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由《速度与激情》看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

  好莱坞电影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最好的典范,它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电影业的繁荣。尽管有学者认为其商业片中充满了铜臭味,对其商业运作模式不屑一顾。但是必须肯定的是,好莱坞电影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在电影产业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充分地展现了它的魅力。整体来说,好莱坞电影中最具商业性的是动作片,而在最近的动作片中,著名华裔导演林诣彬执导的《速度与激情》(Fast & Furious)系列电影堪称商业价值较高的典范。自2001年诞生以来,至今已创下全球票房23亿美元的纪录,仅第七部的中国内地票房就突破20亿元人民币。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高科技手段以及美学技法,与美国过往的传统动作片相比,《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场面设计更加恢宏,在给予观众感官刺激方面更贴近观众的需求。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速度与激情》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一、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建构概要
  对电影商业美学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电影商业美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电影商业美学的研究范式。当前对电影商业美学的概念界定仅仅停留在描述现象的层面,范式匹配做得并不到位。对电影商业美学的概念而言,概念由“电影商业美学”转变为“商业电影美学”那一刻起,就意味着电影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了商业电影。电影存在商业性是合理的,许多人将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对立起来,这是不合适的,电影中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坚持以市场为中心,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1]对于电影商业美学的研究范式,不同的学者根据消费者对商业电影的存在以及对商业电影的认可程度进行了分析。在当前的电影学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对观众与电影之间联系的忽视。当前的电影学注重的是“文本消费”,电影的命题往往设置在产业和文化层面,而要实现电影的商业美学价值,最重要的是将电影的制作过程与观众的接受程度紧密联系起来。
  随着人们对电影的审美需求不断增加,电影业也在不断发展。商业电影的萌芽来自于动画电影,动画电影起源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动画电影的发展达到辉煌,这时期的动画电影就显现出了与商业美学的联系。此时电影的制作过程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观众的欣赏趣味,并已经开始引进一些新的技术,这时的电影已经开始尝试兼顾观众与商业、技术的结合。“商业美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学者理查德?麦特白提出的,他认为好莱坞是电影商业美学运作的最佳典范。事实上,好莱坞也确实推动了整个商业电影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好莱坞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电影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通过在电影中寻求商业和艺术的结合来确定自己的美学惯例,并随着市场的变化来随时做出调整。以近年来好莱坞青睐的科幻题材为例,其剧本大多为畅销小说所改编,这种由小说转换为电影的模式首先就保障了电影的受众,同时也产生了异样的美学反应,这不仅仅是媒介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小说充满迷幻感的故事情节通过技术在电影中实现了再现,小说中的思想感情也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说中文字所难以详尽表述的内容。同样,高科技的手段不仅运用在科幻电影的摄制中,同为类型电影的动作片一样能够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观众与电影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二、《速度与激情》中的情节设置与市场宣传
  《速度与激情》是以赛车为主题的系列电影,到目前为止已经拍摄完成了七部。电影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各大名牌跑车在公路中狂飙。飙车少年布莱恩奉FBI之命获得了帮派领袖多米尼克?特雷托的信任,同时也与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娅产生了感情,从此卷入了一次又一次与贩毒集团、暴力团伙的恶斗之中。对于这样一部以“车+动作”为题材的商业片,就需要一气呵成地直接传达给观众某种热血沸腾的观影情绪。虽然已经拍到了第七部,但每一部都相当精彩。影片通过人物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两难选择串联起一系列电光火石的飙车情节,远胜一般的动作片中单纯的追车场景,如当多米尼克决意洗心革面,被联邦政府判处了25年的监禁之后,原本是公职人员的布莱恩却因为兄弟之情而带领同伙劫车救人。在电影《速度与激情》中反复强调了“家”这个字,从第一部到第七部一直如此,甚至到最后,多米尼克给有关他和一众兄弟的关系做出了最好的定义:不是朋友,是家人。尽管江湖中的恩怨与紧张刺激的街头追逐是观众难以体验的,但是影片所传达出来的始终并肩前行的深切情谊却准确地找准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从《速度与激情》的相关市场营销策略中可以看出,其在市场当中有着独特的市场宣传策略,首先,影片的营销团队充分地把握住了观众的情绪和思想,将情绪营销完整地融合到了整个影片的营销过程当中。纵观《速度与激情》的整个推出过程,情怀是其宣传过程当中最大的杀手锏,以《速7》为例,在影片还未上映之前,影片的相关宣传营销团队便连续在网络上发布了和影片有关的影片主题曲和精选特辑,尤其是影片的片尾曲,通过婉转悠长的旋律将前几部当中的青涩回忆全部牵扯出来,把观众的情绪带向高潮,再加上精选特辑当中的布莱恩15年以来的回忆,更使观众心中的熊熊烈火被点燃,增加了电影的吸引力;此外《速7》还合理地运用了整合营销的模式,除了定时发布一系列的海报,定时投放一系列的预告片之外,还和当下较为火爆的应用软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将影片的相关广告和宣传活动通过合作供应商进行投放宣传,累计了线上的活跃度,《速7》还在线下和一些展览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组织一系列的“看电影,送礼品”的线下活动,通过线下的宣传为电影预热。   三、《速度与激情》中的奇观特效
  奇观特效,是通过使用特技给观众视觉冲击,已成为商业电影中的创作思路以及对美学的要求。在场景、速度、新奇、时尚、个性、规模等各种形式上进行极限的追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2]在电影《速度与激情》中,出现了大量令人瞠目结舌的特效镜头,例如驾车跳伞、穿越阿布扎比三塔、驾车撞直升机等,其中,最让人好奇的是在主演保罗?沃克去世一年后,这部精彩的影片是如何被制作完成的。
  2013年11月30日,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主演保罗?沃克不幸在车祸中去世,整个剧组陷入停工状态,在停工的两个月中,制片方曾经多次讨论是否将已经拍摄了大半部分的戏推翻重新替换演员再次进行拍摄。就整部电影的成片效果来看,剧组做得非常完美,虽然保罗的戏份依旧很重,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是看不出来哪些镜头是由保罗本人拍摄完成,哪些是由电脑特效合成的。为了让这部电影能够继续拍摄下去,剧组采用了多种补救措施。首先,是由剧组对整部电影的剧本进行调整,适当地减少保罗的戏份,同时也要保证已经拍摄好的片段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由于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第四、第五、第六部拍摄的间隔时间较短,保罗的年龄、身材以及体型的变化都不是非常大,所以剧组在进行后期剪切的过程中也将前几部中保罗的片段进行剪切,在这部戏中实现重复利用。第三,整部电影中也存在着较多的无法用原始素材填补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剧组找到了由彼得?杰克逊一手打造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利用CG动画进行弥补。在进行保罗戏份补拍的过程中,维塔工作室采用3名替身演员及7台摄影机,其中一台摄影机专门对准演员面部进行拍摄,方便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电脑合成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在3名替身中,有两位是保罗的亲弟弟,身材与保罗本人极为相近,大量的CG渲染和真实的拍摄场景相结合,让整部影片并未出现较大的破绽。保罗饰演的布莱恩与多米尼克分道扬镳之际的镜头更是因为演员的亡故而有了某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随着电影特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G动画基本已经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对于《速度与激情7》中所运用的“换头”技术,华大影院的总裁、中国影视后期制作产业资深投资人李文伍表示:“换头”技术是特效合成技术,“换头”可以换成真头像,也可以换成经过CG处理过的假头像。表情捕捉技术的关键在于面部表情捕捉的技术和生成软件细节处理是否完整。“换头”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和困难的后期制作技术,目前我国的这项技术水平尚参差不齐。但是《速度与激情7》中的“换头”技术显然达到了领先的水平,这也是整部影片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性环节。
  四、《速度与激情》中的明星阵容
  作为好莱坞打造的最为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速度与激情》也自然具备好莱坞电影中一贯的强大明星阵容作为支撑。2015年,《速度与激情7》迎来了包括范?迪赛尔、保罗?沃克、巨石强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在内的全明星阵容的回归。在本次的明星阵容中,范?迪赛尔作为演员的同时,更是身兼电影制片人的身份。而曾经出演《敢死队》的动作巨星杰森?斯坦森也参与了本次演出,在本集中出演大反派德卡特?肖,其本身具有的强悍气质与影片中反派的气质相融合,加上过人的演技,同时《敢死队》的影迷中认可其演技的一部分人也会因此关注《速度与激情》,这大大满足了其商业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速度与激情7》中虽然主角之一保罗?沃克因为意外车祸离世,但是通过特效进行拍摄将其重现于电影中,一方面是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对其致敬,另一方面,这同样是一种明星效应,为其票房添色不少。
  克拉考尔指出,要解释明星“对观众的魔力,就必须承认那是因为他的银幕形象满足了当时很普遍的某些愿望――跟他所表现的或暗示的生活方式有联系的某些愿望”。早期的美国电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演员的地位是极低的,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机器而不关注演员。如今的美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上商业体系最为成熟的电影,在好莱坞,明星阵容作为吸引观众的最有效也是最有力的手段,通过明星的魅力提高电影的商业价值成为商业电影宣传中最重要的筹码,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演员保罗?沃克、泰德?拉文、乔丹娜?布鲁斯特等为电影增色不少,并且不同于某些系列电影更换电影主角的习惯,《速度与激情》从第一部到第七部主要的演员几乎没有更换,这一方面比较符合剧情的发展逻辑,同时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而这也要求演员必须成为影片创作的中心,无论是剧本写作,抑或是电影的整体风格掌控,都必须注意与演员这一重要元素结合。电影角色毕竟要通过演员的表现才能在银幕上立体起来。好莱坞电影的明星绝大部分是从类型化的角色走上明星之路的,一个演员往往开始是被当作某种类型的演员加以塑造,等塑造成功之后就会固定角色,从市场的角度考量,最有票房价值的往往是以固定角色出演的明星,因为他们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更具可信性,观众更容易接受。《速度与激情》中的几个主演从第一部就固定了所演绎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设定是符合人物自身的特点的。
  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整个电影体系至今仍然在逐渐完善。当今的电影产业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电影是一件特殊的艺术品也是一件消费品。当把电影作为商品进行销售时,电影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即为观众,因此商业电影美学必须始终重视电影与观看者之间的联系,甚至从电影商业性的角度来打造电影的艺术性并推广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充分体现了好莱坞在市场营销、角色打造方面的手笔,是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的典范。

相关论文

好莱坞美学速度激情商业电影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市场营销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