保护等费用支出;减少或逃避职工培训支出,降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等等。这固然能够提高一时的经济收入,但破坏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劳动者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消极工作,根本不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也就不会为企业出谋划策,从这方面看,企业的损失其实更大。
  (二)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的、原生的层面是劳动与资本的配置。在劳动力市场上,是资本所有者雇佣劳动所有者,这从一开始就显现出资方与劳方的地位不平等。撇开现实生活中各自的社会地位、话语权、社会影响力、社会关系、物质财富支配权这些本来的差别不说,资本离开了劳动,资本家仍然可以生存一个时期,而劳动离开了资本,劳动者就无从生存。特别是在当前苏北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经济背景下,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加倍扩大,无限延伸。这种本质上的不平等,使私营企业的劳动者从一开始就成为劳资关系中的弱势方,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权利容易受到侵犯,劳资争议容易发生。   (三)政府部门行政作为不当
  法律法规是规范劳资双方行为、实现劳资关系和谐的根本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虽然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制度规定,但其对私营企业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同时,劳动合同的执行夜主要依赖企业的自觉和劳动监察部门的监察,实践当中,又由于私营企业规模、分布等原因,各级监察部门往往是鞭长莫及。最后的结果是在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经常表现出雇主独大、为所欲为的特点,这也正是现实中人们发现私营企业违反劳动法情况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四)私营企业社会责任匮乏
  美国著名学者阿基.B.卡罗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在当前发达国家,一个良好的企业必须具备公众所认可的社会责任担当,否则该企业和产品将很难被民众和市场认可。近几年来,非公有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成为城市就业的主要领域,但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非公有企业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不到位,有的随意压低、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有的不参加或(下转第69页上接第80页)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有的单位劳动条件差,危害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睡康;有的任意辞退、开除职工等等。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劳动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到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协调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刻不容缓。我国不少企业与劳动者劳动法制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许多私营企业主与管理人员对劳动法内容了解较少,把劳动关系的管理完全当成企业一方的自主权,在管理企业时不能遵守劳动法的基本要求。而职工对劳动法的内容也了解很少,不知适法律赋予了自己什么权利和义务,并且由于就业困难,许多劳动者为获得和保住就业机会,不到万不得已,对一些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能忍则忍。安置社会就业、保障职工福利、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企业在遵守法律和规范、维护道德和诚信、争取公平和公正前提下,特别要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
  三、淮安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改善对策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问题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构成也日趋多样化。在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的前提下,利益群体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由此引发的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当前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以职工要求提高工资收入、改善劳动条件为主要诉求的新的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事关企业健康发展,事关和谐淮安建设。相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摆上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有效措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企业依法保障职工权益
  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原则,针对非公企业、外资企业等建会薄弱环节,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切实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着重抓好各类园区、城乡产业链和外资企业,以及农村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工会工作运行机制、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畅通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切实把工会建设成“职工之家”。稳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聘用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干部工作,探索中小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主席直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工会专兼职干部队伍。
  (三)深入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以及工业园区活动
  全面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企业创建活动。按照扩大范围、突出重点、完善机制、体现成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和谐企业创建范围,完善多层次评选机制,积极推动创建工作由规模以上企业向中小企业拓展,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向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拓展,探索经营性事业单位开展和谐单位创建工作。以“共谋发展、共享成果”为主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和谐创建“评估改进行动”,研究制定和谐企业动态管理办法,对已评为星级企业的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对“回潮”企业限期整改。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关论文

企业劳动关系私营改善对策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