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国防特色高校发展新形势分析

  国防工业又称军事工业,包括武器产业链、武器自主化程度和武器自主研发的能力,从而体现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并十分特殊地位的工业领域。在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国防特色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原创性高新科学技术研究探索等方面相比其他机构有着广泛的先发优势,在新时期更应发挥优势,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国防特色高校的定义
  国防工业特色高校,指将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作为主要服务领域的高校,包括原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以及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原国防系统单位主管的高校。
  作为国防工业特色高校,其具备与我国其他高校一样的四项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国防特色就体现于这四项基本功能之中,“人才培养”中,为各类国防科技工业单位输送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才;“科学研究”中,强调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决策支撑;“社会服务”中,以服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为目标;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上,突出弘扬军工文化,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操。
  2 国防特色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注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先后成立了第一机械部至第八机械部,除第一机械部主管民用机械之外,其余各机械部的职能都是主管国防科技工业某一方面的建设发展,如第三机械部主管航空工业、第五机械部主管兵器工业。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工业发展主要是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来部署的。改革开放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各主管国防科技工业的机械工业部改制为各大军工集团,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体系较为完整的国家战略性产业,赢得了国防基石、科技先锋、民族脊梁的战略地位。
  长期以来,国防特色高校极大地支持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各大军工企业、科研院所中有着大量国防特色高校培养的科研、管理人才,同时国防特色高校自身也承担了大量国防科技科研任务。但是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国家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等情况的出现,国防特色高校的发展也面临了各种挑战。
  2.1 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为国防特色高校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安全事业全局的高度,着眼于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对国防军队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能打仗、打胜仗”的发展目标,要求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十三五”期间,国防军队建设要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军队组织编制,推动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赛战略制高点,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新形势下,国防军队建设减量增效、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等都为国防特色高校的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2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国防特色高校发展赋予了新使命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发展格局。纵观世界各大军事强国,无不首先具备强大的经济后盾和完善的工业基础作为保障,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最前沿,需要广泛的经济、工业基础。正是基于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对新时期国防工业建设的科学决策,只有做到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进一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才能使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走上新台阶,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国防特色高校在国家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下,承担了特殊的角色。国防特色高校经过长期发展,已经不仅仅单纯为国防科技工业单位输送人才,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除了国防科研项目,还承担了大量的民口项目。这些都为国防特色高校在新时期,进一步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国防特色高校在新时期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类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果转化和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相关方面形成人才和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2.3 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为国防特色高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环保等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全球开始迈入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创新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国防特色高校进一步突出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重要创新方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科研队伍进行创新性、前瞻性、原创性科学研究。
  2.4 国家对科技计划和管理工作改革对国防特色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科技的计划和管理工作将发生重大转变。更加突出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立一个好的体制保障;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科技计划的宏观管理,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决策、咨询、执行、评价、监管各环节职责清晰、协调衔接的新体系。
  这种转变对高校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国防科技工业和军队改革等形势变化,形成完善的科研工作监督考核体质,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2.5 开放竞争的发展态势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新期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防特色高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一方面,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明确提出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突出绩效原则,建立激励和退出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激发建设活力,形成资金支持力度与改革成效、建设成效挂钩的新机制,注重建设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国防特色学科的开放式发展,部分重点高校也纷纷涉足国防领域,给国防特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同时国防军工单位一方面实施“降本增效”系列措施,逐步缩减人才引进指标,另一方面不断扩展人才引进的视野,众多985高校的积极加入,给国防特色高校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
  3 结 论
  在新时期,国防特色高校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环境,也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新形势下,应该立足于国防特色的比较优势,在国防领域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在民用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建立后发优势,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为国防工业发展、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更好的支撑。

相关论文

国防形势特色高校分析发展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