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1 前言
  从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是融入在日常的交往和生活过程中,幸福感和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综合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能力和老年时期的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方向,改善其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综合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特点
  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根据当前的研究,主观幸福感可以被定义为评价者自身或者群体个人根据自身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情感、生活状态进行主观的认知和整体性的评价。在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中,包含了多个内涵因素,包括评价者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情感认识、期待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界定,是一种主观式和期待式的评价体系,是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与个人的期望值进行对照,评价自身的生活方式与期望价值的吻合程度。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都使用了主观幸福感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主观性概括和认定,确定自身的幸福感水平和生活评价 。
  2.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主观性
  在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根据评价者本人设定的认为标准,而不是依靠他人或者外界的判断标准,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个人倾向,包括对于自身的看法和自我意识的整体了解。
  2、综合性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水平的评价、社会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考察,其内容和衡量方法具有综合意义。
  3、稳定性
  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长期来看其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从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过程、评价方法和作用因素来看,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并不会根据环境的改变、周围群体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而言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 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过程中,会深刻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氛围和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习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氛围和社会传媒所展示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状况的改变,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自我的社会交往认知比较固执和片面,非常容易对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放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方式。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群体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行为偏差、社会性格改变的现象,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由于现在城市生活的变迁,的大部分学生处于在外求学或者较为孤单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固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种负面的性格因素将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例如,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很多学生一旦与别人出现争吵、摩擦,自身的内心感受和委屈无处排遣,或者将其他人的错误放大,给自身一种错误的情感暗示,影响自身正确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3.3 个人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和情绪控制力。根据当前的调查显示,在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心理感受能力更好,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和感受力度也更加全面。相反,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的调节能力和感悟能力相对较低,在日常接触中过于严肃和生硬,经济状态过差就会使得大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形成严肃、刻板、为人苛刻的不良心理理念,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过于紧张、害羞,不能自然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
  3.4 个人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大学生上学时期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和社会评价,并且要不停地进行自我肯定和否定,容易引发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很多就业困难、学习困难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从而对待生活产生不耐烦情绪,进而引发就业或者情绪焦虑。面对生活压力的情况,大学生需要自身的心理调节,才能回到正常的状态。然而当前大学生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对自身的心理状态缺乏关注;并且由于找工作的阶段比较繁忙,经常面临着较为匆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心理调节,使得自身的心理焦虑问题愈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4.1 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应当充分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价值状态。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显得异常活跃,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求知欲。青年大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有较强烈的精神需求。大学生不仅对文化、技术和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感兴趣,对政治问题也较为敏感,能够独立思考和认识国际、国内和企业大事。三是自我意识突出。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四是较普遍地存在着争强好胜心理、。青年大学生有着不服输,勇于争先的心理特点,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努力钻研业务,敢想敢干。因此,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引导大学生形成与自己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于自身爱好、社会价值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科学生活理念。
  4.2 帮助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学校以及辅导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圣湖理念,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增强自身幸福感的效果。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当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通过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应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鼓励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持续学习,并通过有效制度的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心理辅导效果、提高心理辅导效率、为加速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符合其价值观念的有效发展计划。
  4.3 强化大学生个人心理训练机制
  作为应届大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其它方面更重要。大学生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的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这样既能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有为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能预防心理焦虑的产生。大学生平时就业压力较大,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生活没规律,家庭难以得到照顾,所以自己给自己要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否则高期望值和低回报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给自己增加心理焦虑,产生心理焦虑。作为大学生,思考和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要多进行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做内归因,学会处理压力。自己如果有心理焦虑的症状,要主动寻求帮助,化解压力,调整自己情绪,同时要把不良情绪宣泄或者转移,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要主动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要克服惰性,挖掘自己的潜能;要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 总结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结构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关注,由于生活压力日益严峻,自身的心理压力也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幸福感,需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通过激励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帮助实现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在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需要综合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的综合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干预方式,针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制定出有效的策略。通过大学生心理因素和社会活动因素的干预,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群体开发自身的情绪调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情感掌控能力,引导大学生感受到老年生活的愉快和幸福,进而影响大学生整体的生活质量。

相关论文

思想教育幸福感主观当代策略思想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