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培训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72-01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视。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文化、会经营、守法律的新型农民,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现代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
  一、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和农村建设不再停留于原来会种地的层面,而是要在科技引领下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新型农民必须具备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才能实现创收。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正是提高新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措施和途径,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让他们通过培训转变意识,提升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农民只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部分农民连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由此可见,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更不要说他们的科技素养了。因此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时,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要立足现实,不用专业性的语言,用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形式调动起参训人员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夫”,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亟需得到提高。针对农民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经营和管理理念落后的现状,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转变他们的思想,实现粗放性初级成品生产向精细化产品加工的转变,实现高投入低收益产业项目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的转变,这样才能帮助新型农民走创新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于结合本地特点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这样避免了各自为中心提升不了竞争力的问题,又解决了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造成供销脱节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培训教师要根据本地发展的特点,引导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等形式整合本地资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做强、做精”的思想为指导,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当集约化生产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对于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则可以具体化,避免了总体培训时的“大而全”,针对不同的个人,可以实现“小而精”,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同时对农民的培训还可以从绿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角度进行,如指导农民打造特色生态园,将原来的种植园改为市民的采摘园,这样既可以满足市民的好奇心理,又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经营管理方面还需注重宣传,从质量和品质上赢得市场,实现通过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发展好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
  三、增强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
  新型农民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既要知法、守法,还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广大农民深刻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这对农民来说能够维护自身利益,对于农村稳定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这对于维稳和农村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普法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非常必要,这也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农民的普法教育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训一些关于农村农业的一般性法律法规,农民参与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商业性法律法规,刑事或民事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在培训时要结合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普法教育的目的,激发农民群众学法、知法、用法的热情。同时对于普法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知识竞答、节日表演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使普法教育收到实效,也才能增强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法律法规意识,才能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相关论文

新型农民农村培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