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研究生乐观与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03-03
  乐观是指对事情的发展结果持积极的态度,认为事情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乐观主义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避免抑郁等消极情绪,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能量,提高健康水平。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乐观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密切相关。Schweizer等人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乐观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Christopher Peterson在《乐观的未来》一文中提到,已有的乐观研究中指出乐观主义是一个高度有益的心理特征,与良好的情绪、持久力、成就和心理健康相关联。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国内对主观幸福感、乐观、希望等心理特征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乐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乐观的测量、乐观的影响因素、乐观的作用机制、乐观研究展望等方面。乐观与其他心理特征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乐观与主观幸福感、乐观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研究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面临着来自学业、经济、人际、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对于研究生群体的乐观状况的研究还很欠缺,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领域,以便更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本研究对研究生乐观状况及其与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展开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广西某师范类高校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男生170人,女生224人;研一191人,研二119人,研三84人;文科170人,理工科224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辅导员和研究人员发放并收回。问卷包括:(1)被试信息表。(2)选用Scheier等于1994年修订的量表,称为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此量表是在有关气质性乐观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问卷之一,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表明它有较理想的信度。LOT-R由6道题目组成,采用Likert 5点计分标准,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其中3、4、5题为反向评分,按1-5计分。(3)选用刘颖所编制的硕士研究生压力源问卷。该问卷是根据硕士研究生特有的压力源编制的,它由32个项目组成,确定了7个因子结构,即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和前途、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经济、其他。该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1表示没有,5表示很重。该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拟合良好。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148,0.9496。(4)选用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中的主观幸福感测试问卷,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维度。除生活满意度采用7分量表(统计时换算为9分量表的分数)评定外,被试对各量表的项目都采用9点量表进行作答:1表示最否定,9表示最肯定。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研究结果
  (一)乐观状况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乐观因子(11.07±2.15)的得分高于悲观因子(6.95±2.04)的得分。经过相关样本T检验得知,乐观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悲观因子得分(P<0.001),表明研究生普遍具有乐观倾向。
  比较研究生不同性别、年级、学科乐观状况可以发现,男女研究生在悲观因子和乐观总分上呈现显著差异(P<0.05),乐观因子呈现边缘显著(P=0.061),表明总体上女生比男生更为乐观。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乐观水平比较,各因子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管各学科的研究生乐观水平基本相当。三个年级的学生比较显示,研究生一年级的乐观水平不及二、三年级,在乐观总分上呈显著差异(见表1)。
  (二)乐观和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压力的关系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乐观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压力呈现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为了检验乐观各维度对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乐观因子、悲观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Stepwise法),考察乐观因子、悲观因子对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悲观因子、乐观因子都进入回归方程,悲观因子可解释心理压力6.2%的变异。F检验的结果显示 P<0.001,表明悲观因子对心理压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因子对心理压力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乐观因子、悲观因子可解释幸福感17.7%的变异,F检验显示P<0.001,说明乐观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悲观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三、讨论
  (一)硕士研究生乐观状况和特点
  结果表明,研究生的乐观因子分数显著高于悲观因子分数,可能是由于个体普遍具有乐观倾向,泰格(Tiger)在他的著作《乐观:希望的生物学》中明确指出,乐观是我们这个物种的一种生物属性,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不断发展。这也解释了大多数人都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维持基本的心理健康。   影响个体是否乐观的因素比较复杂。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生物遗传、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及其他相关变量(如负性情感、社会支持等)。Ellen等对成人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家庭环境,儿童中期的学习成就和成年早期的工作经验对成年的乐观主义水平都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研究生乐观水平有显著差异,女生乐观总分高于男生乐观总分,即女生比男生更为乐观。这可能与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关,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中,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男性感受到的责任感更高,面临的压力和遭受的挫折会更多,成功的经验较少。
  本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乐观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研究生在乐观因子和悲观因子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乐观总分上,研究生一年级低于二、三年级。其原因在于高年级相对于研一的同学来说,已经消除了研一时期常有的迷茫,更加熟悉和适应研究生生活,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Derek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成年人的不同年龄的气质性乐观无显著差异。
  (二)乐观和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压力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知: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乐观与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乐观得分较高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这与我们的生活体验一致。乐观的人对发生的应激、压力源往往采用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越是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压力的程度就越低。乐观对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然而决定系数R2并不大。可能的原因是在乐观与心理压力的作用过程中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如个体内在的认知模式、其他一些积极人格特质(希望、聪慧、热情等),另外还有社会支持、校园环境等外界因素。与此同时,压力的产生本身也是相当复杂的,其决定要素比较多。
  乐观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乐观者在生活中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更多地采用诸如宽恕、感恩、幽默等积极特质对所遇到的情境进行重新构建,并且也更积极地寻找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更多利用乐观的归因方式来减轻生活压力,体验更多幸福感。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研究生的乐观因子分数显著高于悲观因子分数,总体来说研究生的乐观水平比较高,普遍存在乐观倾向。我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不容忽视一些特殊个体;因为个别极度悲观的个体还是存在的,校方可通过在入学时筛查检出这些个体并给予积极关注,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提升其乐观程度,增强他们的心理压力承受力,增进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以往研究生诸如自杀、跳楼、暴力等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二,女生乐观总分高于男生乐观总分,女生比男生更为乐观。这就表明应该对男性研究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研究生生活相对比较独立(特别是男生)。个体能够得到的社会支持(如同学、室友、同乡、老师等方面的支持)比本科时期更少,各自都为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而忙碌。在这方面,建议学校组织更多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得以释放压力,减少孤独感。
  第三,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乐观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一年级在乐观总分上显著低于二、三年级。因此,校方可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新老生见面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卫生讲座等方式消除研一新生的迷茫感,让他们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
  第四,研究生的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压力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乐观对心理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透过积极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研究生乐观水平,对他们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在乐观对心理压力的作用机制中,推测其中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今后的研究有必要更深入探讨这些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

相关论文

幸福感主观乐观研究生压力心理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